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氏支气管败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和兔群中,分离到的感染因子主要是波氏支气管败血杆菌I相病原菌,有巴氏杆菌或沙门氏杆菌参与时可加重病情。在猪、猫、犬、牛、马、鸡、鼠、狐和人等也能引起鼻炎和支气管炎,其带菌率也很高。病兔和带菌兔自呼吸道排菌,并通过飞沫传染,在饲养管理不良、污秽、拥挤、蛋白质和维生素不足时可促进病的发生。仔幼兔病例多呈急性经过,病初流出浆液性乃至粘液性鼻液,体温升高,继而呼吸困难,经1~2天死亡;成年兔发病较少,呈慢性经过,持久性鼻类、结膜炎、减食、沉郁、消瘦、咳嗽。剖检可见鼻炎、支气管肺炎或胸膜炎病变。通过细菌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予确诊。通常在感染后1~8周即可检测出沉淀抗体,所以常用凝集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诊断。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在治疗和预防上均有一定效果。波氏支气管败血杆菌I相菌灭活菌苗可用于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