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白羽肉鸡的生态养殖技术
    来源:辈宠网

在我国,白羽肉鸡都是采用室内密集饲养的方式,片面追求单位时间内和单位空间内肉鸡的产量。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法国)目前已经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饲养白羽快大型肉鸡。

白羽快大型肉鸡的生长期比较短,与优质肉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其要点是在整个饲养过程符合“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即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其能自由采食,充足饮水,不受各种应激;在30日龄后可以到室外活动,并要求饲料中不能添加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之外的其他各种添加剂。

与传统的舍内密集饲养相比,生态饲养白羽肉鸡可能会使饲养期略有延长,肉鸡的生长速度略有降低,但是鸡肉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1. 30日龄内的饲养管理要求

(1)环境条件要求 各种环境条件控制要能够符合肉鸡的生理需要。

1)温度:在活动范围内鸡群背部高度处的温度在1~3日龄为34 ℃左右,4~7日龄为31~33 ℃,第二周为29~31 ℃,第三周为26~29 ℃,第四周为23~26 ℃,此后到出栏温度保持在20~25 ℃。温度控制还要根据肉鸡的行为表现进行看鸡施温。避免温度大幅度的波动。

2)相对湿度:第一周控制为65%左右,第二周以后控制在60%~65%。要注意防止潮湿。

3)光照:前3天连续照明,4天后到出栏每天照明21小时,关灯3小时;第一周光照强度按照每平方米5瓦的白炽灯照度执行,第二周以后按照每平方米3~3.5瓦的白炽灯照度执行。

4)通风换气:每天都要进行通风换气,第一周的换气量较小,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大,换气量也要加大。在外界气温低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肉鸡的身上。在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应经常打开门窗或风机进行通风,除非在高温的夏季,一般要求鸡舍内的气流速度在0.1~0.35米/秒。要求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后没有明显的刺鼻感觉。

(2)饲养要求

1)饲料:按照肉鸡的饲养标准配制饲料,建议使用颗粒饲料。

2)饲喂:使用料桶,让鸡自由采食。也可以在10~20日龄控制饲喂,饲喂量为自由采食量的90%,以减少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发生。为了让肉鸡适当活动以减少腿弱和胸囊肿的发生,也可以分次定时饲喂,每4小时饲喂1次。

3)喂料量:受日龄、体重、饲料营养水平、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参考表13。

表13 爱拔益加肉鸡商品代增重与饲料消耗量

公母混养
周龄 体重

(克)

每周增重

(克)

耗料量(克) 料肉比
每周 累积 每周 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