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技能训练】 消毒
    来源:辈宠网

一、训练目标

掌握畜舍、土壤、粪便等的消毒方法。了解检查消毒质量的方法。

二、训练用设备与材料

喷雾器(各种类型)、铁铲、锄头、火焰喷灯、消毒药品(漂白粉、碘、高锰酸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升汞、40%甲醛溶液、戊二醛、50%煤酚皂液、苯酚、克辽林、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碳酸钠、新鲜生石灰、硼酸、盐酸、新洁尔灭、洗必泰等)、量杯或量筒、玻璃棒、乳钵、天平或台秤、盆、桶、缸、胶靴、工作服、帽、口罩、橡皮手套、燃料、盐酸、食盐、棉签、远藤氏培养基、琼脂平皿等。

三、训练内容及方法

(一)消毒的器械

(1)喷雾器。用于喷洒消毒液的器具称为喷雾器,喷雾器有两种,一种是手动喷雾器,一种是机动喷雾器。前者有背携式和手压式两种,常用于小量消毒;后者有背携式和担架式两种,常用于大面积消毒。

(2)火焰喷灯。是利用汽油或煤油作燃料的一种工业用喷灯,因喷出的火焰具有很高的温度,常用以消毒各种被病原体污染了的金属制品,如管理动物用的鼠笼、兔笼、捕鸡笼等。

(二)畜舍的消毒

畜舍的消毒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是化学消毒液消毒。机械清扫是搞好畜舍环境卫生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以使鸡舍内的细菌数减少21.5%,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则鸡舍内细菌数即可减少54%~60%。清扫、冲洗后再用药物喷雾消毒,鸡舍内的细菌数即可减少90%。用化学消毒液消毒时,消毒液的用量一般按1 L/m3药液计算。消毒时,先喷刷地面,然后墙壁,先由离门远处开始,喷完墙壁后再喷天花板,最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将消毒药味除去。此外,在进行畜舍消毒时也应将附近场院以及病畜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同时进行消毒。

(1)畜舍的预防消毒。此类消毒一般3 d 1次,每1~2周还要进行一次全面大规模的消毒。在进行畜舍预防消毒的同时,凡是家畜停留过的处所都需进行消毒。在采取“全进全出”管理方法的机械化养殖场,应在全出后进行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仔前应进行1次,产仔高峰时进行多次,产仔结束后再进行1次。

畜舍预防消毒时常用的液体消毒剂有10%~20%的石灰乳、5%~10%的漂白粉溶液和2%~4%的氢氧化钠溶液。畜舍预防消毒也可应用气体消毒。药品可选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方法是按照畜舍容积计算所需用的药品量,一般每立方米的空间,应用福尔马林25 mL,水12.5 mL,高锰酸钾25 g。畜舍的室温不得低于正常的室温(15~18 ℃)。消毒前将畜舍内的管理用具、工作服等适当地打开,箱子和柜橱的门都开放,使气体能够通过其周围。再在畜舍内放置几个金属容器,把福尔马林与水的混合液倒入容器内,将牲畜迁出,畜舍门窗密闭。其后将高锰酸钾倒入,用木棒搅拌,经几秒钟即见有浅蓝色刺激眼鼻的气体蒸发出来,此时应迅速关闭门窗后离开畜舍。离开畜舍,经过12~24 h后方可将门窗打开通风。倘若急需使用畜舍,则需用氨气来中和甲醛气体。按畜舍每100 m3取500 g氯化铵,200 g生石灰及750 mL的水(加热到75 ℃),将此混合液装于小桶内放入畜舍。或者用氨水来代替,即按每100 m3畜舍用25%氨水1 250 mL。中和20~30 min后,打开畜舍门窗通风20~30 min,此后即可将动物转入。

在集约化养殖场,为了预防动物传染病,平时可用消毒剂进行“带畜消毒”。如用0.3%过氧乙酸对鸡舍进行气雾消毒。

(2)畜舍的临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发生各种传染病而进行临时消毒及终末消毒时,所用消毒剂随疾病的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肠道菌、病毒性疾病可选用上述所介绍的几种消毒剂,如5%漂白粉乳剂,1%~2%氢氧化钠热溶液。但如发生细菌芽孢引起的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时,则需使用10%~20%漂白粉乳剂、10%~20%氢氧化钠热溶液或其他强力消毒剂。在消毒畜舍的同时,在病畜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

(三)地面土壤的消毒

病畜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含5%~10%漂白粉、4%福尔马林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停放过芽孢杆菌所致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病畜尸体的场所,应严格加以消毒处理,首先用含10%~20%漂白粉溶液或5%~10%优氯净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 cm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与土混合,将此表层土运出掩埋。在运输时应用不漏土的车以免沿途漏撒,如果无条件将表土运出,则应多加漂白粉的用量(5 kg/m2),将漂白粉与土混合,加水湿润后原地压平;其他传染病所污染的地面土壤,如为水泥地,则用消毒液仔细刷洗,如为土地,则可将地面翻一下,深度约30 cm,在翻地的同时撒上干漂白粉(用量为0.5 kg/m2),然后以水湿润、压平。

(四)粪便的消毒

实践中为最常用的粪便消毒法能使非芽孢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变为无害,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粪便的生物热消毒方法通常有两种。

(1)发酵池法。此法适用于饲养大量动物的农牧场,多用于稀薄粪便(如牛、猪粪)的发酵。在距农牧场200~250 m以外,无居民、河流、水井的地方挖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酵池。池可筑成方形或圆形,池的边缘与池底用砖砌后再抹以水泥,使不透水。使用时先在池底倒一层干粪,然后将每天清除出的粪便垫草等倒入池内,直到快满时,在粪便表面铺一层干粪或杂草,上面盖一层泥土封好,如条件许可,可用木板盖上,以利于发酵和保持卫生。粪便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经过1~3个月即可掏出作肥料用。在此期间,每天所积的粪便可倒入另外的发酵池,如此轮换使用。

(2)堆粪法。此法适用于干固粪便(如马、羊、鸡粪等)的处理。在距农牧场100~200 m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堆粪的方法如下:在地面挖一浅沟,深约20 cm,宽约1.5~2 m,长度不限,随粪便多少而定。先将非传染性的粪便或秸秆等堆至25 cm厚,其上堆放欲消毒的粪便、垫草等,高达1~1.5 m,然后在粪堆外面再铺上10 cm厚的非传染性的粪便或谷草,并覆盖10 cm厚的沙子或土,如此堆放3个星期到3个月,即可用以肥田。当粪便较稀时,应加些杂草,太干时倒入稀粪或加水,使其不稀不干,以促其迅速发酵。通常处理牛粪时,因牛粪比较稀不易发酵,可以掺马粪或干草,其比例为4份牛粪加1份马粪或干草。

(五)污水的消毒

被病原体污染的污水可用沉淀法、过滤法、化学药品处理法等进行消毒。比较实用的是化学药品处理法。方法是将污水引入污水池后,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药的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 L污水用2~5 g漂白粉)。消毒后,将污水池的闸门打开,使污水直接流入渗井或下水道。

(六)皮革原料和羊毛的消毒

目前广泛利用环氧乙烷气体对皮革原料和羊毛进行消毒。此法对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及霉菌均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对皮毛等畜产品中的炭疽芽孢也有较好的消毒效果。消毒时必须在密闭的专用消毒室或密闭良好的容器(常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制成的蓬布)内进行。环氧乙烷的用量,如消毒病原体繁殖型,需300~400 g/m3,作用8 h;如消毒芽孢和霉菌,需700~950 g/m3,作用24 h。环氧乙烷的消毒效果与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相对湿度为30%~50%,温度在18 ℃以上、38~54 ℃以下,最为适宜,环氧乙烷遇明火易燃易爆,对人有中等毒性,应避免接触其液体和吸入气体。

(七)消毒质量的检查

为了验证消毒的效果,可对消毒对象进行细菌学检查。方法是在消毒以后从地面、墙壁上、畜舍墙角以及饲槽上取样品,用小解剖刀在上述各部位划出大小为10 cm2的正方形数块,每个正方形都用灭菌的湿棉签擦拭1~2 min,将棉签置于中和剂(30 mL)中并沾上中和剂然后压出、沾上、压出,如此进行数次之后,再放入中和剂内5~10 min,用镊子将棉签拧干,然后把它移入装有灭菌水(30 mL)的罐内。

当以漂白粉作为消毒剂时,可应用30 mL的次亚硫酸盐中和;碱性溶液用0.01%醋酸30 mL中和;福尔马林用氢氧化铵(1%~2%)作为中和剂。当以克辽林、来苏儿及其他药剂消毒时,没有适当的中和剂,而是在灭菌的水中洗涤2次,时间为5~10 min,依次把棉签从一个罐内移入另一个罐内。

送到实验室去的灭菌水里的样品在当天把棉签拧干和将液体搅拌之后,将此洗液的样品接种在远藤氏培养基上。为此,用灭菌的刻度吸管由小罐内吸取0.3 mL的材料倾入琼脂平板表面涂布。将接种了的平皿置于37 ℃温箱内,24 h检查初步结果,48 h后检查最后结果。如在远藤氏培养基上发现可疑菌落时,即用常规方法鉴别这些菌落。如无肠道杆菌培养物存在,证明所进行的消毒质量是良好的,有肠道杆菌生长,说明消毒质量不良。

自测训练

一、知识训练

1.简述消毒的种类和方法。

2.兽医临床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3.简述养殖场常用的杀虫、灭鼠方法。

二、技能训练

掌握养殖场消毒技能。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