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常见普通病防治
    来源:辈宠网

1.内科病

(1)口炎。为口腔黏膜层的炎症,多因采食粗硬饲料、刺激性药物、机械性损伤等所引起。病牛减食、小心咀嚼,严重时不能采食,唾液多,呈丝状带有泡沫从口角中流出。口腔内温度高,黏膜潮红肿胀,有的黏膜上有水泡或溃疡。防治,首先查明原因,及时去除病因,加强饲养管理,多喂柔软、易消化的饲料。用明矾水或高锰酸钾水清洗口腔,然后涂布碘甘油;饮水中加入芪聚肽和热感毒克。

(2)瘤胃积食。指瘤胃内充满过量的较干涸的食物,引起瘤胃壁扩张,致使瘤胃运动及消化机能紊乱。特征是瘤胃质度硬。病牛食欲差、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轻度腹痛,左侧中下腹围膨大,触诊时有浊音。如不及时治疗,多因脱水、中毒、衰竭或窒息而死亡。防治: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食,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治疗可投入500~1 000克硫酸钠(镁)溶液,也可用液体石蜡,同时对严重的病牛可进行补液,防止酸中毒。每次可补2 000~4 000毫升,加入碳酸氢钠300~600毫升,同时也可给予刺激瘤胃兴奋的药,如促刍针剂等。

(3)瘤胃臌胀。瘤胃内短期聚集大量气体而不能嗳气所致。急性瘤胃臌胀发病急,腹围急剧臌胀,左肋尤其明显,触诊有鼓音。食欲严重减退,反刍和嗳气完全停止,呼吸困难。防治:防止贪食过多幼嫩多汁的豆科饲料。治疗以排出瘤胃积气和止酵为主,并结合输液等全身疗法。用套管针施行瘤胃穿刺放气,不要快速放净,要慢慢进行,防止脑贫血的发生,放气后半小时可口服止酵药物,如鱼石脂、酒精、蓖麻油、茴香油等。产气减少后灌服四胃安康散。

(4)创伤性网胃炎。它是由于牛采食方式较粗糙,混入饲料中的铁丝等锐物进入网胃沉淀,随瘤胃蠕动刺伤或刺穿网胃壁而引起。病牛表现为顽固性前胃迟缓,食欲减少,反刍停止,瘤胃臌气,呼吸困难,病牛起卧动作谨慎,行走摇摆,站立不稳。防治:杜绝饲料中混有金属异物,对症治疗,减少瘤胃臌气、实行抗菌消炎处理。

(5)气管炎、肺炎。病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霉素150~200万单位,氨基比林20~30毫升肌内注射;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

(6)牛流感。病牛发热、咳嗽、流涕、流泪、鼻镜干燥、四肢不稳、跛行。治疗用百尔定20~40毫升,青霉素200~400万单位肌内注射;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水煎服。

2.外科病

(1)创伤。创伤是机体局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分为新鲜创和化脓性感染创。新鲜轻度创伤,局部皮肤(黏膜)、肌肉破损,疼痛,出血,经一段时间后,血流可自止。重度创伤,伤口较大,疼痛剧烈,肌肉血管断裂,血流不止,造成内出血,发生急性喷血,虚脱甚至休克死亡。创口被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腐烂,有脓汁流出。由于化脓感染严重,有时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沉郁,减食,甚至体温升高或发生脓毒败血症。治疗主要包括止血、清洁、清理、缝合及包扎等。

(2)脓肿。脓肿是一种由局部外科感染而引发形成的疾病,是在任何组织(如肌肉、皮下等)和器官(如关节、鼻窦、乳房等)内经过化脓性外科感染面形成的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蓄积的化脓腔洞。浅在性脓肿常发于皮下或肌间,初期只有急性炎症症状,局部增温,肿胀,疼痛明显,五色素处可见发红,以后逐渐局限化,形成界线明显的坚实肿块,随着脓液的形成,中央软化,出现波动,最后皮肤破溃流出脓汁。深在脓肿,由于脓肿位于深部,症状不明显,患部有轻微的炎性肿胀,指压留痕且有疼感,波动不显著,为了确诊,可进行穿刺看有否脓汁。病初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病部周围封闭疗法,已出现脓肿可涂布鱼石脂软膏、雄黄软膏以及采用温敷疗法。脓肿已经成熟,波动明显时,应立即切开排脓。再以0.1%高锰酸钾或浓盐水冲洗脓腔,撒入磺胺结晶或青霉素粉。

(3)风湿症。患牛后躯板直,起卧困难,减食。治疗可用热敷法:取黑豆15千克,醋0.5千克,面袋1条;将豆炒热加醋拌匀,趁热装入面袋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每天敷2次,连敷3天。同时内服茴香散,效果更好。

(4)关节炎。关节炎是关节部分发炎的总称,滑膜炎是关节囊滑膜层的炎症。当滑膜炎症同时又伴有滑膜下层组织的炎症时才成为关节炎。患关节炎动物,站立时关节常屈曲,不敢负重。运动时表现以肢跛为主的混杂跛。治疗准则是遏止渗出、促进吸收、排出积液、恢复机能。可用0.5%的普鲁卡因青霉素关节腔注射(有时加可的松类药物),还可实施冷疗法、压迫绷带疗法等。对化脓性滑膜炎医治准则是早期节制及消灭感染,排出脓汁,应及早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药或切开冲洗排脓后以抗生素消毒药处置。

(5)腐蹄病。牛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特征的疾病总称为腐蹄病。蹄间裂的后面发生肿胀,后逐渐向上蔓延至蹄冠,出现严重的肢跛,时久会破溃,流出红黄色脓汁和坏死组织,恶臭,蹄底受脓汁的侵蚀,出现表面发黑而深在的小洞,深部局部红、肿、热、痛。更严重时引起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蹄壳脱落,若不及时治疗,母牛可因极度消瘦或败血症而死亡。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营养全价的饲料;畜舍、运动场粪尿及时清除,保持干燥,许多牛场减少甚至不采用水冲洗的办法,在牛床上用锯木屑做垫料;每年检修蹄一两次;在过道、牛床地面用10%硫酸铜或0.1%高锰酸钾喷洒,并建过道水池,用上述药液做蹄浴;严重病例要实行全身治疗。

3.产科病

(1)流产。流产即妊娠中断,是由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破坏母体与胎儿正常的孕育关系所致。包括隐性流产(胚胎被母体吸收或太少流出而看不见),产出不足月的死胎儿(小产),产出不足月的活胎儿(早产),死胎延滞,包括胎儿干尸化(俗称木乃伊),胎儿浸溶和胎儿腐败气肿。流产一旦发生,防治较难。应迅速查明病因,对先兆流产应视情况先保胎(注射孕酮),若保不住,则应尽快实行引产;对胎儿干尸化,应在理论上怀孕期满时实行引产(可用前列腺素类或地塞米松引产);对胎儿浸溶或胎儿腐败,应及时进行子宫冲洗或剖腹取出胎儿并注意全身治疗,防止继发全身败血症;对流产母牛应像对待正常产后母牛一样,注意护理及观察。

(2)卵巢疾病。卵巢是重要的性腺,它常因母体内分泌的紊乱、母体营养失衡、子宫状况不佳而表现为多种不健康状态,从而影响性周期的正常运转。主要的卵巢疾病表现有持久黄体、卵巢静止、卵巢萎缩和卵巢囊肿。而卵巢囊肿又分为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和黄体化囊肿。持久黄体治疗:改善饲养管理,净化处理子宫,注射前列腺素,直肠内挤压黄体或按摩黄体,刺激其消退。卵巢静止或卵巢萎缩治疗:采用LRH或FSH+LH、PMSG+HCG,也可采用中药淫羊藿、阳起石、红花等,加强饲养管理,过肥牛实行减肥处理。卵泡囊肿可用LH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黄体囊肿治疗多用前列腺素,同时注意子宫的净化处理。黄体化囊肿在早期以LH、HCG、维生素A治疗,后期以前列腺素治疗为主。

(3)子宫内翻及子宫脱出。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等翻转突垂于阴道内称子宫内翻,翻转突垂于阴门外称子宫外翻,又称子宫脱出。子宫内翻及脱出程度不同,症状也不同。子宫内翻时患畜频频努责、不安,随时间延长,则会发生子宫外翻。外翻的子宫悬垂于阴门外如囊状,柔软,初呈红色,表面横列子宫阜呈暗红紫色,其上并附有部分胎衣。久之,黏膜淤血,水肿,发硬或结痂,色呈暗红。病畜常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治疗一般按下列顺序处理:①保定(患畜持前低后高式);②荐尾麻醉;③加温消毒液自上而下清洗;④清理、缝合或收敛(用3%明矾水);⑤整复还纳(有远端整复法和近阴门端逐步整复法);⑥向子宫内投入适当抗生素;⑦一般采用纽扣状缝合固定阴门;⑧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术。

(4)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分娩时或产后子宫感染而发展成为炎症的。从炎症的过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子宫内膜炎,在产后5~6天从阴门排出大量恶臭的恶露,呈褐色或污秽色,有时含有絮状物,黏附于尾上,结成痂块。母牛表现为举尾、努责,阴门中常排出不同颜色脓性分泌物,母牛在急性期常见体温升高,沉郁,食欲减少,反刍停止。慢性子宫内膜炎出现性周期不规则,屡次不孕,阴户在发情时流出较混浊的黏液。主要治疗方法有冲洗子宫、子宫按摩和促进子宫收缩。

(5)阴道脱出。阴道脱出是阴道壁松弛,形成皱襞,突于阴门内(阴道内翻)或突出于阴门外(阴道外翻)。妊娠后期多发。亦有在产后发生。母牛卧下时,其阴门张开,内中可见肿如球状的阴道脱,站立后仍可自动缩回。阴道外翻时,其整个阴道突出于阴门外如球状物,其远端可见子宫颈,阴道黏膜可见损伤出血或污染物,有时膀胱随阴道突出而后移,其尿道开口被压而排尿困难。阴道内翻阶段,可使牛多站立或站立于前低后高位置,常可自行恢复。阴道外翻时,首先应以3%普鲁卡因于荐尾麻醉并对突出之黏膜用消毒药水进行清洗,清理及缝合,黏膜肿胀可用3%明矾水收敛,以后用拳握法整复回位,整复后在阴门进行纽扣状缝合。处理后几天内应使母牛多保持前低后高站立并隔天进行一次荐尾麻醉,以防再次脱出。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