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胸膜而引起的炎症。其临床上以腹式呼吸,听诊胸膜摩擦音和胸部叩诊出现水平浊音为特征。病理特征为胸膜发生炎症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的炎症过程。
[病因] 胸膜炎可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可因胸壁各种外伤、胸膜腔肿瘤、或受寒冷刺激等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时,病原微生物乘虚侵入而致病。继发性胸膜炎通常是呼吸道或胸腔器官感染蔓延所致,如结核病、猫传染性腹膜炎,肺、心包、淋巴结的炎症性感染蔓延到胸膜而发病。
[症状] 病初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常达40℃以上。呼吸加快,出现明显的浅表呼吸,呈腹式呼吸,有时咳嗽; 触诊胸壁有明显疼痛感,胸部听诊有摩擦音,这种摩擦音因胸膜渗出物而减弱,有时可能听到拍水音,胸部叩诊呈水平浊音。肺脏由于受大量渗出液压力而出现呼吸困难和部分萎陷。慢性胸膜炎表现反复性微热、呼吸促迫。若胸膜已发生广泛粘连或高度增厚,听诊肺泡音微弱,多于胸后上部出现浊音。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X线检查更有助于确诊; 胸腔穿刺对诊断很有价值,可流出大量黄色易凝固的渗出液,富含纤维蛋白块;血液学检验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淋巴细胞相对减少。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治疗]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消炎止痛,制止渗出,促进渗出物吸收和排除,防止自体中毒。
消炎可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等,用法参照肺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最好用胸膜腔穿刺获得的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选用适当抗生素进行全身性治疗。止痛用杜冷丁,11mg/kg体重,2~3次/日,肌注; 或用麦佩里啶,10~20mg/kg体重,2~3次/日。为增强心脏功能,促进吸收和排泄,可应用强心剂,利尿剂和轻泻剂。为制止渗出可用10%葡萄糖酸钙静注。胸腔积液过多,呼吸困难时,可行胸腔穿刺排液,并用0.01%~0.02%呋喃西林或0.1%雷佛奴尔等消毒液冲洗胸腔,然后再注入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另外,还应适当采用其他对症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