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猪肺疫
    来源:辈宠网

【病情简述】猪肺疫俗称“锁喉风”,又叫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气候骤变的季节里容易发生,大多数为散发性,不像瘟病那样传染速度快。临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所以又有些地方称之为肿脖瘟、清水喉等。

【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巴氏杆菌属,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单个存在,无鞭毛,无运动性,菌体长0.7~2.5微米,宽0.3~0.6微米。革兰阴性,用美蓝或瑞氏染色,细菌呈两端浓色(二极着色)。

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液或血清才能促进生长。在血液琼脂上长成灰白色、露珠样小菌落,不溶血。本菌通常生存在病猪的各脏器、分泌物或排泄物中,抵抗力不强,在60℃以上几分钟即可死亡,但在污物或粪便中能生存2~3个月,病菌一般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发病。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一般消毒药均可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但一些臭药水不能杀死病菌故不采用。

本菌的血清型较复杂,根据菌落表面荧光的颜色分为F克(蓝色荧光型)、Fo(橘红色荧光型)和Nf(无荧光型)三型。

【流行特点】易感性:多种动物和人均易感,其中猪、牛、兔、鸡、鸭、火鸡最易感。传染源及途径:猪和其他畜禽一样,40%的健康猪的鼻道深部和喉头带有此菌,65%健康猪的扁桃体带菌。中兽医推理:在饲养管理条件差和气候多变,受凉感冒,猪只卫外能力减弱时,病邪经口鼻侵入气管进入肺胃部,热蒸化毒,以致气滞血瘀,继之邪热上冲喉部,则咽喉红肿热痛,呼吸困难,肺主皮毛,邪气发于肌表,则见皮肤红疹随之发病。

流行性猪肺疫以外源感染为主,病原主要为F克型菌,病猪为主要传染源,病菌随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的内脏、血液等污染周围环境、饮水、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发病,经过其他途径也有可能感染。

【主要症状】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病猪无明显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往往不见症状而突然倒毙。体温升至41~42℃,呼吸困难,叫声嘶哑,常呈犬坐式,张口伸脖呼吸,病初干咳,鼻流黏稠液体,有时有血液。后来变为湿性咳嗽,听诊有摩擦音,颈部及咽喉部的皮肤红肿,触之硬并且热,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出现红斑,指压不褪色,黏膜充血,呈暗紫红色,眼结膜红赤伴有眼屎。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张口伸舌,咳嗽日益严重,口吐白沫,心跳加快,一般3~5天死亡,不死的病猪日益消瘦,最后转为慢性。

慢性型:一般表现为慢性胃肠炎和慢性肺炎症状,体温多数不高,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子流有分泌物,食欲不振,常用腹泻,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关节肿胀,往往发生慢性关节炎,如果不及时诊治,多经3周以上因衰竭死亡,死亡率高达80%。

【剖检症状】急性病例解剖后出现全身黏膜和皮下组织见有多数出血点,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有多量胶冻状黄红色液体,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肺部水肿出血,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红色,脾出血,但不肿大,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

慢型病例解剖为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肝组织表面有黄色坏死灶,外面有结缔组织包裹,内有干酪样物质,还有的形成空洞,胸腔与心包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常与肺部粘连。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做镜检:无菌操作取心、肝、脾或体腔内渗出液涂片,以碱性美蓝、瑞氏染色镜检,见两端着色较深、中央着色较浅的球杆菌时,结合临床诊断症状和病变即可判定为巴氏杆菌病。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的抵抗力。保持猪舍内外环境卫生清洁,防止过冷、过热、拥挤、潮湿等,要定期消毒,另外要做好免疫接种;种猪每年注射猪疫苗分两次,在春天和秋天分别注射一次,育肥猪一般在60日龄左右注射猪肺疫苗一次。疫苗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以免造成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免疫失败。

【治疗】(1)金银花、知母、牛蒡子、山豆根、黄连、连翘、甘草、地丁各10克,蝉蜕、大黄、射干各12克,共为末,拌料喂服,或开水冲调,灌服。

(2)桔梗6克,玄参5克,贝母3克,甘草6克,杏仁9克,知母5克,山豆根6克,牛蒡子5克,射干6克,黄芩9克,煎汤,灌服,每日一剂,连用3日。

(3)川贝母、杏仁、款冬花、栀子、陈皮、葶苈子、瓜蒌仁各15克,黄芩20克,银花25克,甘草10克,煎汤,候温灌服,每日一剂,连服3日。

(4)银花30克,连翘25克,黄芩25克,黄连15克,元参30克,桔梗25克,枳实25克,大黄5克,杏仁30克,蒌仁30克,百部30克,山豆根30克,寸冬30克,甘草15克,桑皮、车前草为引(此系50千克体重的用量)。用法:煎水内服。

(5)山豆根40克,射干40克,胆草40克,黄芩25克,黄柏30克,栀子30克,苦参25克,甘草15克,柴胡15克,大黄30克(此系50千克体重用量)。用法:熬水内服,一日服完。

(6)大贝20克,桔梗20克,银花25克,杏仁20克,百部20克,麦冬20克,百合20克,款冬花25克,全虫10克,木通20克,黄柏20克。用法:煎水内服,分2次服完(此系30千克体重用量)。另外还动手术,以硫磺擦火针烙患处,如有化脓用苦蒿水洗。

(7)荆芥25克,山豆根25克,枯芩15克,寸冬25克,马兜铃20克,桔梗25克,栀子25克,黄连15克,射干25克,大力子25克,连翘25克,万年青为引。用法:煎炒灌服。

(8)丹参、元参、桔梗、白芨、贝母、香附、山豆根、白矾、竹茹、木青、连翘、栀子、赤药、苍耳子、牡丹皮各50克,薄荷250克,紫花地丁150克,荆芥、金银花、木通、滑石各100克,射干25克,胡桐泪50克。用法:研成细末,可供5~10头猪服1次,连服数天。

(9)榄核莲、地耳草、爪子金、石胡荽各100克。用法:水煎灌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天。

(10)一枝黄花、土牛膝、万年青、射干各100克。用法:水煎灌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天。

(11)黄芩50克,麻黄20克,桑叶25克,紫菀25克,杏仁20克,蒌仁20克,金银花20克,枇杷叶25克,陈皮25克。用法:水煎灌服。

(12)金银花25克,苎麻根30克,青蒿30克,两面针15克,雄黄10克。用法:水煎灌服。

(13)麦冬24克,大黄、山豆根各21克,丹皮、紫草、元明粉各15克,射干12克,黄芩9克(架子猪用量)。用法:水煎去渣,早晚分服。

(14)射干、山豆根、金银花、牛蒡子、寒水石各30克,连翘24克,马勃18克,僵蚕15克,甘草9克(架子猪用量)。用法:水煎去渣,早晚分服。

(15)大青叶、大黄、葶苈子、山豆根、麦冬、黄芩、胆草、生石膏各15~25克。用法:水煎服。

(16)牙皂5克,猪鼻孔一只。用法:将牙皂研成粉末,把猪鼻孔焙干研成粉末混合,同时把药末吹进病猪鼻孔,疗效显著。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