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临床检查
    来源:辈宠网

对珍禽病,尤其是重大疫病的诊断,最好都到生产现场对珍禽群进行临床检查。如仅从送检人员的介绍和对送检病死禽的检测做出诊断,有时可能会误诊,因为送检人员介绍病禽的症状和病变不一定准确和全面,而送检的病死禽不一定有代表性。对珍禽群的临床检查包括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

(一)群体检查

群体检查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珍禽群的基本状况。在进入珍禽舍后,可以轻轻地敲击铁桶等物品使发出突然的响声,此时如全群精神状况良好,则所有禽只会停止采食、饮水和走动,凝视片刻,病禽则对声响毫无反应,闭目昏睡。看看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的病禽占多少比例,可以粗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以拿一根小棍子,在珍禽舍内边走边慢慢驱赶禽只,健康的禽只在你靠近之前已走得远远的,而病禽则走动笨拙或根本无反应;也可以在早晨添加饲料和饮水时观察珍禽群的状况,健康的珍禽群在添加饲料时都拥挤到食槽边争食饲料,而病禽对饲料毫无兴趣,呆立不动或啄食一下,停很久再啄一下。在了解珍禽群大体状况后,还要对珍禽群作进一步仔细的观察,看看是否有以下异常:

1.珍禽群的营养和发育状况、体质强弱、大小均匀度;禽冠鲜红或紫蓝、苍白,冠上是否长有水疱、痘痂或冠癣;羽毛的颜色、光泽、丰满整洁程度,是否有过多的羽毛断折和脱落,是否有局部或全身的脱毛或无毛,肛门附近羽毛是否有粪污等。

2.有无神经功能不正常的病禽,如全身震颤、头颈扭曲、盲目前冲或后退、转圈运动、高度兴奋、不停走动、跛行、麻痹瘫痪、呆立昏睡、卧地不起等。

3.眼鼻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是浆液性、黏液性还是脓性;是否有眼结膜水肿、上下眼睑粘连、脸面肿胀;有无咳嗽、异常呼吸音、张口伸颈呼吸和怪叫声,以及浅频呼吸、深稀呼吸、临终呼吸;口角有无黏液、血液或过多饲料黏附。

4.食料量和饮水量如何,嗉囊是否异常饱胀;排粪是否动作过频或困难,粪便是否呈圆条状、稀软成堆或呈水样,粪便中是否有饲料颗粒、黏液、血液,颜色是灰褐色、硫黄色、棕褐色、灰白色、黄绿色还是红色,是否有异常恶臭味。

5.珍禽群发病数、死亡数,死亡多在下午、夜间还是全日均匀,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是几小时还是毫无前兆症状而突然死亡等。

(二)个体检查

对有病珍禽群的个体检查有两种检测方式,一种是对一定数量的病禽逐只进行检查,另一种是随机拦截一小群逐只进行检查。进行个体检查时,应分别记录检查结果,然后做统计,看看有某种症状病禽的总数和所占比例,这对疾病的初步诊断很有好处。个体检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体温的检查,用手掌抓住两腿或插入两翼下,感觉体温是否异常,然后将体温计插入肛门内,停留10分钟,读取体温值。

2.皮肤的弹性、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紫蓝色或红色斑块,是否有脓肿、坏疽、气肿、水肿、斑疹、水疱等,有无结节,有无软蜱、螨等寄生虫,跖部皮肤鳞片是否有出血、裂缝等。

3.眼结膜是否苍白、潮红或黄色,眼结膜下有无干酪样物,眼球是否正常;用手指压挤鼻孔,有无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用手指触摸嗉囊内容物是否过分饱满坚实,是否有过多的水分或气体;翻开泄殖腔注意有无充血、出血、水肿、坏死,或有假膜附着,肛门是否被白色粪便所黏附。

4.打开口腔,注意口腔黏膜的颜色,有无发疹、脓疱、假膜、溃疡、异物;口腔和腭裂上是否有过多的黏液,黏液上是否混有血液。一手打开口腔,另一手用手指将喉头向上顶托,可见到喉头和气管,注意喉气管有无明显的充血、出血,喉头周围是否有干酪样物附着等。

(三)一些常见症状提示可能发生的珍禽病

在临床检查时,应不断地将已发现的症状与可能出现这一症状的珍禽病联系起来(表1.1)。一种疾病的好几种症状都在病禽中出现时,就预示有可能发生这种疾病。在一般情况下,常会有好几种病的主要症状都出现在被检查的珍禽群中,此时就有必要做进一步鉴别诊断。此时可以反过来思考,即如果是某种珍禽病的话,那么它的典型症状都出现了吗?其中典型症状最相符的疾病就比较接近我们的诊断结果。

表1.1 一些常见症状提示的珍禽病

临床症状 提示的主要疾病
饮水量剧增 长期缺水、热应激、球虫病早期、饲料中食盐太多、其他热性病
饮水明显减少 温度太低、濒死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