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激素被释放后, 一般经血液循环传送到靶细胞活化或抑制其固有的反应。激素源于希腊文,意指刺激。实际上激素不仅表现刺激作用, 还表现抑制作用。激素的概念不限于由血液循环运往远距离靶细胞起作用的那些原始含义的激素,还包括通过细胞间液扩散到邻近细胞起作用的局部激素,以及由神经细胞体产生,沿轴突的轴浆流动到末梢,再经血液循环途径起作用的神经激素。
分类 按化学性质划分3类:①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种类最多, 分子结构变化大,最小的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促甲状腺释放激素,最大的可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的催乳素;②胺类激素。都是氨基酸衍生物,如色氨酸转变成褪黑激素,酪氨酸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原料;③脂类激素。主要是类固醇和固醇类激素,也包括前列腺素类(表)。
动 物 激 素
激 素 名 称 | 主要来源 | 化学本质 | 英文缩写 | 主 要 作 用 |
蛋白质、 多肽类 |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素释放激素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素) |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胰岛、 胃肠道 | 3肽 10肽 44肽 14肽 | TRH(TRF) GnRH(LRH) GHRH GHRIH(GIH) | 促进垂体TSH分泌 促进垂体LH、 FSH分泌 促进垂体GH分泌 抑制垂体GH分泌, 对胰岛、胃肠激素分泌有抑 制作用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激素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催乳素释放因子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加压素(抗利尿激素) |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神经垂体 | 多肽 5肽 3肽 多肽 多肽 9肽 | CRH MRH MIH(MIF) PRF PRIF VP (ADH) | 促进垂体ACTH、 LPH、MSH分泌 促进垂体MSH分泌 抑制垂体MSH分泌 促进垂体PRL分泌 抑制垂体PRL分泌 促肾小管重吸收水(抗利尿) 促血管收缩(升血压) |
催产素 | 下丘脑 神经垂体 | 9肽 | OXT | 促乳腺排乳、 子宫肌收缩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催乳素 | 腺垂体 腺垂体 腺垂体 腺垂体 | 39肽 糖蛋白 蛋白质 蛋白质 | AOTH TSH GH(STH) PRL | 促皮质激素合成和分泌, 维持皮质形态 促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 维持甲状腺形态 促蛋白质合成, 促肌肉、 内脏和骨骼生长 促乳腺发育、 泌乳、 鸽素囊、 乳形成, 对生殖 有作用 |
促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素(促间质细胞刺激素) | 腺垂体 腺垂体 | 糖蛋白 糖蛋白 | FSH LH(ICSH) | 促卵泡发育、 雌激素分泌, 促精子形成 促排卵、 黄体形成、 孕酮分泌、 促睾丸雄激素 分泌 |
促黑(素细胞)激素 促脂解素 抑制素(抑素) 卵泡抑制素 | 腺垂体 腺垂体 睾丸 卵巢 | 13肽 多肽 多肽 多肽 | MSH B-LPH | 促皮肤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及色素沉着 促脂肪分解、 脂肪酸释放 抑制雄性动物FSH分泌 抑制雌性动物FSH分泌 |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 胎盘 | 糖蛋白 | PMSG | 似FSH作用, 促卵泡生长,也促排卵和黄体生 成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胎盘(人) | 糖蛋白 | HCG | 似LH作用,促黄体形成, 孕酮分泌, 参与妊娠 维持 |
胰岛素 | 胰岛B细胞 | 蛋白质 | 促葡萄糖利用、糖原合成, 降低血糖、 促脂肪 合成 | |
胰高血糖素 胰多肽 | 胰岛A细胞 胰岛F细胞 | 29肽 36肽 | 促糖原异生、 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促脂肪分解 抑制胰岛其他激素分泌, 抑制胃、 肠机能 | |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松弛激素 胸腺(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胰液素 | 甲状旁腺 甲状腺C细胞 卵巢黄体 胸腺 肾 胃肠道 | 84肽 32肽 多肽 27肽(猪) 糖蛋白 多肽 | PTH CT | 动员骨钙, 促肾磷排出、钙重吸收,使血钙升高 抑制骨溶解, 使血钙降低 促荐关节松弛, 产道加宽, 子宫颈扩张 促胸腺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参与免疫机能调节 刺激骨髓产生和释放红细胞 刺激胆汁及HCO- 3分泌,加强胰酶分泌抑制胃 液分泌 |
缩胆囊素 | 胃肠道、 脑 | 多肽 | CCK | 促胆囊收缩, 胰酶分泌, 加强HCO-3分泌,抑 制摄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