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血浆蛋白成分由胃肠粘膜向消化道大量漏出而造成的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腹泻、浮肿、胸水、腹水等。
[病因]
(1)肠肝循环失衡 当肝脏合成蛋白增强,血清蛋白又不断漏入胃肠内时,则引起低蛋白血症。
(2)原发性蛋白漏出性胃肠炎 是由于肠道淋巴管阻塞或狭窄时,小肠壁淋巴管腔扩张,淋巴液漏出的同时,也大量丢失蛋白质。
(3)继发性蛋白漏出性胃肠炎 是由于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肠淋巴肿瘤等造成胃肠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淤血性心功能不全,导致血清蛋白漏出。此外,局部纤维素溶解增强,也可使蛋白漏出。
[症状] 病犬四肢和下腹部发凉、浮肿。肠淋巴管扩张时,出现乳糜性腹水和腹围增大。食欲减退,呕吐,脂肪便。营养吸收不良的犬,体重减轻,消瘦,脱水。后期多因缺钙而引起痉挛。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肠粘膜活检对本病的确诊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可与口炎性腹泻、淀粉样变性、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及肠淋巴管扩张症相鉴别。
(2)淋巴细胞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
证明白蛋白漏出的方法可用51Cr标记的人白蛋白同位素示踪物,按1.47Ci/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蛋白由粪便排泄的正常值为1小时0.6μCi,患犬可达10μCi。
[治疗]
(1)给予不含麸质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2)投予抗纤维蛋白溶酶的止血环酸60mg/kg体重,分4次口服(本药注射无效)。
(3)柳氮磺胺吡啶80mg/kg体重,分3次口服。泼尼松0.5~1mg/kg体重,分2次口服,视病情酌减。
(4)对症疗法可参照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