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 细菌分离
    来源:辈宠网

1.病料采集和运送

对宠物进行病原菌检查,病料的采集和运送是否得当,是关系到能否分离到病原菌的关键。首先应充分了解各种病原菌 (目的菌) 在被检宠物体内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分布情况,不同的病原菌在患病宠物体内分布情况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病原菌,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病型中分布也不同。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宠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采取病料所用器械和容器都应事先消毒,确保无菌,采样时应按无菌操作进行。如果宠物已死亡,取样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急性死亡的宠物,从耳尖或四肢末梢血管取血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在排除炭疽后方能剖检取样。②采取病料时间,原则是越早越好,夏季要在宠物死亡后2小时内采取病料。③为了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阳性分离率,采取的病料要尽可能齐全,除了内脏、淋巴结和局部病变组织外,还应采取脑组织和骨髓,以防遗漏。④认真填写好病料送检单和剖检病理变化记录。下面介绍病料的具体采取方法。

(1) 脓汁。先将表面用流水冲洗,然后以灭菌注射器或吸管抽取深部的浓汁。若是开口化脓灶或皮肤、黏膜表面化脓,可用灭菌棉拭子浸蘸脓汁后,放入试管中。

(2) 内脏器官。采取心、肺、肝、脾、肾等组织及其淋巴结,剪取1~2cm2大的方块,分别装入灭菌容器内。

(3) 血液。要全血时,无菌采取血液10ml,立即注入盛有0.5%肝素溶液0.1ml或5%柠檬酸钠液1ml的灭菌试管内,并立即混合均匀; 要分离血清时,将无菌采取的血液直接注入灭菌试管,待血液自然凝固后分离血清。从尸体采取血液时,可用灭菌注射器或吸管从右心房抽取。

(4) 皮肤和黏膜。采取病变局部的皮肤和黏膜及其所属淋巴结,放入甘油盐水溶液中。

(5) 脑和脊髓。无菌采取脑和脊髓约1~2cm2大的方块,放入甘油盐水溶液中。

(6) 胆汁。用灭菌注射器抽出后放入灭菌试管中。

(7) 肠和胃。剪取有病变的部位一段或一块。也可将肠管一段 (约6~8cm) 用线扎紧两端后剪下送往实验室。

(8) 粪便。可用棉拭子插入肛门蘸取,或捕杀病宠物后由肠管采取,立即放低温条件下保存。

(9) 乳汁。先用消毒药液洗净乳头及其附近,弃去最初挤出的几滴乳汁,然后采取乳汁约10ml放入灭菌试管内。

(10) 流产胎儿。可将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包紧,装入箱中送检。

2.病料的处理

采集的病料,在接种培养前,应对其性状进行观察,例如是否脓性带血或腐败,有何异味,并做记录。各种病料在分离培养前均应制备一张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以了解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并大致估计其含菌量。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对病料中可能含有的病原菌做初步的估价。

如果病料是病变组织,又是用无菌方法采集的,在接种前一般无需做特别处理。但如果病料被杂菌污染严重,则需根据要分离的病原菌的特性,采用一些对病原菌无害,但对杂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方法,以抑制杂菌生长。例如从粪便中分离沙门氏杆菌,可将粪便接种于亚硒酸钠肉汤中,做增菌处理。在这种培养基中,其他杂菌被抑制,而沙门氏菌则能自由繁殖。有些病料 (如奶、尿等) 含菌太少,则应先做集菌处理,然后接种,以提高检出率。集菌方法有离心法和过滤法,离心法取沉淀物做培养物,过滤后取沉积于滤板上表面的病料做培养。

3.细菌的分离与接种

培养细菌时,需将标本或细菌培养物接种于培养基上,常用接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平板划线接种法

本法为最常用的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通过平板划线后,可使细菌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分离培养用的平板培养基应表面干燥,可在临用前置37℃孵育箱内30分钟,这样表面既干燥有利于分离培养,又使培养基预温,对培养某些较娇弱的细菌有利。常用的平板划线接种法有以下几种。

(1) 分区划线法。此法多用于脓汁、粪便等含菌量较多的标本的分离。具体方法是先将接种环灭菌后,蘸取标本均匀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边缘一小部分 (第一区),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待冷却后只通过第一区3~4次后连续划线 (为第二区),依次可供划线3~5区,每一区细菌数可逐渐减少,直到分离出单个菌落为止。

(2) 连续划线法。该法多用于含菌数量较少的标本。其方法是首先用白金耳将标本均匀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边缘一小部分,然后由此开始,在培养基表面自左向右连续划线并逐渐向下移动,直到下边缘。

划线接种时,尽可能做到直、密、匀,有效地利用培养基表面达到充分分离的目的。

2) 斜面接种法

采用该法目的是进行纯培养。其方法是从平板分离培养物上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或者是取纯种,移种至斜面培养基上,先从斜面底部自下而上划一条直线,再从底部开始向上划曲线接种,尽可能密而匀,或者直接自下而上划曲线接种。

3) 倾注培养法

此法适用于乳汁和尿液等液体标本的细菌计数。其方法是取原标本或经适当稀释 (一般是10-1~10-5倍稀释) 的标本1ml,置于直径9cm无菌平皿内,倾入已溶化并冷至50℃左右的培养基约15ml,立即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培养18~24小时,做菌落计数。

4) 穿刺接种法

本法多用于双糖、明胶等具有高层的培养基进行接种。方法是用接种针挑取菌落或培养物,由培养基中央直刺到距管底约0.3~0.5cm处。然后沿穿刺线退出接种针,若为双糖等含高层斜面的培养基则只穿刺高层部分,退出接种针后直接曲线接种斜面部分。

5) 液体接种法

本法多用于普通肉汤、蛋白胨等液体培养基的接种。其方法是用接种环蘸取菌种,倾斜液体培养基管,先在液面与管壁交界处研磨接种物 (以试管直立后液体能淹没接种物为准),然后再在液体中摆动2~3次接种环,塞好棉塞后轻轻混合即可。

4.细菌的培养方法

根据培养细菌的目的和培养物的特性将培养方法分为一般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3种。

1) 一般培养法

将已接种过的培养基,置37℃培养箱内18~24小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即可于培养基上生长。少数生长缓慢的细菌,需培养3~7天至1个月才能生长。为使培养箱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可在其内放置一杯水。培养时间较长的培养基,接种后应将试管口塞棉塞后用石蜡凡士林封固,以防培养基干裂。

2) 二氧化碳培养法

某些细菌需要在含有10%二氧化碳的空气中才能生长,尤其是初代分离培养要求更为严格。将已接种的培养基置于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培养的方法即二氧化碳培养法,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二氧化碳培养箱可将已接种的培养基直接放入箱内孵育,即可获得二氧化碳环境。

(2) 烛缸法: 将已接种的培养基,置于容量为2000ml的磨口标本缸或干燥器内。缸盖或缸口处均需涂以凡士林,然后点燃蜡烛直立置入缸中,密封缸盖,待火焰自行熄灭时,容器内约含5%~10%的CO2,将其置37℃培养。

(3) 重碳酸钠一盐酸法: 每升容积的容器内,重碳酸钠与盐酸按0.4g与3.5ml的比例,分别将两种药各置一器皿内 (如平皿内),连同器皿置于标本缸或干燥器内,盖严后使容器倾斜,两种药品接触后即可产生二氧化碳。

3) 厌氧培养法

目前常用的厌氧菌培养方法有厌氧罐法、气袋法及厌氧箱3种。

(1) 厌氧罐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抽气换气法: 该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其特点是较经济并可迅速建立厌氧环境。标本接种后,将平板放入厌氧罐,拧紧盖子,用真空泵抽出罐中空气,当压力真空表至-79.98kPa时,停止抽气,充入高纯氮气使压力真空表指针回零位,连续反复3次,最后在罐内-79.98kPa的情况下,充入70%的N2、20%H2、10%CO2(有人改用20%CO2及80%H2,亦可获得好结果)。罐中需放入冷催化剂钯粒,可催化罐中残余的O2和H2化合成水。同时罐中应放有美蓝指示管,美蓝在有氧的环境下呈蓝色,无氧时为无色。临用前首先将美蓝煮沸使之变成无色,放入罐中先呈浅蓝色,待罐中无氧环境形成,美蓝即可持续无色。

气体发生袋法: 气体发生袋系由锡箔密封包装,其中含有两种药片,一种是含有枸橼酸和重碳酸氢钠的药片,另一种是含有硼氢化钠的药片。前者遇水放出二氧化碳,后者可释放氢气。使用时在袋的右上角剪一小口,灌进10ml蒸馏水,立即放入含有钯粒、指示剂及平板培养基的厌氧罐中,拧紧盖子经2~3分钟后,可感到盖子微热并有少量水蒸气出现。密封后1小时左右罐中O2的含量可低于1%。

(2) 气袋法。此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但实验室中可用,而且外出采样、现场接种也可用。原理与气体发生袋完全相同,只是采用塑料袋代替了厌氧罐,气袋为一透明而密闭的塑料袋,内装有气体发生安瓿、指示剂安瓿、含有催化剂的带孔塑料管各一支。其操作方法为首先将接种的平板培养基放入袋中,用弹簧夹夹紧袋口,然后用手指压碎气体安瓿,20分钟后再压碎指示剂安瓿,如果指示剂不变蓝色,说明袋内达到厌氧状态,即可置37℃进行培养。

(3) 厌氧培养箱。使用之前需仔细检查厌氧装备有无漏气等问题,以及催化剂、指示剂质量等。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箱内气体比例合理。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