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药物。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为消毒药 (disinfectant), 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为防腐药(antiseptic)。低浓度的消毒药只能抑菌, 高浓度的防腐药又可杀菌, 二者并无严格界限, 统称为消毒防腐药。
作用机理 基本归纳为三种情况: ①酚、醇、醛、酸、重金属盐等类药物, 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凝固或变性。此种作用并无选择性, 既能杀菌又能破坏机体组织, 损害一切生活物质, 称为一般原浆毒。②重金属盐类能与微生物体内含巯基酶结合, 氧化剂及卤素类能氧化或卤化微生物体内酶系统, 染料类能干扰酶活性, 均可影响其代谢, 显现消毒防腐效果。③苯酚和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菌体表面张力, 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酶和营养物质漏失, 水渗入, 致使菌体细胞破裂或溶解, 而呈现消毒防腐作用。
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①药物浓度。本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取决于与微生物接触的浓度, 通常药物浓度越高抗菌作用越强。但剂量——效应曲线常呈抛物线形式, 达到一定程度后药物的抗菌效应就不再增高, 为获得良好消毒效果, 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应选用有效浓度。②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接触消毒药时间越长, 消毒效果越好, 时间过短往往达不到消毒效果。各种消毒药所需消毒时间不同, 以氧化剂最短, 环氧乙烷最长。为充分发挥消毒效果, 必须根据各药特点, 按规定时间进行消毒。③温度。温度与药物抗菌效果成正比关系, 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通常温度每升高10℃, 消毒效果则增强1~2倍。消毒时必需注意药液温度及环境的温度变化。④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血液、脓汁、分泌物、排泄物对病原体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并可中和或消耗部分药物, 影响消毒作用的发挥。酚和表面活性剂受其影响最小, 升汞则最大。消毒前必需认真及时清除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⑤溶媒。药物溶媒的种类能直接影响消毒防腐药的抗菌作用强度。例如苯酚水溶液具有强大的杀菌和腐蚀作用, 而其甘油或油溶液的作用较差, 消毒时应根据药物性质和特点选用合适的溶媒。⑥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种类或发育阶段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防腐药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静止期芽胞对消毒药的抵抗力比繁殖期细菌强。乳酸杆菌和结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较强。病毒对碱敏感,对苯酚的耐受性则较强。消毒时必需根据病原微生物特点选药。⑦药物联合作用。乙醇和碘合用能增强药效,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出现拮抗作用。因此,选药时必需注意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和配伍禁忌。
应用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环境,体表、排泄物和器械消毒。理化性质及作用与用途见表。
消 毒 防 腐 药
类 别 | 药 品 | 理 化 性 质 | 作 用 与 用 途 |
酚 类 | 苯酚(石炭酸) | 白色针状结晶, 弱酸性, 有芳香味,易潮解,溶 于水及有机溶剂, 遇光色变深 | 止痒, 环境与器械消毒 |
煤酚(来苏儿) | 对、邻、间甲酚的混合物,无色液体,遇光和空气 变为红至深褐色, 难溶于水, 与水混合呈乳状液 | 内服制酵, 3~5%环境消毒; 5~10%器械消 毒; 2%皮肤消毒 | |
松馏油 | 黑棕色粘稠液体, 有特臭, 微溶于水, 可与乙 醇、 脂肪油任意混合 | 30~50%软膏创面消毒 | |
鱼石脂 | 黑棕色粘稠液体, 有沥青味, 易溶于水、甘油、 丙二醇、 油脂,难溶于乙醇和乙醚 | 消炎、消肿,促进肉芽新生; 内服2~4%浓度有 防腐止酵、 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 | |
碱 类 | 硼酸 | 无色闪光、 鳞片或白色粉末, 无臭,弱酸性,易 溶于甘油及醇 | 10%创面消毒; 2~4%粘膜消毒 |
十一烯酸 | 黄色油状液, 难溶于水, 溶于醇 | 5~10%醇溶液皮肤消毒 | |
乳酸 | 微黄色透明液体, 无臭, 微酸味,有吸湿性,含 乳酸85~90% | 内服防腐止酵; 蒸气作空气消毒 | |
氢氧化钠(苛性钠) | 白色干燥棒、 片、 块, 极易潮解, 溶于水和乙 醇, 水溶液呈强碱性,空气中吸收CO2 | 2%溶液用于病毒感染消毒; 5%用于炭疽消毒 | |
生石灰 | 白色或灰白色硬块, 无臭, 易吸水生成氢氧化 钙, 空气中易失效 | 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 涂刷厩舍墙壁、 畜 栏、 地面 | |
卤 素 类 | 漂白粉(含氯石灰) | 白色颗粒性粉末, 有氯臭, 遇酸、 久置空气中 吸湿分解失效,大部溶于水和乙醇,含有效氯25~ 30% | 5~20%环境消毒; 饮水消毒 |
碘 | 灰黑色闪光片状结晶或颗粒, 有挥发性, 难溶 于水, 易溶含乙醇及碘化钾的溶液 | 2%和5%碘酊皮肤消毒; 碘甘油涂于粘膜治口 炎、 咽炎 | |
碘仿 | 黄色小叶性结晶, 有特臭, 难溶于水, 能溶于 热醇、醚、甘油 | 4~6%创面消毒; 10%软膏创面消毒 | |
挥剂 发 性 烷 化 | 甲醛溶液 | 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 含40%甲醛, 90℃ 以下易沉淀 | 5~10%环境消毒; 5~10%器械消毒 用于忌热忌湿物品消毒;仓库、实验室、无菌室 等室内空间消毒 |
环氧乙烷 | 室温下为无色易燃气体, 低温时为无色透明液 体, 能溶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 | ||
醇 类 | 乙醇 | 无色透明液体, 易挥发和燃烧, 能与水和挥发 油任意混合 | 75%用于器械, 皮肤消毒 |
苯氧乙醇 | 油状液体, 有芳香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乙醚、 氢氧化钠溶液 | 1~2%用于创面消毒 | |
染 料 类 | 甲紫(龙胆紫) | 深绿色块末, 能溶于水和乙醇 | 1~3%溶液、2~10%软膏作皮肤消毒和创面消 毒 |
利凡诺(雷佛诺尔) | 黄色晶粉, 能溶于水, 呈中性, 难溶于乙醇 | 0.1%溶液用于创面消毒 | |
重 金 属 盐 类 | 升汞 | 白色晶粉, 剧毒, 熔点277℃,溶于水及有机溶 剂 | 0.1~0.2%溶液作环境消毒;0.05~0.1%作器 械和皮肤消毒 |
红汞(汞溴红) | 绿色荧化鳞片或颗粒, 易溶于水, 不溶于乙醇 和丙酮 | 2%用于皮肤, 创面和粘膜消毒 | |
硝酸银 | 闪光板状结晶, 易溶于水, 遇光变黑, 忌与盐 酸盐、 氯化物配伍 | 0.5~1%溶液作眼科防腐药治疗结膜炎、 睑缘 炎等; 5~10%浓溶液或硝酸棒作腐蚀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