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鼻窦炎是上颌窦、额窦及蝶窦粘膜的炎症,临床表现为各副鼻窦粘膜发生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甚至坏死性炎症。
[病因]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副鼻窦炎多因犬、猫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病菌所致,较为少见。继发性副鼻窦炎较为多见,通常继发于急性、慢性鼻腔疾病,如鼻炎、流感、放线菌病、面部挫伤、骨折以及变态反应等。
[症状] 鼻腔中流出大量鼻液,患病犬、猫呼吸困难,触诊时有痛感、局部肿胀,流出的鼻液起初为浆液性或粘液性的,其后为脓性并有臭味。当患病犬、猫剧烈运动、咳嗽或强力呼吸时,流出的鼻涕增多。如细菌性窦腔粘膜炎症发展到鼻腔粘膜时,则引起鼻炎,并可能通过鼻泪管感染,引起眼结膜炎,发生鼻泪管堵塞。急性严重病例除表现为流出脓性鼻涕外,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畏寒或颤抖,惊恐不安,狂躁惨叫。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流出粘液性或脓性鼻液,局部肿胀,无全身性症状和明显的疼痛。流出的鼻液量多少视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当筛鼻窦炎时鼻液量较少,而上颌窦炎和额窦炎时,则鼻液量较多。
[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病例可通过临床症状做出诊断,慢性病例则可以借助于鼻窦穿刺术或圆锯术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对于急性病例,如鼻窦严重充血肿胀,用1%麻黄素、肾上腺素、滴鼻净滴鼻,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有全身性症状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选用氨苄青霉素20~40mg/kg,口服,每日2次; 或土霉素30mg/kg,口服,每日2次,以控制炎症。对于粘膜有严重的病变,鼻窦中有大量鼻液者,应做排液孔手术。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针对本病的发生原因,避免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及时治疗各种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