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绿色食品与肉羊绿色标准化生产
    来源:辈宠网

1.绿色食品 (1)绿色食品概念: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食品的形象称谓,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无污染”是指通过严密监测和控制,防范化学药物残留以及放射物、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对食品生产各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所谓“特定生产方式”,是指按照标准生产、加工食品,对食品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

1)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2)A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添加剂、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生产操作过程进行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从相关内容来看,我国规定的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内外提倡的有机食品。

(2)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联系和区别:无公害食品是指在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中,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农药、重金属、硝酸盐及激素等有害有毒物质含量(或残留量)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强制性标准,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品)。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均属于无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1)生产和加工的依据以及安全认证标准不同。三种食品生产、加工和认证标准的严格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无公害食品仅限制使用少数高毒性或残留的化学药品,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而A级绿色食品则只允许使用少数几类化学合成物质。

2)认证机构和标志不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分别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及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我国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志均由三部分(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构成(图1.2),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3)三者的主要区别还在于生产过程和目的方面存在差异。有机食品生产十分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与良性治理,而绿色食品主要是利用没有被污染的现有农牧业生态环境。无公害食品主要针对现有一般养殖业和种植业制定强制生产措施,主要目的是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准和生产目的等大致介于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之间,是无公害食品向有机食品的过渡性食品。绿色食品是我国出口食品的最低要求,无公害食品则是国内消费食品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

4)无污染是一个相对概念。某种物质只有在超过一定量后才会有害,只要把食品中的有害物含量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就有可能使其成为绿色无公害食品。并非在封闭、落后、偏远的山区及没受人类活动污染的地区生产出来的所有食品都一定是绿色无公害食品,也并不是只有在偏远的、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在城市郊区,只要环境中的污染物不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就能够进行绿色食品生产。

图1.2 A级绿色食品(左)、AA级绿色食品(中)及无公害食品(右)标志

考虑到目前我国肉羊业生产环境条件及发展水平,我们认为在多数地区宜大力发展A级绿色肉羊生产;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酌情开展AA级绿色肉羊生产。因此,本书“绿色肉羊”为“A级绿色食品”。

2.绿色肉羊标准化生产

(1)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谓标准化肉羊生产,就是要保证种羊、饲料、兽药、养羊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供应,规范养殖设施和环境控制、饲养、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操作规程,按标准进行饲养、防疫、加工、贮运、包装、销售。

肉羊标准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肉羊设施与环境标准化,二是管理水平的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的实质是把相关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规范为便于生产者接受、掌握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模式,是科技成果大众化、法规化的一种形式。因此,推行标准化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肉羊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产品流通,保障食品安全,还可促进生产者知识观念的更新。

(2)绿色肉羊标准化生产:所谓绿色肉羊标准化生产,即根据已颁布的有关绿色食品标准及肉羊生产标准,对集约化肉羊产地环境、生产和产品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生产符合标准的绿色肉羊产品。绿色标准化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一样,是现代肉羊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模化是基础,集约化是核心,标准化是关键,绿色标准化是目标。绿色标准化生产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是解决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肉羊产品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影响、增加出口创汇的重要策略。因此,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绿色生产”意识,增强“绿色生产”理念。努力把绿色肉羊生产技术推广到一线从业人员及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生产环节,使肉羊生产真正实现从增量到提质、传统型到科技型、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

(3)肉羊生产相关的绿色食品标准:我国已制定了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产品包装标准和贮藏、运输标准,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产业已走上规范化、有序化发展道路。尽管目前尚无专门的绿色肉羊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但下述绿色食品生产通用标准是绿色肉羊生产的约束性准则。

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该类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畜禽饲养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等。主要包括:《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NY/T 1054—2006)。

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涵盖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两方面内容,主要包括:《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471—2010),《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NY/T 472—2006),《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00),《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00),《绿色食品 动物卫生准则》(NY/T 473—2001),《绿色食品 畜禽饲养防疫准则》(NY/T 1892—2010)。

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规定了绿色产品定义、产品质量、工艺、检验规则等。主要包括:《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NY/T 1055—2006),《绿色食品 肉及肉制品》(NY/T 843—2009),《绿色食品 畜禽可食用副产品》(NY/T 1513—2007)。

4)绿色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主要是《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2002)。该标准规定绿色羊肉及肉羊可食副产品包装要遵循“3R”(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再循环)和“1D”(degradable,再降解)原则,要求做到保质期较长、无二次污染、营养及风味损失少、成本低、贮藏运输方便和安全、有美感并能引起食欲等。此外,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和《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的要求,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

5)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主要有《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1056—2007)。该标准规定绿色羊肉和肉羊可食副产品贮藏时,贮藏环境必须洁净卫生;贮藏方法不能使食品品质发生变化及引起污染。在贮藏中,绿色食品不能与非绿色食品混堆。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