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家兔饲养管理原则要求
    来源:辈宠网

1.家兔的饲养原则要求

(1)青粗为主,合理搭配。家兔具有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和生理结构,故应以喂草为主,再辅以其他混合精料,这是饲养草食动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家兔能很好地利用多种植物的茎叶、块根和果菜等饲料,每天能采食占自身重量10%~30%的青饲料,并能利用植物中的部分粗纤维。如果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太低,家兔的正常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腹泻。但是,完全喂草满足不了家兔的营养需要,对家兔高产性能的发挥不利。

要想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必须合理搭配各种饲料成分,充分发挥各种饲料中营养的互补作用,才能保证家兔获得全面的营养物质。

(2)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家兔是比较贪食的,定时、定量就是喂兔要有一定的次数、分量和时间,以养成家兔良好的进食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若不定时给料,就会打乱进食规律,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造成消化不良,易患肠胃病,使兔的生长发育迟滞,体质衰弱。

喂料的顺序、次数、数量应根据品种、年龄、生理状况、季节、气候、粪便等情况做适当调整。例如,幼兔消化力弱,食量少,生长发育快,就必须多喂几次,每次给的分量要少些,做到少食多餐。

夏季中午炎热,家兔的食欲降低,早晚凉爽,家兔的胃口较好,给料时要掌握中餐精而少,晚餐吃得饱,早餐吃得早。冬季夜长日短,要掌握晚餐吃精而饱,中午吃得少,早餐喂得早。雨季水多湿度大,要多喂干料,适当喂些精料,以免引起腹泻。粪便太干时,应多喂多汁饲料;粪便太稀时,应多喂干料。

在自由采食时,喂给家兔全价颗粒饲料,让其自由采食。这样既符合家兔的采食习性,又能保证营养,节省时间。

(3)更换饲料,逐渐过渡。家兔是单胃草食家畜,其消化功能依赖于盲肠微生物的平衡。当有益微生物占主导地位时,家兔的消化功能正常;反之,当有害微生物占上风时,家兔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打乱,出现消化不良、肠炎或腹泻,甚至导致死亡。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与饲料种类有关,盲肠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也与饲料有关,特别是与进入盲肠的食糜关系密切,频繁变更饲料,会造成家兔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不论是夏、秋季青绿饲料充足,还是冬、春季以干草和根茎类饲料为主,改变饲料时,都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即先更换1/3,过2~3天再更换1/3,再过2~3天全部更换完毕,使家兔的消化功能与新的饲料逐渐相适应。若饲料突然改变,轻者引起食量下降,重者引起家兔的肠胃病,甚至造成死亡。

另外,在购买和运输种兔时,要随种兔带来一些原场的饲料,并根据营养标准和当地饲料资源情况,配置本场饲料,经过一周的时间逐渐过渡到全部饲喂本场饲料。饲料过渡做得好,就为引种成功奠定了基础。

总之,更换饲料,无论是数量的增减还是种类的改变,都必须坚持由少到多,逐步过渡的原则。

(4)优质饲料,合理调制。家兔对饲料的选择比较严格,凡是被践踏或污染的饲料或腐烂、霉变的饲料,一般均不采食。所以,在养兔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保持饲料优质新鲜,对怀孕母兔和仔兔尤应重视饲料品质,以防引起肠胃炎和母兔流产;要按照各种饲料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调制,做到洗净、切碎、煮熟、调匀、晾干,以提高家兔的食欲,促进消化,预防疾病。

(5)保证饮水,添足夜草。水为家兔生命所必需,因此,必须注意保证供给卫生、足量的饮水。日供水量根据家兔的年龄、生理状态、季节和饲料特点而定。如生长发育旺盛的幼龄兔、妊娠母兔、哺乳母兔,饮水量要高一些;高温季节、喂给干料时需水量也高一些。集约化兔场使用颗粒料喂兔,最好采用自由饮水(装备自动供水系统),随时供给兔充足的饮水。在保证供足饮水的同时,还要注意水的清洁,尤其是夏季,饮水器一定要定时刷洗和消毒。装在房顶的自动饮水装置,一定要加装保温材料,以免夏天水被晒热,冬天水冻结,有条件的最好使用地下管道,保证夏季水不热,冬季水不凉。

家兔为夜行性动物,夜间的采食量和饮水量大于白天,根据家兔的这一生活习性,在晚上应添足夜草,以供夜间采食。特别是在夏天和冬季,更应如此。

2.家兔的管理原则要求

(1)保持安静,防止惊扰。家兔是胆小易惊、听觉灵敏的小动物,一旦受到惊吓,就会惊慌失措,乱窜不安,食量下降,甚至引起怀孕母兔流产,因此,养好家兔必须提供安静的环境。在日常管理家兔时动作要轻,严禁在兔舍内大声喧哗,或发出其他响声,严禁众人参观,保持安静的环境。此外,还必须注意各种敌害,尤其室外兔舍,要严防狗、猫、鼠、蛇、黄鼠狼等的侵袭。

(2)注意卫生,保持干燥。家兔是喜清洁爱干燥的动物,但抗病力较弱,对病原菌的免疫力和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较差。因此,兔笼、兔舍必须坚持每天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洗刷饲具,勤换垫草,定期消毒,经常保持兔舍清洁、干燥,使病原微生物无法滋生繁殖,这是增强家兔体质、预防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也是饲养管理上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兔舍内空气有害气体含量要符合卫生标准,人进入兔舍后没有刺鼻、刺眼和不舒服的感觉。兔舍内,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在雨季,特别是南方,因空气湿度大,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更应注意兔舍的通风与保持干燥。

饲养人员要搞好自身卫生,工作服要及时清洗消毒,当接触或处理过病兔后,手、鞋帽、衣服等一定要严格消毒处理后,再接触其他家兔,否则极易将病菌传播。

(3)分群分笼管理。为了便于管理,有利于家兔的健康,兔场所有兔群应按品种、生产方向、年龄、性别等实行分群管理。对种公兔和繁殖母兔,必须实行单笼饲养,繁殖母兔应有产仔室或产仔箱;幼兔可根据日龄、体重大小分群饲养,青年兔应公、母分笼,群养或单笼饲养,而毛用兔则必须单笼饲养。皮肉兼用兔,在肥育期可群养,但每群不宜过大,并切实搞好环境卫生工作,防止相互咬打。

(4)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适当运动能加快家兔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增加光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母兔发情,提高母兔产仔率。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让笼养的家兔,每周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1~2次,每次活动0.5~1小时。供兔活动的场地要有1米高的围栏或墙,地面应平坦干燥,能铺一层河沙更好。家兔放出运动时,应将公、母兔分开,避免自由交配。同性家兔在一起运动时,要注意防止相互咬打。运动完后要将家兔及时放回原笼。成年种公兔,要单个运动,以防相互咬伤,特别是防止把睾丸咬坏,失去配种能力。

(5)夏季防暑、冬季防寒、雨季防潮。家兔全身被覆绒毛,加之汗腺退化,非常怕热,兔舍温度超过25 ℃,家兔食欲就会下降,同时也影响繁殖。因此,夏季应做好防暑工作,兔舍门窗应打开,以利于通风降温,兔舍周围宜植树、搭葡萄架、种南瓜或丝瓜等,进行遮阴。如气温过高,舍内温度超过30 ℃时,应在兔笼周围洒凉水降温。同时喂给清洁饮水,水内加少许食盐,以补充家兔体内盐分的消耗,并有利于兔体的散热。有条件的话,也可在兔舍内安装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保持舍内温度相对稳定。

寒冷对家兔也有影响,冬季舍温降至10 ℃以下即会影响公、母兔的正常繁殖和仔兔的生长。因此冬季要防寒,加强保温措施。在寒冷的季节,要及时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入,铺设垫草保温,朝北的窗户挂帘子或者堵死。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兔舍内应安装取暖设备,保持舍内温暖。

家兔喜欢干燥,舍内潮湿易引发多种疾病,雨季是家兔一年中发病和死亡率最高的季节,此时应特别注意舍内干燥,垫草应勤换,及时清除粪尿,必要时在地面上撒生石灰或干燥的焦泥灰,以吸湿气,保持干燥。

(6)认真观察,严格防疫。家兔抗病力较弱,霉变饲料、潮湿环境、各种应激因素都可导致发病。因此,每天对家兔健康、食欲、粪便等应认真观察,定期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发生,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对病兔隔离饲养,防止病原扩散。

疾病预防,是提高养兔效益的重要保证,严格防疫制度是家兔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兔场或养殖户,都必须建立健全定期消毒、定期进行兔群健康检查、预防注射疫苗或预防投药、病兔隔离及加强进出兔舍人员的管理等防疫制度。管理人员和饲养员都要严格遵守。

(7)做好生产记录。每天做好生产记录工作。生产记录包括管理安排、饲料种类、产品数量、兔群周转、气象等资料,对这些资料要认真详细做好记录,及时汇总,并妥善保管,以便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