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气管音。本病病毒变异频繁,血清型众多,不同毒株的免疫原性、致病性和组织嗜性的差异较大,在临床中分为呼吸道型、肾型、腺胃型和生殖道型。
目前传染性支气管炎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几种主要禽病之一。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
传播途径:病鸡通过呼吸道排毒,经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传染给易感鸡,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媒介经消化道传播。
易感家禽:本病只感染鸡,不同年龄、品种的鸡均易感,以雏鸡和产蛋鸡最易感,尤其4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较高。
流行特点: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多发,并且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
诱发因素:过热或温度过低、拥挤、通风不良、营养不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及其他不良应激因素都会促进本病的发生。
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
★临床症状
·呼吸道型
雏鸡:病鸡精神委顿,缩头,闭目沉睡,翅下垂,羽毛松散无光,怕冷挤堆,流鼻液,流泪,打喷嚏,伸颈,张口喘气,可听到伴随呼吸发出的喘鸣音;个别鸡面部肿胀。
产蛋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产蛋鸡开产推迟,产蛋下降25%~50%不等,破壳蛋、薄壳蛋、褪色蛋、畸形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易与蛋黄分离,种蛋孵化率降低,产蛋量不易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正常的气管
气管末端及支气管内有黄白色柱状物
喉头和气管水肿、充血,内有黄白色黏液
支气管出血,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
·腺胃型
本病多发于2 0 ~ 8 0 日龄雏鸡。病死率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病死率一般为20%~30%,最严重鸡群或有并发症时病死率可达90%以上。
病鸡采食量下降,闭眼嗜睡,前期有呼吸道症状如肿眼、流泪、咳嗽、流黏性鼻液,中后期机体极为消瘦,排黄绿色或白色稀薄粪便,终因衰竭死亡。
·肾型
2~4周龄的雏鸡多发,病死率高,雏鸡最高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发生,并发尿石症时死亡率增大。
蛋壳颜色变浅,质量变差,破壳蛋、焦壳蛋等增多
生殖道型:输卵管水肿,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
呼吸道型:病鸡鼻腔充血、出血
呼吸道型:喉头及气管出血
病鸡精神沉郁,鸡冠发暗,鸡爪干瘪,缩颈垂翅,羽毛蓬松,怕冷,采食量减少甚至食欲废绝,饮水量增多,拉白色米汤样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
发病鸡群呈双相性临床症状,即初期有2~4天的轻微呼吸道症状,随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状态,1周左右进入急性肾病阶段,出现零星死亡。
·生殖道型
新开产鸡发病后,产蛋徘徊不前或上升缓慢;产蛋高峰期发病时,蛋壳粗糙、陈旧、变薄,颜色变浅或发白。产蛋率下降的多少因鸡体自身抗病力和感染毒株不同而异,恢复原来产蛋水平需要6周左右,但大多数达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初期病鸡精神委靡,以呼噜症状为主,伴随张口喘气、咳嗽、气管音,有的肿眼流泪,一般持续5~7天。中后期采食量下降5%~20%,粪便变软或拉水样粪便。
★病理变化
·呼吸道型
呼吸道型以鼻腔、鼻窦、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为特征。
呼吸道型:支气管内有黄色干酪样物
雏鸡发生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输卵管造成永久性损坏,出现囊肿(下图为正常对照)
病死鸡鼻腔、鼻窦内有条状或干酪样渗出物。
病死鸡气管充血、出血,内有黄白色黏液,严重时气管下1/3处及支气管有时可见到干酪样的栓子,大支气管周围可见小灶性肺炎;气囊混浊、坏死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患病蛋鸡输卵管发育不良或有囊肿,卵泡充血、出血、坏死,腹膜混浊,终因卵黄性腹膜炎而停止产蛋。
·腺胃型
病死鸡消瘦,气管充血或出血,内有卡他性黏液,30%病鸡肾脏肿大呈苍白色。
病死鸡腺胃显著肿大如乒乓球状,腺胃胃壁增厚,黏膜出血或溃疡,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或乳头消失。
病鸡肠黏膜出血,尤其十二指肠出血最为严重。
·肾型
病鸡严重脱水,肌肉发绀,皮肤与肌肉难分离。
雏鸡发生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导致输卵管不发育或发育不完善,不能产蛋或低产,但卵泡发育基本正常
生殖道型:蛋清稀薄如水
病死鸡肾脏苍白、肿大、出血,多数表面红白相间而呈斑驳状的“花斑肾”,切开后流出石灰样物质;肾小管和输尿管因沉积大量尿酸盐而扩张。
严重时心、肝表面及泄殖腔等组织器官有大量尿酸盐沉积。
·生殖道型
蛋鸡输卵管水肿或有囊肿,卵泡充血、出血、变性甚至坏死,卵黄掉入腹腔内形成干酪样物,终因卵黄性腹膜炎而死。
★防治方法
·控制或降低发病的重要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等是控制或降低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如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尽量减少诱发因素,如防止冷应激,饲养密度合适,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采食量及供应优质全价饲料等。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本病毒变异频繁,血清型众多,各型间交叉保护力弱,用当地流行分离株制成的疫苗来免疫种鸡和雏鸡,效果最好,这是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生殖道型:卵黄破裂掉入腹腔后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肾型:肾脏出血,输尿管内沉积大量尿酸盐
·治疗方案(仅供参考)措施
本病无特异性疗法,发病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或磺胺类药物等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并供应充足的清洁饮用水,以防止机体脱水,有利于鸡群康复。
第一,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硫氰酸红霉素等饮水或拌料,控制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等病的继发感染,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电解质和维生素,并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缓解肾炎的症状。
第二,本病由热毒内蕴,引起痰涎阻塞气管,导致咳嗽气喘,故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以下方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处方1】白矾散
白矾60克,浙贝母30克,黄连20克,白芷20克,郁金25克,黄芩45克,大黄25克,葶苈子30克,甘草20克。
用法与用量:1~3克/只。
肾型:病鸡输尿管堵塞,剪开后,内有石灰样栓塞
腺胃型:腺胃肿胀呈白色
【处方2】麻杏石甘散
麻黄30克,苦杏仁30克,石膏150克,甘草30克。
用法与用量:1~3克/只。
【处方3】呼炎康散
麻黄24克,苦杏仁50克,生石膏90克,甘草60克,板蓝根80克,鱼腥草80克,黄芩60克,山豆根75克,桔梗50克,连翘50克,射干75克。
用法与用量:内服,每千克体重1克,连用5天。
【处方4】复方麻黄散
麻黄300克,桔梗300克,薄荷120克,黄芪30克,氯化铵300克。
用法与用量:拌料混饲,每千克饲料8克。
【处方5】镇咳涤毒散
麻黄150克,甘草100克,穿心莲100克,山豆根100克,蒲公英100克,板蓝根100克,石膏100克,连翘70克,黄芩50克,黄连30克。
用法与用量:拌料混饲,每千克饲料8克。
【处方6】板青连黄散
腺胃型:腺胃乳头消失,腺胃黏膜点状出血
腺胃型:腺胃肿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变粗变宽,严重时交界处穿孔
板蓝根50克,大青叶40克,连翘20克,麻黄20克,甘草20克。
用法与用量:混饲,每千克饲料4克。
【处方7】银翘清肺散
金银花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30克,陈皮20克,紫菀15克,黄芪15克,葶苈子20克,玄参30克,黄柏15克,麻黄20克,甘草10克。
用法与用量:混饲,每千克饲料2克,连用3~6天。
【处方8】银黄板翘散
黄连50克,金银花50克,板蓝根45克,连翘30克,牡丹皮30克,栀子30克,知母30克,玄参20克,水牛角浓缩粉15克,白矾10克,雄黄10克,甘草15克。
用法与用量:1~2克/只。
【处方9】鱼枇止咳散
鱼腥草240克,枇杷叶240克,麻黄100克,蒲公英240克,甘草80克。
用法与用量:混饲,每千克饲料5克,连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