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五节 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来源:辈宠网

一、采集的一般原则和采集前的准备

(一)样品采集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第一,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有急性死亡时,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解剖,应采取患畜的血液,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做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

第二,采取病料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检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采样时应小心谨慎,以免对动物产生不必要的刺激或损害和对采样者构成威胁。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检查病变与采集病料应统筹考虑。

第三,内肌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夏天最迟不超过6h,冬天不超过24h。

第四,血液样品在采集前一般禁食8h。

第五,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第六,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

(二)使用器械的消毒

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用时进行火焰消毒。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或经160℃干烤2h灭菌;或放于0.5%~1%的碳酸氢钠中煮沸10~15 min,水洗后,再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min。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不可用其再采其他病料或容纳其他脏器材料。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检查过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器械要放在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h以上,才可再使用。

二、样品的采集

(一)血液

1. 采血部位 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毛皮动物少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0.5cm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

2. 采血方法 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拔毛),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4mm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

3. 采血种类

(1)全血样品 进行血液学分析,细菌、病毒或原虫培养,通常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抗凝剂可用0.1%肝素、阿氏液(阿氏液为红细胞保存液,使用时,以1份血液加2份阿氏液),或枸橼酸钠(3.8%~4%的枸橼酸钠0.1ml,可抗1ml血液)。采血时应直接将血液滴入抗凝剂中,并立即连续摇动,充分混合。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振荡脱纤维蛋白。

(2)血清样品 进行血清学试验通常用血清样品。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4h(防止暴晒),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在不影响检验要求原则下可因需要加入适宜的防腐剂。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如硼酸、硫柳汞等)。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样品容器上贴详细标签。

(3)血浆的采集 采血试管内先加上抗凝剂(每10ml血加枸橼酸钠0.04~0.05g),血液采完后,将试管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静止,待细胞下沉后,上层即为血浆。

(二)一般组织

1. 采样方法

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死亡动物的皮肤,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从新鲜尸体中采集。剖开腹腔后,注意不要损坏肠道。

做病原分离用:进行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分离所用组织块的采集,可用一套新消毒的器械切取所需器官的组织块,每个组织块应单独放在已消毒的容器内,容器壁上注明日期、组织或动物名称。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2. 采样种类

(1)病原分离样品的采集 所采组织的种类,要根据诊断目的而定。如急性败血性疾病,可采取心血、脾、肝、肾、淋巴结等组织供检验;生前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可采取脑、脊髓或脑脊液;局部性疾病,可采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如坏死组织、脓肿病灶、局部淋巴结及渗出液等材料。在与外界接触过的脏器采病料时,可先用烧红的热金属片在器官表面烧烙,然后除去烧烙过的组织,从深部采病料,迅速放在消毒好的容器内封好;对疑似病毒性疾病的病料,应放入5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中,置于灭菌的玻璃容器内密封。

采取病料用的刀、剪、镊子等设备、器械,使用前、后均应严格消毒。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病料应新鲜,尽可能地减少污染。

(2)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 采取的病理材料,要采样全面,而且具有代表性,保持主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如肾脏应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胃肠应包括从黏膜到浆膜的完整组织等。采取的病料应选择病变明显的部位,而且应包括病变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并应多取几块。切取组织块时,刀要锋利,切面要平整。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0.5cm,切成1~2cm2(检查狂犬病则需要较大的组织块),器底应垫脱脂棉,以防组织固定不良或变形,固定时间为12~24h。已固定的组织,可用固定液浸湿的脱脂棉或纱布包裹,置于玻璃瓶封固或用不透水塑料袋包装于木匣内送检。如做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3. 内容物或粪便 肠道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的内容物弃去,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也可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将肠内容物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或者,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送检。

从体外采集粪便,应力求新鲜。或者,用拭子小心地插到直肠黏膜表面采集粪便,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

4. 胃液及瘤胃内容物

(1)胃液采集 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

(2)瘤胃内容物采集 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于食团从食管逆入口腔时,立即开口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物。

5. 呼吸道 应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或气管内的分泌物,蘸取分泌物后立即将拭子浸入保存液中,密封低温保存。常用的保存液有pH7.2~7.4的灭菌肉汤或磷酸盐缓冲盐水,如准备将待检标本接种组织培养,则保存于含0.5%乳蛋白水解物的汉克液中。一般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

6. 生殖道 可采集阴道或包皮冲洗液,或者采用合适的拭子,有时也可用尿道拭子采集。

7. 眼睛 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微镜检查。

8. 皮肤 病料直接采自病变部位,如病变皮肤的碎屑、未破裂水疱的水疱液、水疱皮等。

9. 胎儿 将流产后的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不透水的油纸包紧,装入木箱内,立即送往实验室。

10. 小家畜及家禽 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

11. 骨 需要完整的骨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带等全部除去,表面撒上食盐,然后包入浸过5%石炭酸溶液的纱布中,装入不漏水的存器内送往实验室。

12. 脑、脊髓

(1)全脑、脊髓的采集 如采取脑、脊髓做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3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2)脑、脊髓液的采集 采样使用特制的专用穿刺针,或用长的封闭针头(将针头稍磨钝,并配以合适的针芯);采样前,术部及用具均按常规消毒。

1)颈椎穿刺法 穿刺点为寰枢孔。将动物实施站立或横卧保定,使其头部向前下方屈曲,术部经剪毛消毒,穿刺针与皮肤面呈垂直缓慢刺入。将针体刺入蛛网膜下腔,立即拔出针芯,脑脊髓液自动流出或点滴状流出,盛入消毒容器内。

2)腰椎穿刺法 穿刺部位为腰荐孔。实施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后,用专用的穿刺针刺入,当刺入蛛网膜下腔时,即有脑脊髓液滴状滴出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盛入消毒容器内。

(3)采样数量 大型动物颈部穿刺一次采集量35~40ml,腰椎穿刺一次采集量15~20ml。

13. 液体病料 采集胆汁、脓、黏液或关节液等样品时,用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插入,吸取内部液体材料,然后将材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塞好棉塞送检。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的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

供显微镜检查的脓、血液及黏液抹片的制备方法:先将材料置玻片上,两用一灭菌玻棒均匀涂抹或另用一坡片推抹。组织块、致密结节及脓汁等亦可在两张玻片中间,然后沿水平面向两端推移。用组织块做触片时,持小镊将组织块的游离面在玻片上轻轻涂抹即可。

14. 乳汁 乳房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取乳者的手亦应事先消毒),并把乳房附近的毛刷湿,最初所挤的3~4把乳汁弃去,然后再采集10ml左右乳汁于灭菌试管中。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乳汁不应冻结、加热或强烈震动。

15.精液 精液样品用人工方法采集,所采样品应包括“富精”部分,并避免加入防腐剂。

16.尿液的采集 在动物排尿时,用洁净的容器直接接取。也可使用塑料袋,固定在雌畜外阴部或雄畜的阴茎下接取尿液。采取尿液,宜早晨进行。

三、送检样品的记录

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有一式三份的送检报告,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一份随后寄去,另一份备案。样品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畜主的姓名和畜禽场的地址;畜(农)场里饲养的动物品种及其数量;被感染的动物种类;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及造成的损失;感染动物在畜群中的分布情况;死亡动物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量及其年龄;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包括口腔、眼睛和腿部的情况,产奶或产蛋的记录,死亡情况和时间,免疫和用药情况等;饲养类型和标准,包括饲料种类;送检样品清单和说明,包括病料的种类、保存方法等;动物治疗史;要求做何种试验;送检者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送检日期。

四、样品的运送

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h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只有在24h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并不至于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根据实验需要决定送往实验室的样品是否放在保存液中运送。

要避免样品泄漏。装在试管或广口瓶中的病料密封后装在冰瓶中运送,防止试管和容器倾倒。如需寄送,则用带螺口的瓶子装样品,并用胶带或石蜡封口。将装样品的并有识别标志的瓶子放到更大的具有坚实外壳的容器内,并垫上足够的缓冲材料。空运时,将其放到飞机的加压舱内。

制成的涂片、触片、玻片上注名号码,并另附说明。玻片两端用细木条分隔开,层层叠加,底层和最上一片,涂面向内,用细线包扎,再用纸包好,在保证不被压碎的条件下运送。

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详细标签。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