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哺乳羔羊肥育技术
羔羊早期生长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胴体组成部分的增加大于非胴体部分(如头、蹄、毛、内脏等)、脂肪沉积少、瘤胃利用精料的能力强等,故此时肥育羔羊既能获得较高屠宰率,又能得到最大的饲料报酬。但早期断奶羔羊肥育的缺点是胴体偏小,规模上受羔羊来源限制。此技术方案的实质是羔羊不提前断奶,保留原有的母子对,提高隔栏补饲水平,3月龄后挑选体重达到25~27千克的羔羊出栏上市,活重达不到此标准者则留群继续饲养。目的是利用母羊的全年繁殖,安排秋季和初冬季节产羔,供节日应时特需的羔羊肉。
从羔羊群中挑选体格较大、早熟性好的公羔作为肥育羊。
以舍饲为主,母子同时加强补饲。要求母羊母性好,泌乳多,哺乳期间每日喂足量的优质豆科干草,另加0.5千克精料。羔羊要求及早开食,每天喂两次,饲料以谷物粒料为主,搭配适量黄豆饼,配方同早期断奶羔羊,每次喂量以20分钟内吃净为宜。另给予上等苜蓿干草,由羔羊自由采食。干草质量差时,日粮中每只应添加50~100克蛋白质饲料。
根据品种和肥育强度,确定出栏体重。肥育体重一旦达到要求即可出栏上市,通常在羔羊4月龄前达到要求。
2.断奶后羔羊肥育技术
羔羊断奶后肥育是羊肉生产的主要方式,因为断奶后羔羊除小部分选留到后备群外,大部分要进行出售处理。一般地讲,对体重小或体况差的羊只进行适度肥育,对体重大或体况好的进行强度肥育,均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益。此方案灵活多样,可视当地牧草状况和羔羊类型选择肥育方式。通常在入圈肥育前,先利用一个时期较好的牧草地或农田茬子地,使羔羊逐渐适应饲料转换过程,同时也可降低生产成本。
(1)预饲期的饲养管理:预饲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每天喂料两次,每次投料量以30~45分钟内吃净为佳,不够再添,量多则要清扫,饲槽位置要充足,加大喂量和变换饲料配方都应在3天内完成。断奶后羔羊运出之前应先集中,暂停给水、给草,空腹一夜后次日早晨称重运出;入舍羊只应保持安静,供足饮水,1~2天只喂一般易消化的干草;全面驱虫和预防注射。根据羔羊的体格强弱及采食行为差异调整日粮类型。
第一阶段(1~3天)只喂干草,目的是让羔羊适应新的环境。
第二阶段(7~10天)从第三天起逐步更换干草日粮,第七天换完喂到第十天。日粮配方为:玉米(粒)25%,干草64%,糖蜜5%,油饼5%,食盐1%,抗生素50毫克。此配方含粗蛋白质12.9%,钙0.78%,磷0.24%,精粗比为36∶64。
第三阶段(10~14天)日粮配方为:玉米(粒)39%,干草50%,糖蜜5%,油饼5%,食盐1%,抗生素35毫克。此配方含粗蛋白质12.2%,钙0.62%,磷0.26%,精粗比为50∶50。
(2)正式肥育期的饲养管理:预饲期结束后,转入正式肥育期。此期内应根据肥育计划、当地条件和增重要求,选择日粮类型,并在饲养管理上分别对待。
①精料型日粮:此类型日粮仅适于体重较大的健壮羔羊肥育用,如初重35千克左右,经40~55天的强度肥育,出栏体重达到48~50千克。日粮配方为:玉米(粒)96%,蛋白质平衡剂4%,矿物质自由采食。其中,蛋白质平衡剂的成分为上等苜蓿62%,尿素31%,黏固剂4%,磷酸氢钙3%,经粉碎均匀后制成直径0.6厘米的颗粒;矿物质成分为石灰石50%,氯化钾15%,硫酸钾5%,微量元素盐28%,氧四环素50克加预混料454克,占2%。矿物质中的微量元素盐成分是在日常喂盐、钙、磷之外,再加入双倍食盐量的骨粉,具体比例为食盐32%,骨粉65%,多种微量元素3%。本日粮配方中,每千克风干饲料含粗蛋白质12.5%,总消化养分85%。
应保证羔羊每天每日食入粗饲料45~90克,可以单独喂给少量秸秆,也可用秸秆当垫草来满足。进圈羊只活重较大,为35千克左右。进圈羊只休息3~5天,注射三联疫苗,预防肠毒血症,隔14~15天再注射一次。保证饮水,并对外地购来羊只在水中加抗生素,连服5天。在用自动饲槽时,要保持槽内饲料不出现间断,每只羔羊应占有7~8厘米的槽位。羔羊对饲料的适应期一般不低于10天。
②粗饲料型日粮:此类型可按投料方式分为普通饲槽用和自动饲槽用两种。前者把精料和粗料分开喂给,后者则是把精粗料合在一起的全日粮饲料。为减少饲料浪费,建议规模化肉羊饲养场采用自动饲槽用粗饲料型日粮,故此处仅介绍自动饲槽用日粮。
日粮用干草应以豆科牧草为主,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4%。按照渐加慢换原则逐步转到肥育日粮的全喂量。每只羔羊每天喂量按1.5千克计算,自动饲槽内装足一天的用量,每天投料一次。要注意不能让槽内饲料流空。配制出来的日粮在成色上要一致。带穗玉米要碾碎,以羔羊难以从中挑出玉米粒为宜。
现介绍4个饲料配方,前两个为中等能量水平,后两个为低能量水平,供生产中参考。
配方一:玉米(粒)58.75%,干草40.00%,黄豆饼1.25%,另加抗生素1.00%。此配方风干饲料中含蛋白质11.37%,总消化养分67.10%,钙0.46%,磷0.26%,精粗比为60∶40。
配方二:全株玉米65%,干草20%,蛋白质补充剂10%,糖蜜5%。此配方中,蛋白质补充剂成分为:黄豆饼50%,麸皮33%,稀糖蜜5%,尿素3%,石灰石3%,磷酸氢钙5%,微量元素加食盐占1%,每千克补充剂中另加维生素A 33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 3300国际单位,维生素E 330国际单位。本日粮配方的风干饲料含蛋白质11.12%,总消化养分66.9%,钙0.61%,磷0.36%,精粗比为67∶33。
配方三:玉米(粒)53.0%,干草47.0%,另加抗生素0.75%。此配方日粮风干饲料中含蛋白质11.29%,总消化养分64.9%,钙0.63%,磷0.25%,精粗比为53∶47。
配方四:全株玉米58.75%,干草28.75%,蛋白质补充剂7.5%,糖蜜5.0%。其中蛋白质补充剂成分同配方二。本配方风干饲料中含蛋白质11.0%,总消化养分64.0%,钙6.4%,磷0.32%,精粗比为59∶41。
③青贮饲料型日粮:此类型以玉米青贮饲料为主,可占到日粮的67.5%~87.5%,不适用于肥育初期的羔羊和短期强度肥育羔羊,可用于肥育期在70~80天的体小羔羊。肥育羔羊开始应喂预饲期日粮10~14天,再转用青贮饲料型日粮。随后适当控制喂量,逐日增加,10~14天内达到全量。严格按日粮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尤其是石灰石不可缺少。要达到预期日增重110~160克,羔羊每日进食量不能低于2.30千克。
现介绍两个配方。
配方一:碎玉米(粒)27%,青贮玉米67.5%,黄豆饼5.0%,石灰石0.5%,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分别为1100和110国际单位,抗生素11毫克。此配方中,风干饲料含蛋白质11.31%,总消化养分70.9%,钙0.47%,磷0.29%,精粗比为67∶33。
配方二:碎玉米(粒)8.75%,青贮玉米87.5%,蛋白质补充剂3.5%,石灰石0.25%,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分别为825国际单位和83国际单位,抗生素11毫克。此配方风干饲料中含蛋白质11.31%,总消化养分63.0%,钙0.45%,磷0.21%,精粗比为33∶67。
3.成年羊肥育技术方案
成年羊肥育时应按品种、活重和预期增重等主要指标确定肥育方式和日粮标准。目前,主要的肥育方式有放牧加补饲混合型和颗粒饲料型两种,但以放牧加补饲型较为普遍。放牧加补饲型的特点是:夏季,成年羊以放牧肥育为主,适当补饲精料,日采食青绿饲料可达5~6千克,精料0.4~0.5千克,合计折合成干物质1.6~1.9千克,可消化蛋白质150~170克,肥育日增重120~140克;秋季,主要选择淘汰老母羊和瘦弱羊为肥育羊,肥育期一般80~100天,日增重偏低。可采用两种方法提高肥育效果:一是使淘汰母羊配上种,怀胎肥育60天左右宰杀;二是将羊先转入秋草场或农田茬子地放牧,待膘情转好后,再转入舍饲肥育。
选择膘情中等、健康无病、牙齿好的羊只肥育,淘汰膘情很好和极差的羊。将挑选出的羊按体格大小和体质状况分群,一般把相近情况的羊放在同一群肥育,避免因强弱争食造成较大的个体差异。
入圈前给待肥育羊只注射肠毒血症三联苗和驱虫,圈内设置足够的水槽和料槽,并进行环境(羊舍及运动场)清洁和消毒。
日粮配方为:干草0.5~1.0千克,青贮玉米3.0~4.0千克,碎谷粒0.5~0.7千克,尿素10克。为提高肥育效益,应充分利用天然牧草、秸秆、树叶、农副产品及各种下脚料,扩大饲料来源,并利用秋茬地或较好的放牧草场进行科学放牧。合理利用尿素及各种添加剂(如肥育素、喹乙醇、玉米赤霉醇等)。
日喂料量为每只2.5~2.7千克。每天投料两次,日喂量的分配与调整以饲槽内基本不剩为准。最好采用自动饲槽投料,雨天不宜在敞圈饲喂,午后应适当喂些青干草(每只0.25千克),以利于反刍。成年羊多为淘汰的老母羊和较瘦的大羊,肥育期不宜过长,以55~60天出栏上市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