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或器官内形成的局限性脓腔。特征是脓肿外有脓肿膜包裹, 内有脓腔潴留脓汁。病因,①由于致病菌感染而发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某些腐败菌。马还有马腺疫链球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牛有放线菌。②常继发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或从远处化脓灶的转移。③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漏注到血管外时也能引起药物性脓肿。症状,浅在性热性脓肿时,初期局部出现界限不甚明显的热痛性肿胀,以后肿胀界限逐渐明显,中央逐渐软化并有明显的波动感。浅在性冷性脓肿一般发生缓慢,局部有明显的肿胀和波动,缺少明显的热痛症状,牛主要见于放线菌病及结核性脓肿,马则见于葡萄球菌病。深在性脓肿因部位较深,局部增温肿胀症状常不明显,但局部常出现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的炎性水肿,触诊常有指压痕和疼痛反应。浅在性脓肿容易诊断,对深在性脓肿可行穿刺确诊。治疗,初期应采取消炎、止痛及促进炎性产物消散吸收。局部涂樟脑软膏或以醋调制的复方醋酸铅散等,并根据病情用抗生素、磺胺及对症疗法。如局部炎症产物不能吸收消散时, 可采取促进脓肿成熟措施, 局部可涂鱼石脂软膏, 使用温热疗法、超短波电场疗法等。当脓肿软化波动后可应用脓汁抽出法、脓肿切开法, 排净脓汁, 充分洗涤,局部按化脓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