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生的新生仔猪,其生存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新生仔猪的外界环境由母猪体温的温暖环境突然变为产房的温度环境。而仔猪由于其体内的能量贮备有限,缺乏皮下脂肪,其体温调节功能也不完善。初生仔猪应放在摄氏33~37℃的温暖环境下。温度对新生仔猪非常重要,根据研究,在摄氏13~24℃的环境下,仔猪的体温在出生后1h可降低2~7℃。如果外界温度在0℃左右,仔猪在2h内可能被冻昏、冻僵,甚至冻死。仔猪在母体内由母猪提供免疫保护,但由于胎盘屏障,仔猪在初生时缺乏抗体保护,而仔猪一出世,产房中存满病原微生物,尤其在连续生产模式下更为严重。幸运的是,母猪的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因此,一旦仔猪皮毛干了,就应当让仔猪吃初乳,以获得免疫保护。有时由于初乳中免疫抗体浓度低,对仔猪的保护不够,吃初乳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种情况在购入的初产母猪,或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时常发生。这时应当在出生后灌服或注射抗生素(如土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先锋霉素等),以获得额外的保护。仔猪在出生时,有个别会出现窒息,俗称假死。发现假死猪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否则就损失一头仔猪(价值100元)。假死仔猪必须马上揩净口内黏液,接产员一手抓肩部一手抓臀部,有节奏地向腹部弯曲,也可拍打仔猪的背部,一般都可以活过来。仔猪初生时已有锐利的犬齿,在吃奶时有时会咬伤母猪奶头,一般要剪掉。对于商品肥猪的仔猪,为了防止后来咬尾,可以用断尾器断尾。仔猪在出生时大小、强弱相差很大。由于天生的竞争本能,大而壮的仔猪要占领有利位置(泌乳量最多的乳头)。母猪的前3对乳头的泌乳量最多,第4、5、6对乳头的泌乳量明显减少,最后一对乳头泌乳量要少得多。如果任其自由争夺,强者占有前面乳头,获得较多的营养,弱者被挤到后边,获得的母乳少。而且强者吸吮力量大,刺激乳腺的分泌。这样强者变得越来越大,弱者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死亡。为使仔猪大小均匀,可在仔猪出生后根据大小排号,并人工让弱小仔猪占据前面乳头。前3d乳头一旦固定,仔猪通过识别留在乳头上的气味识别自己的乳头,一般不会改变。这就是人工固定奶头,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和责任心(接产和假死仔猪的处理见繁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