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是指角膜因受微生物、外伤、化学性及物理性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炎症,为犬、猫常见疾病,临床上常见为外伤性、浅表性、慢性浅表性、间质性和溃疡性角膜炎等。
[病因] 机械性损伤: 尖锐物或异物误入眼内刺激引起,或因睑内翻、睑外翻、睫毛异常生长等引起。
化学性损伤: 如有毒气体、用药不当而引起。角膜暴露、细菌感染、营养障碍。继发于结膜炎等邻近组织病变的蔓延,如巩膜炎、眼肿瘤、眼真菌病等。在某些传染病如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猫鼻气管炎等及眼的寄生虫病,都可继发本病。
[症状] 其共同症状是羞明、流泪、疼痛、眼睑闭合、角膜浑浊、角膜缺损或溃疡,严重则可发生角膜穿孔。
轻度角膜炎常不容易直接发现,只有在阳光斜照下可见到角膜表面粗糙不平。
外伤性角膜炎。角膜可见有伤痕,浅创、深创或贯通创。有时可见到异物残留,如有铁质异物残留则在角膜创周围可见带铁锈色的晕环。如穿孔则流出铁清色液体或虹膜突出于创外。化学性因素引起的,轻的角膜上皮被破坏形成银灰色浑浊。深层受伤则出现溃疡,更严重的可发生坏疽,呈明显的灰白色。
慢性浅表性角膜炎 (chronic superficial keratitis)。又称变性角膜翳 (degenerative pannus),一般双眼发病,开始在角膜缘或角膜其他部位上皮下增生、血管形成,伴有色素沉着,呈“肉色”血管翳,并向中心进展,逐渐遮住整个角膜,最终导致失明。
各种角膜炎共有症状是角膜面上形成不透明的白色瘢痕即角膜浑浊或角膜翳。角膜浑浊是角膜水肿和细胞浸润的结果,如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等,致使角膜表层或深层变暗而浑浊。浑浊可能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也有呈乳白色或橙黄色。新的角膜浑浊有炎症症状,界限不明显,表面粗糙隆起。陈旧的角膜浑浊没有炎症症状,境界明显。深层浑浊时,由侧面视诊,可见到在浑浊的表面被有薄的透明层; 浅层浑浊则见不到薄的透明层,多呈蓝色云雾状。
间质性角膜炎 (interstitial keratitis) 其深在性角膜浑浊用高渗溶液清洗无变化,呈毛玻璃样。通常角膜浑浊为弥漫性,也有局灶性浑浊。角膜深层血管增生,血管短,角膜周边形成环状血管带,呈毛刷状。病变发展时角膜浅层亦出现血管。
溃疡性角膜炎 (ulcerative keratitis) 的角膜溃疡有浅在性和深在性角膜溃疡两种。由于角膜外伤或角膜上皮抵抗力降低,致使细菌侵入时,可见角膜表层或深层不规则的缺损。角膜的一部分或数处呈暗灰色或灰黄色浸润,后即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便形成溃疡。浅表层角膜溃疡疼痛明显,深在性则疼痛轻微。伴发前色素层炎,而发生后弹力层和角膜穿孔。荧光色素检验阳性。穿孔后眼房水流出,由于眼前房内压力降低,虹膜前移,常与角膜或后移与晶状体粘连,从而丧失视力。
犬传染性肝炎恢复期,常见单侧性间质性角膜炎和水肿,呈蓝白色角膜翳。
[治疗] 首先要去除病因。为消除炎症,可先用3%硼酸溶液或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患眼。可在结膜囊内点入广谱抗生素眼药水或药膏、速高捷疗、醋酸可的松眼药水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每日3~4次。为防止虹膜粘连或当有前色素层炎时,可滴入1%硫酸阿托品。也可用0.5%利多卡因或0.5%普鲁卡因1ml加入5万u氨苄西林,再加入0.5ml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做球结膜下或眼底注射或做上、下睑皮下注射。也可用自家血点眼或做眼睑皮下注射。如为猫鼻气管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可使用0.5%疱疹净 (idoxoridine) 眼膏或3%阿糖腺苷 (adenine arabinoside) 眼膏,每日6次。如为病毒性因素引起,可在以上治疗同时使用聚肌胞注射液,每日1次,同时使用丁胺卡那霉素皮下注射。对于因蛋白酶或胶原酶所致深在性角膜溃疡,可应用20%半胱氨酸溶液滴眼,每日4次。如角膜显露或泪腺分泌减少可滴用人工泪 (0.5%~1%甲基纤维素),每日数次,以防止角膜干燥。顽固性角膜溃疡者,可施行结膜瓣、第三眼睑瓣遮盖术,保护角膜2~4周。出现兔眼时,应施行永久性内或外侧睑闭合术。
角膜穿孔时,应严密消毒防止感染。对新发生的虹膜脱出病例,可将虹膜还纳展平; 脱出久的病例,可用灭菌的虹膜剪剪去脱出部,涂黄降汞眼膏,装眼绷带,但一般虹膜脱出后会影响视力。感染严重无法控制的可行眼球摘除术。
角膜因外伤导致新鲜穿孔或撕裂的可用7/0或8/0无损伤缝线做角膜基质层间或角膜的穿透性缝合。
1%三七液煮沸灭菌后待冷却点眼,对角膜创伤的愈合起促进作用,且能使角膜浑浊减退。中成药如拨云散、光明子散、明目散等对慢性角膜炎有一定疗效。
附: 结膜瓣遮盖术、第三眼睑瓣遮盖术
(1) 部分结膜瓣遮盖术
适用于靠近角膜缘的角膜损伤。
用开睑器将上、下眼睑撑开或施外眼眦切开术。在靠近角膜缘结膜上做一弧形 (180°) 切口 (图17-1-7-A),并用钝头剪向穹隆结膜方向分离结膜宽约1~1.5cm(图17-1-7-B)。将分离的结膜瓣轻轻向眼中央牵拉,使其完全覆盖在角膜病变部。然后,用7/0~8/0无损伤缝线分别缝合到角膜缘和角膜上。前者缝线应穿过巩膜,后者缝线穿过角膜基质1/2或更深些,否则,角膜缝线难以固定 (图17-1-7-C)。
(2) 全部结膜瓣遮盖术
适用于角膜中央损害或大的角膜溃疡。
于角膜缘的结膜上做一环形 (360°) 切口或用一细注射针头围绕角膜缘后界注入1:10000肾上腺素溶液于球结膜下 (图17-1-8-A),形成一连串的水泡,使结膜与巩膜分离开。然后用剪刀沿此水泡圈剪开结膜 (图17-1-8-B),并环形钝性分离结膜下组织直至上、下结膜瓣能松弛地对合遮住角膜为止。一般结膜分离距角膜缘1~1.5cm即可。最后用5/0无损伤缝线结节缝合合拢的结膜瓣 (图17-1-8-C)。
A
B
C
图17-1-7 部分结膜瓣遮盖术
A.结膜瓣切口位置 B.钝性分离结膜C.结膜瓣缝合到角膜上
A
B
C
图17-1-8 全部结膜瓣遮盖术
A.角膜缘周围结膜下注射,使结膜隆起 B.钝性分离结膜 C.上、下结膜瓣合拢缝合
术后患眼涂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眼药膏,应用颈枷,防止自我损伤结膜瓣。有多量分泌物或疼痛明显时,可拆除缝线。一般术后2~3周拆线。结膜瓣可逐渐退缩,亦有部分结膜黏附在角膜或角膜缘上,拆线后7~10日可自行脱离。如结膜不能分离,可将其切除。
(3) 第三眼睑瓣遮盖术
适用于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某些暴露性角膜炎和特异性角膜溃疡,防止角膜干燥和暴露,促进其愈合。也可用于因面神经损伤、眼轮匝肌功能减退、兔眼、眼撕裂、严重睑、球结膜水肿及眼后肿胀继发眼球不全脱位等,起到 “绷带” 的支持作用。
宠物应镇静和局部麻醉,包括第三眼睑和膜表面麻醉和上眼睑浸润麻醉。患眼冲洗干净。以无齿镊夹持第三眼睑,并将其轻轻提起。在第三眼睑一端做纽扣状缝合。先由内向外 (图17-1-9-A),再由外向内穿透第三眼睑 (其缝线尽量远离第三眼睑缘,防止收紧时撕裂)。两线末端再分别从上眼睑外侧结膜穹隆穿出 (图17-1-9-B)。套上一乳胶管,暂不打结 (图17-1-9-C)。然后,按同样方法做第二道纽扣状缝合。最后,收紧缝线,打结,使第三眼睑遮盖眼球前部 (图17-1-9-D)。
A
B
C
D
图17-1-9 第三眼睑瓣遮盖术
A.第1针从第三眼睑内外穿出 B.再从第三眼睑外侧进针,两末端分别由内向外穿出上眼睑 C.套上乳胶管,暂不打结 D.第二道纽扣状缝合完成后,两道同时收紧打结
术后,涂布抗生素眼药膏,外用眼绷带和用颈枷,防止自我损伤。每日检查第三眼睑瓣,如发现患眼疼痛,有少量分泌物,应拆除缝线。根据角膜恢复情况,第三眼睑瓣可保留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