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品系
    来源:辈宠网

具有共同的突出特点,并能将这些特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 且个体间有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有一定数量的种畜群。品系可在品种内培育, 亦可用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在杂种的基础上育成。

培育新品系的意义

为商品生产中开展品系间杂交提供亲本素材 理论与实践证明, 隶属于不同品种或遗传来源不同的品系间的杂交,比品种间杂交优越。由于品系群体相对较纯, 因而属不同品种的品系间杂交其杂种优势更明显且稳定。后代群体的一致性较好,更能适应集约化大生产对商品畜禽规格化的要求。另外,专门化品系间杂交的互补性(见杂交育种)更为明显。一些具有很高的负遗传相关的性状(如产蛋数与蛋重),很难在同一选择群体中兼得, 若能在不同的品系 (如专门化母系和父系)中来解决,然后进行系间杂交,就可使商品用后代的性能更为全面 (如商品鸡既具有较多的产蛋数又有较大的蛋重)。

可加速现有品种的改良 把一个品种需要重点改良的性状分散在不同种畜群中来完成, 即在一个品种中建立若干个各具不同特长、相互隔离的品系,然后进行系间结合, 再在其后代中培育新品系, 如此循环往复, 就能使品种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可加速新品种的育成 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适时建立品系不仅有利于理想型杂种群遗传性的稳定, 而且也是完善品种结构、系统地建立品种的异质性所必需。各国许多新品种的育成过程中都建立过若干品系,所谓“品系繁育” (linebreeding),狭义的仅指培育新的品系本身,广义的则不仅指建系,而且也包括如上所述的品系的利用。

品系的类型 依培育方法可分为单系 (monoan-cester line)、近交系(inbred line)和群系(polyancesterline);依选择性状的分化或综合可分为通用品系(gen-eral purpose line) 和专门化品系 (specialised line)。

单系 指在品种内以一头卓越个体(系祖)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 使各个体都基本具有系祖突出特点的品系。卓越的系祖通常是公畜而不是母畜,这是因为公畜的后代比母畜多,这样就能提高后裔测定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证明该系祖是卓越的。建立单系的育种法称为系祖建系法。此法强调某一或某些个体与该系祖保持较高程度的亲缘关系, 并试图使卓越系祖的遗传性在其后代中得到反映, 使该畜群具有与系祖类似的突出特点。该法是当我们已发现并已通过后裔测定证明系祖确为出类拔萃者时使用。单系在历史上出现最早, 其建系法是人们在发现某些优良畜群往往是个别优秀个体的后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近交系 在品种内采用高度近交法建立起来的一个遗传纯度和遗传相似性较高的群体。使用的近交程度依畜种而异, 在一般家畜中要求后代的近交系数达到37.5%,对于鸡,要求至少达50%,对于小鼠等实验动物,要求连续进行全同胞交配或亲子交配20代以上, 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分别超过98.6%和99.6%,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程度几乎达到同卵双生间的程度。猪禽中近交系的培育, 是在玉米自交系双杂交育种法取得成功的启示下进行的。到本世纪50年代,在鸡、猪等畜禽中已累积了一定量的工作, 如美国曾培育100余个近交系数在30%的猪近交系, 英国曾建立起146个近交系数达40%或40%以上的大白猪近交系,但由于近交过程中近交衰退严重(主要是初生窝仔数低,初生重和断奶重小),仅有极少数近交系能生存下来而未见成效;在鸡中,由于体小、繁殖力比猪高、对近交的耐受力较猪强,因而近交系的培育获得了一定效果,在生产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建系成本很高。由于在畜禽中还未能得到像玉米那样的效果, 因而在实践中逐渐放弃了通过培育近交系以提高商品生产这一途径。

群系 指以若干头遗传基础广泛、某一两个性状表现较好或具特点的公畜(纯种或杂种)为基础,经几代闭锁繁殖、强度选择所建立起来的某一两个性状较为突出且个体间差异较小的畜群。建立群系的育种法叫作闭锁群育种法,或称为群体继代选育法。综观各国情况,此法又可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明确地提出品系育成时必须达到一定的亲缘程度 (代表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和近交系数,同时也要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主要生产性状进行严格选择, 使之成为有特长的品系;另一种是在进行商品性杂交前,将涉及到的几个种群彼此隔离一段时间,各自闭锁,强度选择,将着眼点放在选择进展上,虽非有意识地采用近交,也不强调品系育成时要达到多高的近交系数, 但经几个世纪连续的强度选择,亦可导致群体平均近交系数的逐步上升,而且所施加选择压愈大,平均近交水平就愈高,在这种情况下,品系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然,也有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 比如只是在杂交前子群内先进行二、三代的适度近交,使畜群纯一些。不论上述不同类型的群系在着眼点和方法上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但都有别于系祖建系法和高度近交法, 都注意到先开放以建立基础群,保证基础群的质量,后闭锁以继续选优提纯。闭锁不是绝对的,视情况在一定阶段亦可采用半闭锁形式。闭锁群育种法主要用来选择遗传力高或中等的性状。对于选择像初生窝仔数那样的遗传力低的性状, 企图建立超多产仔品系, 在方法上则应有所区别。闭锁群育种法是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应用于家畜育种的产物, 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转移至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结果。

专门化品系 不仅在经济性状上具有特长, 而且专门用于某一配套杂交的品系, 专门化品系的通用品系的反义词。专门化品系有两个特点:①宜于用作杂交父本还是母本已经固定, 因而专门化品系有专门化父系和专门化母系之别。②最适于与特定的品系杂交,表现出良好效果。专门化父系与母系的概念是由史密斯(C. Smith,1964)提出的。他所依据的原理是,确定每个系的育种目标要根据它在杂交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因此他认为, 杂交父母本所选择的性状应有所不同,父系可考虑选择生长速度与胴体组成,而母系则选择初生窝仔数。

专门化品系较之于通用品系有以下优点: ①生产性状与繁殖性状分别在不同的系中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比在一个系中同时选择其效率更高, 特别是当这两类性状存在不利的遗传相关时。②专门化品系间杂交的互补性更为明显。专门化品系的建系法,前述的几种方法均可采用,但以闭锁群育种法居多。在猪的杂交繁育体系中, 有特殊用途的品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集约化养猪业迅速发展,育种家为了进一步提高选种效率而设计了这种品系,因为品系繁育中,要想在一个品系中同时选择提高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成效甚少,然而商品生产中,又要求诸多性状都优良。所以人们就把要求提高的性状分解开来,分别建立有一个或一组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系,专门用作杂交父本或母本。这种专门用作父本或母本的品系,不仅根据各自的突出特点来选择,而且强调要根据一个品系与某些特定的品系的杂交效果来选择。专门化品系分为父系(sire line)和母系(dam line)来选择。父系多主选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性状;母系要求繁殖性状和适应性特别优良。这样,一个品系选择性状少,选择效果好,遗传进展优于单一的所谓“全能品系”,尤其是两个专门化品系当分别选择的性状是负遗传相关时更为突出。通过多品系杂交, 配合力测定, 筛选最优组合, 生产的杂优猪 (hybird), 杂种优势明显,兼具多种优点,体型规格一致,比传统的品种间杂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80年代以来,培育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杂交是猪育种工作的重点。小群闭锁的系祖建系或群体继代选育,都可用作专门化品系的建系方法,可以用一个纯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建系, 也可采用育成杂交的方式建系。

此外, 还有 “合成品系” (synthetic line)。其实,它只是为了强调有些品系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有计划杂交得到的杂种基础上选育出来的系, 而不论其采用何种建系法。在培育合成品系时,参与杂交的品种或品系数往往不加限制。有些育种者采用很多的品种或品系,在数年间实行自由杂交,并实施个体选择。建立合成品系的优点是,通过杂交可扩大变异,能较快地育成理想中的杂交亲本。不过, 此法基础群宜大, 否则不易成功。

家禽品系详见家禽品系。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