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感染后发生的炎性疾病。以胸膜有纤维蛋白沉着和胸膜腔渗出液积聚为特征。各种家畜均可发生。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者为胸廓外伤、骨折或胸壁透创。继发性者多为肺、膈、心包等邻近器官、组织损伤、感染又经血液扩散所致,如肺炎、肺坏疽、牛创伤性膈一心包炎、胸部食管破裂和脓毒症等,以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和犬结核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马腺疫和鼻疽等。急性病例在病初表现体温不同程度的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活动,呼吸加快、浅表,以腹式呼吸为主,偶发短弱咳,无鼻液。其特征症状是胸壁触诊比较敏感,病畜躲避或抗拒,肌肉震颤,呻吟(牛);听诊常有胸膜摩擦音。当胸腔有大量渗出液积聚时,呼吸困难明显,在胸部下方叩诊可出现钝性浊音区,浊音区内肺泡音很弱或完全消失,心搏动与心音也减弱。慢性病例的症状比急性病例缓和。胸壁疼痛多不明显,但胸膜增厚、粘连、愈着或有较多渗出液积聚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同时病畜营养不良,易疲劳、发喘等。对病畜需采用胸部湿包或芥子泥涂胸等诱导疗法。为减少渗出液和促进吸收,可应用利尿剂、缓下剂或发汗药;有大量液体在胸腔积聚而妨碍呼吸时,可进行胸腔穿刺排液;进行全身性化学疗法以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