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肉用仔鸽的繁育、生殖器官特点及激素分泌
    来源:辈宠网

1.肉用仔鸽的繁育特点

繁殖力:繁殖力或称繁殖速度,是一种潜在的性能,是遗传性的,并可通过育种手段而加以提高,野生状态下的鸽子每年只产2~3窝蛋;而在经营良好的鸽场中,一对鸽子平均一年可产12~14只仔鸽,有些可产到16~22只。

驯顺:驯顺是指鸽子性情安静、温驯、鸽子在孵蛋和育雏时可充分表现出是否具有这种性情。驯顺的鸽子,在养鸽人走进其巢时,不会惊慌地飞走,而是若无其事地仍呆在巢内。人去抓它时,它既不缩向巢地深处,也不会扑打人的手,而是仍然安静地呆着,至多稍稍动一下。虽然有时它也会轻轻啄一下人手,但这只是一种爱抚的动作。这种鸽子,无论雄、雌,都尽量多花时间在孵蛋和抚育雏鸽上面,它们往往把仔鸽抚育到2周龄或更大些。它们只关注自己的事情而毫不干扰邻居,极少打斗。驯顺的鸽子产蛋窝数多,孵蛋好、育雏也好,无精蛋少、破蛋也少,很少压死雏鸽,极少有喂养不好的雏鸽。鸽子的这一驯顺特性能够遗传,通过精心选育这种鸽子,可提高养鸽场的生产成绩。

性成熟:从经验来看,性成熟越早,其繁殖性能也越好。曾见到5周龄就配种的雌鸽,以及95日龄就产蛋的雌鸽,都发育成稳产的成年雌鸽。晚熟鸽子的繁殖力当然会很好,但早熟的肯定也是很好的。

秋季不停产:鸽子从8月到10月换羽,这一时期,它们即使不停止产蛋,也会大大减慢产蛋。春天时所有的鸽子产蛋都很好。曾见一对鸽子1至7月份产了10只雏鸽,而8月至次年1月份只产了2只,这样,全年只产了12只,可是,年产18~20只才是合适的。

有的鸽子即使在换羽期也能稳定地产蛋,这是优良的鸽子。所以在留种时,应注意选留下半年稳定产蛋的鸽子。

寿命和抗病力:不同个体的鸽子,其寿命是很不一致的。一对鸽子若稳定地产蛋6~9年,则可以说它们是长寿的,也是抗病力强的。寿命和抗病力常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来说,长寿和抗病力强的种鸽会把这一特性遗传给后代。常见产量最高和最健康的鸽子产自8~10岁的双亲。

胚胎成活率:在商品鸽场中,无精蛋、死胎蛋和雏鸽死亡的比例常常很高。据估计,美国肉用仔鸽场中这类损失一般也有20%~25%。

对种鸽的生产记录进行分析可发现,各对鸽子的情况差别很大。有的一对鸽子一年产22个蛋,但因发生死胚或孵出后死亡,仅育成15~16只仔鸽。有的高产鸽,每30天可产一窝蛋。如果孵化期以19天计,则它们在仔鸽10日龄时就产下一窝蛋了,这种产蛋速度太快。而有些鸽子虽然每40~45天才产一窝蛋,但所有的蛋都孵出并且所有的仔鸽都成活,可以说,一对年产20只蛋但只育成16只仔鸽的种鸽,不如年产16只蛋而育成16只仔鸽的种鸽。

育雏好:在选择产蛋多的种鸽时,也应注意其育雏能力。各对种鸽的育雏能力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对自己的仔鸽漠不关心,喂食次数少,喂的量也少,因此,其仔鸽常瘦弱,生长缓慢。这种鸽子较易识别,因其嘴和咽喉部总是很清洁,不应继续留作种用;而有些种鸽则非常重视其仔鸽。它们会把自己嗉囊中最后一点食物都喂给仔鸽。还常常把食物泼洒出嘴外沿咽喉流下,所以咽喉部看去很脏。它们的喙、鼻孔等常褪色。各品种的鸽子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种特性。对商品肉用仔鸽生产来说,种鸽的这种特性特别重要。不善于喂养仔鸽的种鸽,对商品肉用仔鸽生产是不利的。

各种羽色的优缺点:白羽鸽对于肉用仔鸽生产来说有很多优点。首先,培育白羽肉用鸽的养鸽人较多。仅这一点就足以使白羽鸽的生产性能普遍较高,因为经过许多人的选育,其性能自然得到较多的提高。其次,白羽鸽的仔鸽差不多总是白皮肤的,这种肤色的仔鸽最受消费者欢迎。另外,白羽鸽得病时,也较容易被人发现。例如,口中的黏液流在白色羽毛上很容易看到,呕吐物也很易被观察到。对白羽鸽如照料不当,也较易从其颜色的异常上看出。宰后的白色仔鸽皮肤上残留的针羽也不显眼,头颈部未除尽的羽毛也不显得讨嫌。白色羽毛也有较多的用途。

赭羽肉用仔鸽的最大优点是皮肤颜色吸引人,它们的羽毛较易拔光。有人认为赭羽鸽比深色羽的鸽子容易得病。常可见到赭羽鸽的生产性能非常优良,但在大群鸽子中赭羽仔鸽的死亡率有较高的倾向。

绛羽鸽通常较耐粗放,较能忍受恶劣的环境,但大量饲养绛羽肉鸽的人较少,不知是什么原因。绛羽鸽的仔鸽常出现非绛色羽。隐性绛羽仔鸽的皮肤绝不会出现深色,而显性绛羽仔鸽的皮肤常出现深色。

蓝羽鸽和黑羽鸽很耐粗饲,一年产蛋窝数也多。无精蛋少,仔鸽死亡也少。多数黑羽鸽不适合用于商品仔鸽生产,其仔鸽皮肤是深色的。但黑羽鸽若含烟色基因,则可产生浅色皮肤的仔鸽。

棕羽肉用鸽,最典型的要数银羽王鸽。银羽王鸽有若干个品系,都经过精心的培育,最适于生产一磅重的仔鸽。其皮肤是奶油色的,因而都可被消费者接受。

杂色羽也适于生产肉用仔鸽。其仔鸽几乎都很健康,且都比单色鸽所产的仔鸽大,胚胎和仔鸽的死亡率也低。这也许是因为单色鸽都是近交而成的,而杂色羽鸽则是远交而成的。不同羽色的鸽子杂交产生的仔鸽常常最好。但杂色羽鸽子交配以及用杂色羽鸽子生产种鸽时很少有人愿购买杂色羽鸽子作种鸽用。

自别雌雄:近年来,自别雌雄的商品肉鸽,尤其在银羽王鸽与荷麦鸽已相当普遍。自别雌雄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可利用此法可靠地多生产雌鸽,以便与多出来的雄鸽相配。自别雌雄的仔鸽,其大小和形状都同其父母品种相同(王鸽、荷麦鸽等)。白雄鸽(纯合子)的皮肤色浅,在市场上受欢迎,雌鸽的皮肤颜色稍深,但仍卖得出去。自别雌雄仔鸽的抗病力不如其父母亲强。养肉鸽的人,最好不要用自别雌雄的鸽子。

淘汰:在商品肉鸽生产中,应宰杀掉5~6岁的种鸽,即使它们一年还能产6~8个仔鸽也要毫不吝啬地杀掉。因为饲养充满活力的青年鸽,成本较低。任何一对鸽子衰弱下来而一次只产一只仔鸽或因别的原因而降低了生产力,都应剔除,而代之以一对青年鸽。

如果生产力降低的一对鸽子还不到5岁,很可能只是其中一只有问题。如果有两个单身鸽圈,就把这一对拆开,分别放入两个圈中,有问题的一只就可暴露出来,而正常的那只就可找到新的伴侣,再开始生产。坚决淘汰一切生产力低的鸽子,而保持高效率的生产。

2.生殖器官结构特点

睾丸:雄鸽有一对睾丸,呈卵圆形,由系膜固定于体腔内背侧体壁上以及肾脏前叶的腹侧处,其大小随年龄、季节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由睾丸生成。每个精子都有一个长而成棒状的头,以及一个更长的成鞭状的尾。精子在遇到雌性生殖细胞——卵时,就由精子头同卵结合而使卵受精。睾丸生成的精子,数以亿计,睾丸除生成精子外,还分泌雄性激素。

输精管:每个睾丸都发出一根输精管。输精管是卷曲的小管道,离开睾丸后向后延伸,同输尿管平行,并同输尿管一同开口于泄殖腔内。输精管后端较为粗大,称为精囊,精子由睾丸沿输精管到达精囊后,就在该处等待交配。

交配:鸽子的交配是雄雌躯体之间仅几分钟的微接触(图1)。接触时没有插入行为,因为雄鸽只是在肛门有唇状突起,尤其是其上‘唇’较雌鸽突出。无论雄鸽还是雌鸽,当肛门周围的绒毛特别粗厚浓密时,就时常发生不能受精。用剪刀修去肛门周围的这种绒毛可有效地减少无精蛋,从而可大大提高孵化率。

图1 鸽的泌尿生殖系统

卵巢:雌鸽只有左卵巢。卵巢通过系膜同左肾前叶相连,同时还同左侧肾上腺相连。卵巢表面布满滤泡,很容易见到其中不同大小的卵。胚胎中有右卵巢,至成年鸽的右侧卵巢已经萎缩,只留下一点痕迹。雌性生殖细胞——卵,就在卵巢中成熟。卵中除了有卵细胞外,还有蛋黄颗粒。

输卵管:由左侧卵巢处延伸出左侧输卵管,输卵管相当长而粗大,通常7.5~10厘米,充分发挥功能时可达50厘米。排卵期间,其重量可增大50倍。输卵管前端增大形成漏斗状,称为输卵管伞,伞部长约为输卵管总长的四分之一,成熟的卵在由卵巢中落出之前就被伞部包住。卵由卵巢中直接落入输卵管伞而进入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该部长约为输卵管总长的一半。然后,在蛋白外面又被包上两层膜,即内壳膜和外壳膜。再后面就到了输卵管的蛋壳形成部,该部长约7.5厘米,外表无任何特殊之处。当卵从卵巢中落出,又经过长长的输卵管,最后到达泄殖腔时,就成了通常所说的蛋而产出。

3.性激素分泌

性器官除了作为繁殖器官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卵巢,尤其是正在增大的滤泡,可分泌雌激素。睾丸间质可分泌雄激素。发育早期的胚胎中有着雌、雄两套性器官。在孵化第十天时,一种性别的性器官占了上风。到出壳时,两种性别就明显可区分了。性器官的分化主要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但也受性激素的强烈影响。雄激素可抑制雌性器官的发育,雌激素则可抑制雄性器官的发育。性器官的功能受脑下垂体前叶的控制。性激素现在可以提纯,也可以人工合成。

雄性激素:现在已经知道有三种雄性激素,即雄酮、睾酮和雄烷二醇。

雌性激素:雌性激素又叫雌激素或动情素,可使动物发情。雌性激素对雌鸽有几种明显的作用,在蛋黄形成过程中和产蛋前,输卵管从一根不显眼的管道迅速发育成粗大的器官。产蛋前,二耻骨的距离增大,弹性增加。此外,雌激素还可使血钙上升,可诱导骨髓的骨化,使血脂上升。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