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或腐生于皮肤、毛发引起皮肤疾病的一群浅在性菌类。又称丝状真菌。根据生长部位可分为两大类: 寄生于角蛋白组织引起炎症的称皮肤癣菌, 腐生于表皮角质层或毛干而不引起炎症反应的称角质层癣菌。其中有有性生殖阶段的属于子囊菌亚门, 没有有性生殖的属于半知菌亚门。这类菌群有50余个种是动物和人的病原菌, 多数是动物和人类共患菌。其中对动物致病的有: ①毛癣菌属(Trichophyton)。为半知菌亚门、梗丝孢菌纲、丝孢目、束梗孢科中的一个属。约1/3菌种有有性生殖阶段。该属约20个种,其中13种有致病性。多数属发外型,少数发内型。培养的菌落呈蜡状、绒毛样、粉状、羊毛样,表面呈平滑、折叠、沟纹、脑回状、乳头状等。色素有淡有深,从白色、奶油色、黄色、红色、棕色以至紫色。大分生孢子为棒形两头圆,大小(4~8)×(8~50)微米不等。小分生孢子呈梨形、半球形或棒形,(2~3)×(3~4)微米。该属较重要的种有猴类癣菌、石膏癣菌、状癣菌、马类癣菌等。②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是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中的一个属。有性阶段属子囊菌亚门、不整子囊菌纲、散囊菌目、裸囊菌科的一个属。有14个种,6个种的有性期被发现,8个种侵害动物和人组织。培养菌落表面棉花状、羊毛状或粉末状,白色或黄褐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多隔大分生孢子,4~13个隔,纺锤形,大小为(8~15)×(40~150)微米,表面粗糙,有麻点。小分生孢子呈棍棒形,沿菌丝体侧壁产生,单细胞,大小为(2.5~3.5)×(4~7)微米,无分生孢子梗或有短梗,可见球拍状菌丝、破梳状菌丝和厚垣孢子。该属较为重要的种有羊毛状小孢子菌、歪斜小孢子菌、鸡禽类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猪小孢子菌等。主要存在于土壤及动物和人的体表,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有些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猫毛上的犬小孢子菌在室温可存活422天。可感染马、牛、羊、猪、猫、犬、兔、鸡、鸭、猩猩等,引起体癣、股癣、头癣、足癣、手癣、毛癣、脓癣、皮炎和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