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曼氏裂头蚴病
    来源:辈宠网

曼氏裂头蚴寄生于蛙、蛇、鸟类及哺乳动物(包括人)的肌肉、皮下组织和胸腹腔等处所引起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属于假叶目、双叶槽科、迭宫属的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 (Joyeux et Houdemer,1927)〕的幼虫。世界性分布,在中国的许多省市均有发现。裂头蚴的长度大小不一, 由0.3~30~105厘米不等。不分节,前端具有横纹。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的小肠内(虎、豹、狐狸等肉食动物也可作为终末宿主),孕节的虫卵从子宫孔产出, 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 在适温的水中, 经3~5周的发育而成为钩尾蚴, 孵出后游于水中, 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 于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 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蝌蚪吞食后, 于其体内发育为具有雏形的裂头蚴, 当蝌蚪发育为成蛙时, 虫体则迁移至蛙的肌肉内寄生。如果蛙被蛇、鸟类或其他某些哺乳动物吞食后则不能发育为成虫,仍停留在裂头蚴阶段。这些动物称之为转续宿主。当猫、犬等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裂头蚴的青蛙等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后, 裂头蚴在其肠内约经3周的发育变为成虫。人体感染裂头蚴, 是由于偶然吞食了含原尾蚴的剑水蚤或以新鲜蛙肉尸敷治疥肿与眼病时, 蛙体内的裂头蚴移行至人体而受感染。猪感染裂头蚴可能是由于吞食蛙、蛇而引起的(图)。一般不显病状, 严重感染时,可产生炎症,组织化脓,坏死与中毒反应等。在流行区,应对猫、犬进行定期驱虫, 防止病原散布, 进而可减少猪体的感染。

曼氏迭宫绦虫发育史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