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
    来源:辈宠网

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一)问诊

以询问的方式听取主人关于现病史、既往病史和生活史的情况介绍。具体内容有发病时间和地点; 是食前发病还是食后发病,是单发还是群发,附近有无此病发生等; 病后呈现什么样的临床表现,病情急剧还是缓和等;治疗过没有,如何治疗的,用过什么药,治疗效果如何等; 以前该犬或该犬群发生过什么病,过去是否发生过此类病,经过及结果如何等;犬的饲喂如何;饲料种类、质量和搭配情况;管理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以及环境等。问诊可在检查前进行,也可边检查边问,检查后还可补充问诊,并将问诊情况和临床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二)视诊

是用肉眼或借助器械观察宠物呈现异常表现的方法。一般不要保定,除非是无法站立、站立加重疾病状态和疼痛或检查的特别需要,否则应使宠物自然站立。

视诊时应站在距离病宠物适当的地方,由前向后、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时,可稍接近宠物进一步仔细观察。必要时,还可牵遛观察其步样。视诊内容包括精神状态、营养状况、被毛及体表有无伤斑痕迹,卧蹲立行的动作姿势,体表隆凸凹陷及胸腹肢体的对称性。结合触诊观察有无外伤、炎症、体外寄生虫等。

(三)触诊

主要利用手或应用器具对被检查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触压或感觉,以发现病理改变的一种方法。触诊分为直接触诊(包括浅部触诊、深部触诊及冲击触诊)和间接触诊。

浅部触诊是将手掌平贴于体表而不加按压,用于检查体表的温度、湿度、敏感性和心搏动等。深部触诊是用不同的力量对患部进行触压,以判断病变的部位、性状、大小等,常用于检查肿胀、脉搏等。冲击触诊是手不离皮肤用力行短而急的触压,常用以检查胃内容物的性状、腹水的波动性等。间接触诊是借助一定器械进行探诊,常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食道探诊、尿道探诊及瘘管探诊等。

触诊常见的病变性质有: (1)捏粉样: 感觉柔软如生面团,指压留痕,见于皮下浮肿; (2)波动性:柔软有波动、有弹性。如压水袋样感觉,指压不留痕,见于血肿、脓肿、淋巴外渗等; (3)坚实: 坚实致密,如压实质脏器感,见于炎性肿胀;(4)硬固: 坚硬如骨,见于骨瘤; (5)气肿性: 柔软稍有弹性,有捻发音、噼啪音,见于皮下气肿、气肿疽、恶性水肿等。

触诊要求将患病宠物保定好,按范围由大到小、力量先轻后重、顺序由浅到深、敏感部由外周开始逐渐到痛点中心的原则进行操作。触诊时应对宠物的表现、敏感的部位密切注意,对头、颈、胸、腹、骨盆腔、四肢的患病器官位置所在、患病程度有所察觉。

(四)叩诊

是根据对宠物体表的某一部分进行叩击所产生声响的性质,判断被检查器官或组织有无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分为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直接叩诊常用于检查脊柱、鼻窦等; 间接叩诊(犬常用指叩诊)多用于肺脏、心脏、肝脏的检查。叩诊音可分为清音、浊音、鼓音。正常的胸廓肺区为清音;厚层肌肉为浊音;肠臌气的腹部为鼓音。

(五)听诊

常用的是借助听诊器听取宠物体内脏器的音响,以推断体内器官的病理变化。主要用于心、肺、胃、肠的检查,听取呼吸音、心音、胃肠蠕动音等。听诊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精力集中; 听诊器胸端(听头)要密贴体表,但要避免摩擦等的干扰; 听诊器的两耳端(耳塞)应与检查者的两外耳道接触妥贴。

(六)嗅诊

是借检查者的嗅觉,嗅闻患病宠物的口腔、呼出气体、皮肤和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来提示或诊断某些疾病。口臭提示口腔或胃有病,呼出气体恶臭提示肺部有病,粪便腥臭提示肠道有病。皮肤和呼出气体散发尿臭提示有尿毒症可能。阴道分泌物有腐败臭味提示子宫积脓。出现体臭见于齿槽脓漏、肛门脓肿、胃肠病、外耳炎、全身性皮炎等,特别是全身脓疱性毛囊虫症和湿疹时,渗出脓汁,散发出讨厌的气味。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