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是一种适口性好、营养较为完善的饲料,但由于季节和气候的原因,不能终年生长和供应,收割后不加处理就难以保存其中的养分,而青贮可解决这个问题。
(一)青贮饲料的原料
一切可供家畜食用的青贮料只要调制得法,搭配合理,几乎都可做青贮饲料的原料。最常用、最易青贮的原料是禾本科和其他含糖量多的青饲料,如玉米茎叶等。豆科牧草是优质的青饲料,如能与其他含糖量高的青饲料搭配或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或采用降低水分后青贮,都可能长期贮存而不变质,如苜蓿等。
(二)青贮的基本原理
青贮的基本原理就是控制各种微生物的活动。首先利用充分压实青贮饲料的方法尽量减少料间氧气的存在,再利用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好气性细菌(乙酸菌、霉菌、酵母菌、腐败菌等)的活动将料间氧气消耗掉,从而达到厌氧。这时厌气性细菌(主要是乳酸菌)变得活跃起来。乳酸菌能将料中的糖类转变为乳酸,其他一些菌还产生部分乙酸和少量丁酸,使青贮料中的酸度增大,当pH值达到3.8~4.2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包括乳酸菌本身)受到抑制而停止活动,从而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三)青贮的基本条件
1.厌氧 它是青贮成功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厌氧,一是要有一个密闭的容器,二是青贮料要压实,防止空气有较多的残留。
2.适当的糖与淀粉 合适的酸度可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这就要求青贮料中要有足够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与淀粉。因为它们是乳酸菌等产酸菌的必需原料。
3.适宜的温度 在青贮过程中形成的酸,主要应是乳酸,为此必须为乳酸菌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乳酸菌在25~30℃时繁殖最快。它的迅速繁殖不仅可以产生大量的乳酸,还因数量上的优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活动。
4.适量的水分 水分过少,原料不易压紧,容器内空气多,造成好气腐败菌大量增殖,原料易发霉腐烂,并易形成高温,而使原料中养分大量流失;水分过多,糖分浓度小,汁液外渗造成养分流失,并易使原料结块,影响酪酸菌的发酵,以致青贮质量不高。
(四)青贮的基本设施
1.青贮设施要求的基本条件
(1)不透空气:无论用何种材料建造青贮设施,必须做到严密不透气,这是调制优质青贮料的首要条件。为防止透气,可用水泥涂刷青贮窖、壕四壁,如能在壁内裱衬一层塑料薄膜就更好。如图5.3所示。
图5.3 窖内壁衬一层塑料薄膜
(2)不透水:青贮设施不要靠近水塘、粪池,以免污水渗入。地下或半地下式青贮设施的底面,必须高出地下水位,不仅要以历年最高地下水位为准,要高出水位约0.5米。而且要在青贮设施的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止地面水流入,如有水浸入就会使青贮料腐败。
(3)墙壁要平直:青贮设施的墙壁要平滑垂直,墙壁角要圆滑,这样有利于青贮料的下沉和压实,下宽上窄,或上宽下窄都会阻碍青贮料的下沉,或形成缝隙,造成青贮料大量腐败。
(4)要有一定深度:青贮设施的深度一般为2米左右,以利于青贮料借助本身重力而压得结实,排除青贮设备里的空气,保证青贮料的质量。
(5)防冻:各种青贮设施必须防止青贮料冻结,以防影响使用。
2.青贮设施的种类 青贮设施有多种,青贮窖、青贮塔是较早使用的建筑方式;平地堆贮、开壕沟压贮以及使用塑料薄膜贮存,是近期日益广泛采用的青贮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是青贮窖。
(1)青贮窖: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三种,适于地下水位不太高的地方,窖底应在地下水位0.5米以上。有的窖底和四周墙是砖、石、水泥结构;也有使用塑料薄膜衬装结构,并在填满压实后,覆上一层塑料薄膜包封严实,再覆土50~70厘米。现以10头泌乳奶牛为例,每头奶牛体重大致为500~600千克,每天需要40~50千克青贮玉米,一头奶牛年需要10~12.5吨,每立方米青贮窖可贮存500~600千克青贮玉米,则需要建造两个规格长×宽×深为12.5米×4米×2米的青贮窖。如图5.4、图5.5、图5.6、图5.7所示。
图5.4 永久性地下水泥青贮窖
图5.5 地下土窖
图5.6 青贮窖制作示意
图5.7 常见的三种青贮窖类型
1.地上式青贮窖 2.地下式青贮窖 3.半地下式青贮窖
贮窖一般为长方形,宽1.5~2.0米,上口宽2米,下底宽1.5~1.6米,深为2.5~3.0米。
(2)青贮壕:是指大型的壕沟式青贮设施,适用于大规模饲养场使用。
青贮壕的原理与方法同使用青贮窖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一般为就地势较高、缓坡和隆起的地方开挖壕沟,壕的长度、宽度、深度均可视青贮数量多少而定。底部最好一端稍低,呈缓坡形,以利水分过高时将水排出。大型的青贮壕,可以使用拖拉机推土铲开挖,水泥、砖、石块砌成,装料时使用拖拉机进行碾压。这样操作,效率更高,以后取用也方便。搞大规模养殖,此法最好。青贮壕一般宽4~6米,便于链轨拖拉机压实。深5~7米,地上至少2~3米,长20~40米。
(3)青贮袋: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青贮设施。其优点是省工,投资少,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贮存地方灵活。可使用厚度1毫米,长160~170厘米,宽100厘米的双幅塑料薄膜,将一端加热粘实,用来装料即可。这样大小的一条塑料袋,价格1元钱左右,可容甘薯藤200千克。边装边压,层层装满压实后,放置阴凉、取用方便的地方。为方便压实,甘薯藤要切得很短,袋的角落处,尤其要装严挤实。为防止鼠害,最好使用毒饵或捕鼠器灭鼠,以免塑料袋被鼠咬坏,而造成漏气,招致损失;也可使用双层袋,两袋之间装入石灰粉、草木灰各半的粉状物,以防鼠咬;也可埋入地下,这种方法更为安全可靠。
关于青贮设备容积的计算,公式很简单:
矩形容积(米3)=长(米)×宽(米)×高(米)
圆形容积(米3)=3.1416×(半径)2(米2)×高度(米)
青贮饲料每立方米的重量与原料含水量高低、质地软硬,以及压实程度有关。一般每立方米可容纳青贮料500~600千克。参照这种计算方法,根据需要来决定青贮窖(塔、壕)的大小。图5.8、图5.9为袋装青贮制作的情景。
图5.8 制作青贮袋的原材料
图5.9 正在制作青贮袋
(五)青贮方法步骤
第一步:严格按照基本条件的要求选择原料,做到适时刈割,过早水分过多,不宜贮存,过晚营养价值降低。禾本科植物应在抽穗期收割,豆科应在开花期收割。
第二步:青贮前应将容器彻底清扫,并用硫黄或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第三步:由铡草机等将青贮原料铡成2~3厘米长的短节。
第四步:装填并随时借助机器或人力一层一层充分压实。
第五步:压实后经一昼夜的自然沉降,再加压一次。窖的顶部覆盖5~10厘米的秸秆并压实,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膜上再填5~10厘米厚的土层,压实,并用草泥封顶。袋青贮在压实后用热压封口或用绳子束紧。
第六步:为防止雨水的渗入,可将窖顶做成弧形,四周设排水沟。
第七步:平时多注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八步:青贮开启使用时应注意防止二次发酵,降低青贮品质。故每次使用青贮料后都应妥善再密封好;每个容器中的青贮料,开启后应尽快用完。
也可用聚乙烯袋调制半干青贮料。将含水量50%的禾本科草,不用切短,装入聚乙烯袋中,用压缩机压缩成捆。放置1周后袋内可造成厌氧环境。这种方法制成的半干青贮料,保存1年色泽不变,并散发出酸香味。
(六)防止青贮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又叫好气性腐败,指发酵完成的青贮饲料,在温暖季节开启后,空气随着进入,好气性微生物重新大量繁殖,青贮料的营养物质也因此大量损失,并产生大量的热,出现好气性腐败。
二次发酵多发生在冬初和春夏。二次发酵的青贮料pH值在4.0以上,含水量在64%~75%之间。
防止二次发酵的方法:
第一,适时刈割。以玉米为例,应选用霜前黄熟的早熟品种玉米,其含水量不超过70%。如果在造霜后收割青贮,乳酸发酵受到抑制,结果青贮料的pH值升高,总酸量减少,开封后已发生二次发酵,所以应在黄熟期收获。
第二,装填密度。原料的装填密度要大,青贮原料应切短。
第三,完全密封。
第四,青贮料应用重物压紧并填平。
第五,可用甲酸、丙酸、丁酸等喷洒在青贮料上,也可喷洒甲醛、氨水等。
第六,仔细计算日需要量,合理安排日取量的比例。
第七,减少青贮容器的体积,每一单位贮量以在1~3天喂完为佳。为此可将窖分成若干小区,各区间密闭、不相通,每小区的贮存量仅供1~2天采食。也可用缸等小容器来缩小单位的贮量。
(七)青贮品质的鉴定
现场评定青贮品质主要从气味、颜色、酸碱度三方面进行。
1.取样 于青贮窖表层25~30厘米处,一般以四角和中央各一点,五点共取青贮料约半烧杯。
2.气味 立即鉴别样品的气味。良好的青贮料应具有酒味或酸香味。如果出现乙酸味,表示品质较差。劣质的青贮料有腐烂的粪臭味。
3.颜色 优质的青贮料呈绿色。如果出现黄绿色或褐色,表示质量较差。劣质青贮料呈暗绿色或黑色。
4.酸碱度 可用广泛pH试纸等测定其pH值,3.8~4.2的为优质青贮料,pH值为4.2~4.6的较次。pH值越高,质量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