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利什曼原虫病
    来源:辈宠网

利什曼原虫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蜥蜴)引起的疾病。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属鞭毛虫纲(Mastigophora)、锥体科(Trypanosomidae),种类很多,常见种有: 1.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寄生于肝脾等器官组织的巨噬细胞内,引起的疾病称黑热病 (kalaazar),主要感染人、犬,也感染猫、马、绵羊等动物。2. 热带利什曼原虫 (L. tropica),寄生于皮肤的巨噬细胞内,引起的疾病称东方疖(orientalsore),感染人、犬,也感染猫、猴等动物。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期:寄生于哺乳动物单核巨噬细胞内的虫体呈椭圆形或圆形,无游离鞭毛,大小为2μm×4μm,称无鞭毛体(amastigote);寄生于白蛉消化道中的虫体,前端有一根游离鞭毛称前鞭毛体(promastigote)。无鞭毛体在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内繁殖,当白蛉叮咬患病动物或人时,进入白蛉消化道的无鞭毛体转变为前鞭毛体并进行分裂繁殖;当带虫白蛉再次叮咬健康动物时,即可使之感染利什曼病。家犬是此病的主要储藏宿主。症状为弛张热,贫血,肝肿大,脾充血,皮肤肿胀,脱毛,消瘦,衰弱,多呈慢性经过,不经治疗死亡率可达70%~90%。取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的活组织或尸体剖解取上述器官作涂片检查,发现虫体即可确诊。用锑制剂治疗。防制的主要措施是杀灭白蛉和扑杀病犬。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