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远缘杂交
    来源:辈宠网

生物学上不同种、不同属、甚至血缘关系更远的动物之间交配产生杂种优势,进行利用的繁殖方式。远缘杂交的杂种优势比种内杂交大,是畜牧业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在养马业及养牛业上,具有更大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了创造新种的方法和创造出在生物界中原来没有的杂种群体。目前在家畜中所进行的远缘杂交工作大都是种间杂交。

驴(E. Asinus)与马(Equus Caballus)杂交,是种间杂交,用公驴与母马杂交的杂交种称为骡;役用性能、抗病力、生活力均超过其双亲。用公马与母驴杂交的杂交种称为駃騠,性能不如骡。这两类杂交种,公母均无生殖能力,无法将其优良性状传给后代,但不少国家也有母骡产仔的报道。

公斑马 (Equus Zebra) 与母马 (E. Caballus) 杂交是种间杂交,其杂种后代称为“Zebroid”,在热带地区较多,因其性格温顺并有较强的抗热和抗病能力,但后代公母均无生殖能力。

普通牛(Bos Taurus)与牦牛(Bos grunniens)杂交为种间杂交, 用公黄牛与母牦牛杂交所产的一代杂种(犏牛),从外貌上看都不完全像其双亲,其役用性能、抗病力、生活力都超过其双亲。犏牛的产肉量高于牦牛50%~70%,产奶量提高3~5倍,其他性能优于双亲。但雄性不育, 因此杂种优势不能遗传下去。

普通牛(Bos Taurus)与瘤牛 (Bos indicus)杂交为种间杂交,普遍在热带地区进行,利用杂种公母牛均有生殖能力这一特点, 已培育成适应于热带及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乳用及肉用新品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引用普通牛肉用及乳用品种与当地瘤牛品种进行杂交,其后代杂种的遗传变异较大,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至少已育成30个新品种或种群。牙买加霍卜牛 (JamaicaHope) 是用娟姗牛 (Jersey) 80%、沙希瓦牛(Sahiwal)15%以及荷斯坦牛5%育成,于1952年宣布为新品种。澳大利亚乳用瘤牛(Australian milking ze-bu)是用娟姗牛与沙希瓦牛或辛地红牛(Red sindhi)杂交育成。卡瑞牛(Karan swiss)原产印度,是由1/2~5/8瑞士褐牛(Brown swiss)及3/8~1/2辛地红牛或沙希瓦牛及当地卡伦牛(Karan)育成。西波维牛(si-bovey)原产古巴,是5/8荷斯坦牛与3/8瘤牛育成。采用种间杂交方法育成适应于热带的肉用品种很多, 已取得很大经济效益(表)。

普通牛与瘤牛种间杂交育成的新种

品种名称双 亲 品 种
巴左拉
(Bazona)
1/4Africander 1/4Santagertrudis
1/4Angus 1/4Hereford
肉牛王
(Beefmaster)
1/2Brahman 1/4Hereford 1/4Shorthorn
贝尔明红牛
(Belment Red)
1/2Africander 1/4Hereford 1/4Shorthorn
婆拉福特
(Braford)
1/2Brahman 1/2Hereford
婆兰格士
(Brangus)
3/8Brahman 5/8Angus
辛地褐牛
(Brown Sind)
3/8Red sindi 5/8Brown swiss
夏婆雷
(Charbray)
3/8~4/8Brahman 6/8~7/8Charolais
夏福德
(Charford)
1/8Brahman 1/2charolai 3/8Hereford
旱王牛
(Droughtmaster)
3/8~1/2Brahman 7/8~1/2Shorthorn
达奎洛
(Pitanguei-Ros)
5/8Red Poll3/8Kankrej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