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见于马属动物。病因分中枢性与末梢性两种。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多是脑炎, 脑挫伤、肿瘤、脑结核等脑病引起。马腺疫、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脑炎、乙型脑炎、李氏杆菌病以及毒草或矿物质中毒等均可出现症候性面神经麻痹。末梢性麻痹较常见, 常因笼头压迫、倒卧保定时挫伤、血肿、脓肿等压迫斜行于耳下前方的面神经干而发病。症状, 单侧性面神经全麻痹时,病侧耳歪斜, 呈水平或下垂。上眼睑下垂, 触诊眼睑反射消失, 鼻孔下塌,通气不畅。上下唇下垂并向健侧歪斜, 采食及饮水困难, 病马则用牙齿采食, 咀嚼不灵活,颊部常有大量饲料积留,饮水时将口角插入水下, 无吸水能力。两侧性面神经全麻痹时除了出现两侧性上述症状外, 因两侧鼻孔塌陷通气不畅, 呼吸显著困难。由于唇麻痹, 影响采食与饮水, 甚至吞咽也困难。治疗, 凡属中枢性的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应治疗原发病, 预后多数不良。凡由于外伤、受压等引起的则在消除致病因素后可选择刺激或其他疗法: ①电针刺激。在上颊支或下颊支神经的经路上斜刺皮下。每天1次, 通电20~30分钟, 6~10次为一疗程, 有一定效果。②物理疗法。在神经通路上按摩或中波透热电疗、士的宁离子透入疗法。③反复涂擦刺激性药物, 如樟脑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