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五、干撒式发酵床与湿式发酵床的比较
    来源:辈宠网

(一) 发酵菌剂的比较

湿式发酵床菌剂的剂型,有干粉和液体两种。干粉菌种的活力比较持久,液体菌种的活力衰减较快,常规条件下长期存放质量没有保证。

干撒式发酵床菌剂都是干粉,没有液体菌剂。菌剂一般是从专门商家购买。干粉剂便于运输和存贮。

干撒式发酵床只需要单一的商品菌剂,不需要其他的营养剂和辅料等。

(二) 垫料原料选用比较

湿式发酵床一般使用锯末和稻壳各半混合做垫料,也可在垫料下层铺垫木段、树枝和农作物秸秆等。虽然锯末的碳氮比几乎在所有原料中最高,吸附性能也很好,但吸水后的透气性能较差,所以要掺入不黏结、透气性好的稻壳增加透气能力。

干撒式发酵床对垫料原料种类要求不严,可以单用锯末或稻壳,也可锯末与稻壳任意比例混合使用。除了锯末和稻壳外,可用多种原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如刨花、花生壳、玉米芯、棉花秆、麦秸、玉米秆、木段和树枝等。也可因地制宜采集其他原料。干撒式发酵床下层垫料单独使用这些替代原料,短期内不影响使用效果。

(三) 发酵床铺设过程比较

1. 湿式发酵床的铺设: 湿式发酵床的特点是垫料原料加水提前发酵,垫料发酵成熟后才能使用。提前发酵的目的是繁殖扩充发酵功能菌,同时通过发酵产生的微生态环境和高温杀灭其他杂菌。

2. 干撒式发酵床的铺设: 干撒式发酵床垫料原料铺进发酵池的同时与菌种简单混合,铺满垫料当即就可养鸡 (或其他畜禽)。垫料不加水也不提前发酵,只等有鸡 (或其他畜禽) 的粪便进入后就可启动发酵过程。

干撒式发酵床操作简便,铺设每平方米约需用人工0.03个。湿式发酵床铺设不但时间长,而且用工多,每平方米需人工0.15~0.3个。两种方法铺设用工相差5~10倍。

(四) 垫料干湿状态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1. 干垫料有利于发酵过程中的气体流动和交换: 发酵床的发酵过程不但需要氧气,而且要及时排出生成的废气和蒸腾的水汽,因此,垫料要有良好的透气性。湿垫料中水分占据空间,填塞了垫料中的空隙,不利于气体的流动和交换。从这一点讲,较干的垫料透气效果好,利于发酵。

2. 干垫料有利于发酵过程中的氨气释放: 粪尿中的氮元素不论是以铵盐形式,还是以氨基酸、硝酸盐及其他复杂含氮物质形式积存于垫料中,只要不转化为气体排出,都会留在垫料中,造成垫料发酵功能老化,除非被畜禽吃掉部分垫料或者用新垫料替换老垫料,但是鸡能吃掉的垫料量与总的垫料量相比十分微小。以氨气等气体形式排放是彻底转化和释放粪尿中氮元素的主要途径。

氨易溶于水,水分多,便于氨以铵态滞留于垫料中。较干的垫料有利于氨气等废气从垫料中释出,这样能加速粪尿彻底降解。

3. 干垫料有利于中间发酵层的温度积累: 干撒式发酵床垫料中一般不加水。正常维护情况下,表层和中间发酵层垫料的水分平均为20%~40%,外观比较松散,下层仍干燥。

垫料越干,传热越慢,保温效果越好。这样能保证垫料中间的发酵层积累较高的温度。较高的发酵温度不但提高发酵效率,而且加快蒸腾粪尿水分的速度。

4. 发酵床降解与排放粪尿物质的差异: 干撒式发酵床将粪尿中物质大部分最终降解为气体排放,残留在垫料中较少,粪尿分解相对彻底。湿式发酵床虽然也将粪尿分解,产生一部分气体物质,但大部分物质仍以固态形式合成和转化,最终保留在垫料中较多,总的来说粪尿分解不彻底,结果会导致垫料中物质积累影响垫料发酵功能。

5. 两种发酵床垫料的酸碱度差异: 湿式发酵床发酵过程产生较明显的短链脂肪酸,而生成氨气相对较少,所以垫料偏酸性; 而干撒式发酵床虽然也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但生成的氨气较多,氨气的碱性较强,所以垫料偏碱性。

6. 干垫料有利于发酵床长期运行: 干撒式发酵床的垫料干,水分含量不易超标。相反,湿式发酵床本身的水分较多,在维护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水分超标,进而导致死床。

(五) 垫料厚度比较

养鸡用湿式发酵床垫料厚度为50~70厘米。

湿垫料的保温效果较差,垫料薄时不能使中间发酵层积累较高的发酵温度,也不能保障单位面积有足够的发酵空间。

干撒式发酵床垫料干,保温透气性能好,中间发酵层发酵温度和发酵效率高,没有必要使用很厚的垫料。所以,干撒式发酵床垫料比湿式发酵床要薄30%左右,节省了垫料投资,减少发酵池建造费用。

(六) 垫料含水量对养鸡的影响

鸡在湿的地面环境中容易发生球虫病和其他肠道疾病。相反,干垫料形成的比较干爽的生活条件对鸡的生长十分有利。

(七) 休眠性能比较

湿式发酵床在不发酵时,菌种活力在湿环境中衰减较快,所以,湿式发酵床圈舍不宜空置较长时间。

干撒式发酵床铺成后,如果没有粪便进入垫料,就不会启动发酵过程。新铺成的干撒式发酵床闲置一段时间再饲养鸡 (或其他畜禽) 也可以。用过后的干撒式发酵床也可以停歇一段时间再饲养。

(八) 垫料维护措施比较

湿式发酵床垫料湿、易板结,需要深翻垫料,翻动维护费工费力。而干撒式发酵床垫料中水分少,垫料轻,厚度薄,中下层垫料干燥松散,不容易板结,减少了翻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下层不需要翻动,所以翻倒维护省工省时。

(九) 使用寿命比较

发酵床的运行寿命取决于四个因素: 一是垫料的分解程度,这决定垫料是否有能力继续支持功能菌降解粪便。而这又取决于垫料中原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分解速率,以及是否补充新垫料; 二是氮元素的积累程度。过多的氮元素积累造成垫料中碳素营养相对缺乏,使发酵床功能衰败。氮素的积累取决于粪便降解成气体的效率和垫料的更新速度; 三是垫料中盐类积累的程度。过高的盐浓度会抑制功能菌的活力,降低发酵效率,形成所谓的“盐渍” 现象; 四是发酵菌群的活力。发酵菌群的活力又取决于人工添加的菌种活力和发酵环境。

养鸡用湿式发酵床技术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提前发酵消耗了垫料中的碳素营养,缩短了垫料的发酵寿命; 二是湿垫料在没有粪尿参与的情况下也能持续缓慢地发生自身的降解,就是一般所说的沤烂、腐烂过程。不论垫料在降解粪尿过程中起多大作用,使用2年甚至1年,垫料都会出现严重的粉化。这时垫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大幅度降低,不能有效支持发酵降解粪尿。也就是说,部分垫料在没有起到发酵粪尿的作用下照样沤烂了; 三是发酵运行中产生和排放氨气等气体的效率低,鸡粪中的氮素物质较多地积存于垫料中; 四是提前添加盐增加垫料中盐浓度,而且补充新垫料少不能充分稀释盐浓度。所以,湿式发酵床即使在良好维护的情况下也只能运行2年,而且应用失败的较多。

干撒式发酵床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缺点。不提前发酵,不明显发生自身分解消耗,不浪费垫料营养; 下层垫料基本保持原来的干燥状态,不会自身沤烂; 粪便分解相对彻底,积存残留物质少; 不加盐不增加盐的负担 (表4.2)。

从理论上分析,干撒式发酵床可以运行很多年。实践证明,只要正常维护,干撒式发酵床有把握持续运行3年以上。

(十) 干撒式养鸡发酵床的缺点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干撒式发酵床比湿式发酵床优势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干撒式发酵床养鸡技术也是这样。干撒式养鸡发酵床与湿式发酵床相比有两个缺点,一是氨气的释放量大,会使舍内空气质量下降; 二是饲养雏鸡阶段和新铺的发酵床垫料可能会过于干燥,这会引起两个问题,即空气达不到要求的湿度,而且可能会使细碎垫料飞扬造成起尘现象。好在这两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都不大。氨气可以通过适度的通风来解决,而垫料过于干燥时能用及时洒水的方法来处理。

表4.2 干撒式发酵床和湿式发酵床性能对比

项目干撒式发酵床湿式发酵床
垫料厚度40厘米50~70厘米
垫料选择要求不严格要求比较严格
新垫料一定要干不要求干燥
使用过程

垫料含水

平均20%~30%50%~60%
提前发酵不能提前发酵必须提前发酵
提前发酵营养消耗不消耗消耗垫料中碳水化合物
铺设过程简单省力费时费力
垫料透气较好较差
垫料翻倒稍轻便稍费力
粪便降解速度稍快稍慢
氨气生成与释放明显较少
垫料中氮素释

出与积留

氮素主要以氨气形式

释出,释出速率高,

积留少

氮素以氨气形式释出少,

释出速率低,积留多

新铺发酵床暂不用对以后使用效果没有

影响

菌种活力和垫料营养稍

下降

用过发酵床间歇再用只要垫料干燥,不影

响以后使用

菌种活力和垫料营养下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