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虫病是由阿米巴虫引起的一种以持续性腹泻或下痢为特征的人畜共患原虫病。人是阿米巴虫的自然宿主,犬的发病率较低。
[病原] 本病原为痢疾阿米巴,也称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滋养体和包囊2种形态。滋养体分内质和外质,内质颗粒状,外质透明。运动时外质伸出,形成伪足。内质有一圆形的核。滋养体有大小之分,大滋养体为致病型,大小为20~40μm,内质含有红细胞。小滋养体为共生型,大小为7~20μm,形态不规则,又称为变形虫。
包囊呈圆球形,直径为5~20μm,外周有一层较厚的透明囊壁,内含1~4个细胞核,含4个核者为成熟包囊。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阿米巴包囊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入犬、猫的消化道,在小肠下段从囊壁逸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分裂成4个单核的小滋养体,以细菌为营养,经二次分裂繁殖成很多的滋养体。小滋养体有些停止活动形成包囊,有些再侵入大肠壁并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大滋养体侵害肠壁引起腹泻和痢疾,当机体抵抗力强或受到治疗时,大滋养体从肠壁落入肠腔又变成小滋养体,再形成包囊排出体外。大滋养体不能直接形成包囊。
该病为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较为流行,但在卫生状况差的情况下,温带和较冷地区感染率和热带地区一样。
本病的传染源为健康带虫者。滋养体对外界自然环境的对抗力很差,会很快死亡。包囊的抵抗力较强,慢性期和无症状的带虫者排出的包囊是主要的传染源,蝇类、蟑螂能传播包囊。包囊对干燥、热及化学药物敏感。
[症状] 典型症状为持续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或粘液。急性型危害极大,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症状,致死率很高。慢性型为间断性腹泻。有时出现肝、脑和其他组织脓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原检查 取新鲜稀便(最好是带粘液或血液的)直接涂片,如果粪便太粘稠,可加少量生理盐水稀释,加温到37℃,高倍镜下可见滋养体以及伪足活动。粪便中包囊少,可用浓集法检查包囊。包囊用碘液染色呈黄绿色,并隐约可见核和拟染色体。
(2)直肠检查 用直肠镜直接观察粘膜溃疡,并做活检和刮拭物涂片检查。
(3)免疫诊断法: 常用的有酶联免疫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L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等。
[治疗] 甲硝哒唑60~120mg/kg口服,每日1次,连用5~7日。还可选用磷酸氯喹,吐根素、卡巴砷等。
[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和犬、猫身体卫生,无害化处理带虫的粪便,特别注意灭鼠、灭蝇和灭蟑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