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中国奶牛养殖现状
    来源:辈宠网

(一)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和牛奶产量增长速度快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城乡居民对于奶制品认知程度的提高,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动,奶牛存栏快速增加,牛奶产量不断提高,奶制品加工能力急剧扩张,中国奶业和奶制品行业进入了超常规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人均奶类占有水平仅25.2千克,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12。发达国家以奶牛为主的奶业一直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20%,而我们国家奶业的总产值只有3%。同时,奶业本身又是一个高效的节粮畜牧业,所以说对中国当前耕地面积很少,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不足,既想发展畜牧业又想补充动物蛋白,应该说奶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制品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和钙质来源,将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食品。据统计,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预计到2015年有望实现2 500万中小学生在校喝奶,年消费牛奶约200万吨。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扩大了对乳制品的需求。据测算,每增加一个城镇居民,将会多消费乳制品5千克。日益扩大的乳制品消费需求,为奶牛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奶牛养殖现状如下:

第一,牛奶产量快速增加,奶制品加工企业急剧扩张。2006年全国奶牛存栏1 363.1万头,比1998年增长了2.2倍,年均递增15.6%;奶类总产量为3 366.3万吨,其中牛奶产量为3 245万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351.6%和389.5%。年均递增均超过20%。2006年,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为24.7千克,比1998年增长了3.7倍。与此同时,奶制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1998年至2006年,中国奶制品工业产值由122.9亿元增加到1 074.2亿元,年均递增达到29%。涌现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企业的快速扩张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自建厂以来,伊利付给奶农的奶款达到230亿元,蒙牛集团累计支付的奶款160亿元,奶牛养殖成为内蒙古、黑龙江及山西部分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表1.1 1998~2006年中国奶牛、牛奶生产变化情况

年份

指标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奶牛存栏

(万头)

426.5 442.8 488.7 566.2 628 893 1 063 1 216.1 1 363.1
奶类总产

(万吨)

745.4 806.9 919.1 1 122.9 1 400.4 1 848.6 2 368.4 2 864.8 3 366.3
牛奶产量

(万吨)

662.9 717.6 827.4 1 025.5 1 299.8 1 746.3 2 260.6 2 753.4 3 245
人均占有

(千克)

5.3 5.7 6.5 8.1 10.2 13.6 17.4 21.7 24.7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