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毛细线虫病
    来源:辈宠网

毛尾目的毛细属(Capillaria) 线虫寄生于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虫体的形态特征近似毛首线虫,但更为纤细,身体后部与前部的粗细差异不像毛首线虫那样显著。所含种类甚多,雄虫的长度约在9~30mm之间,雌虫约在10.5~80mm之间。雄虫泄殖腔开口于末端或亚末端,有的有小的膜质尾翼或交合伞样构造; 有一个交合刺或无交合刺; 均有一交合刺鞘,其上有或无小刺。阴门开口于食道末端处。卵呈橄榄形,壳厚,两端有卵塞,排出时胚细胞尚未分裂。生活史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常见种有几种。膨尾毛细线虫 (C.caudinflata)寄生于鸡、鸽等鸟类的小肠,以蚯蚓为中间宿主。鸽毛细线虫 (C. columbae) 寄生于鸽、鸡和火鸡等禽类的小肠,不需要中间宿主。鸭毛细线虫(C.anatis)寄生于鸡、火鸡、珍珠鸡、鸭、鹅和天鹅等的盲肠和小肠,不需要中间宿主。捻转毛细线虫(C.con-torta)寄生于火鸡和鸭等禽类的嗉囊、食道和口腔粘膜内,生活史可能有两种类型,直接感染或通过一个蚯蚓。牛毛细线虫 (C. bovis)寄生于牛、水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兽的小肠。短足毛细线虫(C.brevipes)寄生于绵羊和牛的小肠。嗜气毛细线虫 (C. aerophila)寄生于犬、猫、狐等的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皱襞毛细线虫(C. plica)寄生于犬、狐和狼等的膀胱。线形毛细线虫(C. linearis)寄生于猫小肠。对禽类危害较重,可能引起卡他性炎以至格鲁布性炎,形成白喉样假膜,食欲丧失,消瘦,贫血。捻转毛细线虫可能引起嗉囊括张,造成呼吸困难;有时引起共济失调和麻痹。可藉助于在排泄物中发现虫卵或剖检病死鸟发现虫体作出诊断。可用磷酸左旋咪唑或甲苯唑驱虫。预防措施包括驱虫,病畜排泄物的处理和改善环境卫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