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肉兔的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通常将其营养需要划分为:成年兔(公兔、空怀母兔)维持营养需要,妊娠母兔(不包括泌乳)营养需要,泌乳母兔(妊娠或空怀)营养需要及断奶仔兔(1~2.5月龄)营养需要等四类。
1.能量的需要
肉兔在日粮营养平衡条件下,随日粮能量浓度的不同,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采食量,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要。据测定,生长兔和种用兔每千克代谢体重需消化能0.92~1.00兆焦,泌乳母兔需1.26兆焦,泌乳高峰期(泌乳期的前15~20日)则需1.51兆焦。为保证肉兔的能量需要水平,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应在9.21~13.81兆焦范围内。若配合饲料的能量浓度超出上述范围上限或下限,则肉兔虽调节采食量亦将难以满足能量需要。各类肉兔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如表6所示。
表6 肉兔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
注:供繁殖和生长肥育用。
2.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
蛋白质的数量和品质,对肉兔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肉兔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蛋白质的品质即氨基酸的组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适当,则肉兔对其利用率就较高,反之则低。
肉兔的氨基酸营养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等10种氨基酸对肉兔是必需氨基酸;甘氨酸则是半必需氨基酸;而胱氨酸和酪氨酸可分别代替部分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目前已确认,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的适宜水平分别占肉兔日粮的0.6%,精氨酸则应占0.8%。至于肉兔对其他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优选最佳配方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计算求得的。兹将各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的肉兔对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列入表7。
表7 肉兔对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
注:供繁殖和生长肥育用。
当日粮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数量足够和比例适当的条件下,粗蛋白质水平可降低到15%~16%。种用兔对日粮粗蛋白质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故日粮粗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17%~18%。肉兔日粮的粗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或过低。试验证明,若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1%,虽可提高母兔的泌乳量,但却使母兔的产仔率明显降低;同时肉兔对氨基酸平衡的日粮采食量较多,而对氨基酸不平衡的日粮采食相对较少,并因而导致干物质摄入不足,影响健康和生产性能。
3.矿物质的需要
(1)常量元素的需要:
钙和磷:日粮中钙、磷与维生素D水平,可影响到肉兔的钙、磷代谢。日粮中无论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均可导致肉兔骨组织中钙和磷沉积不足,从而诱发骨骼疾病,使幼兔患佝偻症,成兔患骨软化症。
兔体内的钙代谢有两个特点,一是体钙的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尿排出,而非通过胆汁分泌从粪中排出;二是血钙水平较低而恒定,因而兔体内降血钙素的分泌量要较之一般大动物的分泌量为少。据试验,肉兔对高钙饲料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即使日粮含钙量超出4.5%,钙与磷之比达到12∶1,亦不至明显影响肉兔的健康和生长。但肉兔对高磷日粮的耐受力不如高钙日粮,若日粮含量高到1%,肉兔即会因饲料适口性不佳而减少采食,甚至出现拒食现象。
饲养实践中,日粮中含钙0.4%与含磷0.3%即可满足肉兔正常生长对钙、磷的需要。妊娠和泌乳母兔的钙、磷需要量较高。妊娠母兔日粮中钙与磷分别含有0.8%与0.5%,即可充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泌乳母兔每日随乳汁排出的6~7克矿物质中,含钙达1.5~2克,含磷1.0克,故日粮中应分别含有钙1.1%和磷0.8%。
钠、钾和氯:肉兔对钠的需要量为日粮干物质的0.3%,相当于0.76%的食盐含钠量。肉兔对钾的需要量取决于其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生长兔对钾的需要量为日粮干物质的0.6%,妊娠和泌乳母兔为0.9%。兔的日粮组成中若不缺少优质饲草则不至于缺钾,无需额外补充。兔对氯的需要量与钠的需要量相同,亦为日粮干物质的0.3%,因而当用食盐满足对钠的需要量的同时,所提供的氯已越过了肉兔的实际需要。
在实际饲养中,必须重视兔日粮中钠、钾、氯的平衡。若日粮中钠、钾、氯的平衡失调,可导致兔发生肾炎,并引起繁殖障碍。某些牧草(如苜蓿等)具有蓄钾效应,可因施用钾肥而大幅度提高含钾量,故在饲用这类牧草时要注意控制肉兔的采食量,以避免因钾的摄入量过多而引起兔体矿物质平衡失调。
镁和硫:缺乏镁可招致兔的生长速度减缓,毛的品质降低,并出现食毛癖。日粮中含镁0.03%即可满足生长兔的需要,含有镁0.04%可满足妊娠和泌乳母兔的需要。缺乏硫可抑制兔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影响纤维素的消化。日粮中含硫0.04%,即可确保兔对硫的需要。
(2)微量元素的需要:
铁:在实验条件下,缺铁可引起兔患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症,从而严重影响兔的生长和繁殖。为保证兔对铁的正常需要,生长兔和妊娠母兔日粮干物质中的含铁量均为50毫克/千克,泌乳母兔为100毫克/千克。
铜:缺乏铜可使兔出现食欲不振,异嗜,消瘦,下痢,生长受阻和皮毛粗糙等。为满足兔对铜的正常需要,日粮干物质中应含铜5毫克/千克。近年有研究报告指出,大剂量铜(200毫克/千克)有促进兔生长和增重的效应,但作用机制尚有待探讨。
锌:兔若缺乏锌,可导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被毛光泽减退,脱毛及嘴周围肿胀,以及出现繁殖机能障碍。现今确定的兔日粮干物质中锌需要量为:生长兔50毫克/千克,妊娠和泌乳母兔70毫克/千克。
锰:兔缺乏锰时,呈现骨路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腿骨弯曲,骨质脆弱,骨骼的长度和密度下降及矿物质含量减少。生长兔锰的需要量较多,日粮干物质中应含有锰8.5毫克/千克;成年兔需锰量相对较少,日粮干物质中含锰2.5毫克/千克即可满足需要。
钴:钴是兔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B12所必需的。据试验,兔肠道细菌利用钴合成维生素B12的效率及兔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率均较高,但为确保兔对钴的需要,无论生长兔或妊娠、泌乳母兔,日粮干物质中均应含有钴0.1毫克/千克。
碘:兔对碘的准确需要量尚待确定。现认为,土壤和饮水缺碘地区,为防止兔缺碘,日粮干物质中至少应含有碘0.2毫克/千克。
氟:氟是维持仔兔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元素。兔日粮干物质中应含有氟0.5毫克/千克,以保证仔兔对氟的需要。
4.维生素的需要
肉兔的肠道微生物可合成水溶性维生素。试验证明,肠道微生物对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量,可满足中等生产性能肉兔的需要,但却难以满足肉兔快速生长的需要。因此,为保证肉兔的快速生长,应补充某些种类的维生素B。现已确证,肉兔每千克日粮干物质中至少应含有硫胺素1~2毫克,核黄素6毫克,吡哆醇1~2毫克,尼克酸30~60毫克。肉兔对脂溶性维生素的需要,至今尚未能加以精确定量。一般认为,维生素A、D、E对兔的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确保兔的需要,日粮中应定量添加。至于维生素K,肠道微生物的生物合成量可满足兔体的一般需要,仅对妊娠和泌乳母兔有必要适量补充。兹将兔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列入表8,以供参考。
表8 兔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注:为每千克含量,供繁殖和生长肥育用。
5.粗纤维的需要
粗纤维是保证兔正常消化代谢过程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因素。因此,粗纤维亦是兔的“必需营养物质”。通常,兔的日粮干物质中粗纤维的适宜含量应为:生长兔13%~14%,妊娠后期和泌乳母兔10%~11%。但若组成日粮的饲料中其细胞壁成分的消化率较高时,则粗纤维的含量应相应提高,以便保证不可消化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0%。
6.饮水的需要
充分供水是保持兔体健康和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需。兔若饮水不足,将会引起食欲减退,胃肠机能紊乱;肾功能衰竭并发生炎症;妊娠母兔若长时间缺水,当其产仔时可因体内水代谢紊乱而吞食初生仔兔。兔的需水量,首先与采食饲料干物质量有关。水与饲料干物质的适宜重量比应为2∶1,即兔每采食饲料干物质100克需饮水200克;其次,还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时因体表蒸发水分多而需饮水增多,反之则体表蒸发水分少而需饮水亦相对较少。例如,兔在气温10℃下的饮水量,要比21℃下减少20%。兹将气温15~25℃条件下,兔的平均饮水量列于表9中。
表9 兔的平均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