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感染(swine streptococcosis infection)是由C、D、E、L等血清型链球菌引起猪的败血性和出现神经症状的疾病的总称。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病,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一)病原
链球菌的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有的能致病。本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有荚膜,但不形成芽孢,多数无鞭毛,不能运动。链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而在加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血的培养基上于菌落的周围形成β-溶血环(图6-2-1)。本菌为球形菌,直径0.5~1.0μm,呈单个、双个和短链排列,链的长短不一,短者仅由4~8个菌体组成,长者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组成,在液体培养物中可见长链排列(图6-2-2)。本菌的致病因子主要有溶血毒素、红斑毒素(致热外毒素)、肽聚糖多糖复合物内毒素、透明质酸酶、蛋白酶、链激酶、DNA酶(有扩散感染作用)和NAD酶等。
图6-2-1 C群马腺疫链球菌兽疫亚种培养物在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在37.5℃培养18小时的菌落,隆起湿润,中央透明,β溶血
图6-2-2 病料马丁肉汤在37.5℃培养18小时沉淀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单个、成对、短链或长链状排列的球菌,周围有紫红色荚膜
链球菌的细胞壁中含有一种群特异性抗原“C”物质。兰斯菲尔德(Lancefield)应用这种抗原,根据血清学分类,将其分为A、B、C、D、E、F等20个血清群,其中C群中的兽医链球菌可引起猪发生急性、亚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以及肺炎等; E群可引起猪颈部淋巴结脓肿、化脓性支气管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等; D群偶尔可引起小猪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和肺炎等。
本菌对热和普通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多数以60℃加热30分钟即致死,煮沸则立即死亡。常用的消毒药如2%石炭酸、0.1%新洁尔灭、1%来苏儿等均可在3~5分钟将之杀死。
(二)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症状,以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5~10月(潮湿闷热天气)发病较多。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受损皮肤黏膜感染。本病易发生于密集饲养、通风不良的猪场。
(三)临床症状
败血型常呈暴发性流行,3~4周龄仔猪突然死亡,体温升高达41~42℃; 呼吸困难,间或有咳嗽。鼻镜干燥,口流浆液性分泌物(图6-2-3)。颈部、腹下、四肢皮肤紫红色并有出血点(图6-2-4)。体表形成脓肿(图6-2-5,图6-2-6)。
图6-2-3 病猪口吐白沫
图6-2-4 病死猪皮肤发绀、发紫
图6-2-5 病母猪体表淋巴结脓肿(甄辑铭提供)
图6-2-6 病公猪体表皮肤脓肿
图6-2-7 病猪后肢化脓性关节炎
图6-2-8 后肢化脓性关节炎,肿大、流脓
图6-2-9 患猪出现神经症状,呈 “划水状”
关节炎型仔猪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一个或多个关节肿胀,肿胀部位先变硬,后在局部发生小点状破溃,流出血性、脓性渗出物,甚至形成深入关节腔的瘘管 (图6-2-7,图6-2-8)。
脑膜脑炎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病初出现体温升高,湿热性病症,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不协调,划水状,角弓反张及抽搐或突然倒地(图6-2-9),口吐白沫。
(四)病理特征
败血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变化和皮肤潮红和全身浆膜炎变化,肺水肿,心包积液,心肌柔软、色淡,心外膜与心包膜粘连,心外膜斑点状出血(图6-2-10)。胸腔和腹腔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胸水、腹水增多(图6-2-11)。淋巴结肿大(图6-2-12,图6-2-13)。脾脏肿大明显,色暗红。肝脏肿大、质硬,呈蓝色(图6-2-14),肾脏肿大,胃肠黏膜、浆膜有散在出血点。脑膜脑炎型:病猪主要表现脑膜充血、出血(图6-2-15)。关节炎型:关节瘘管坏死,个别病猪可见到心内膜炎。镜检,脑膜血管淤血,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图6-2-16)。
图6-2-10 病猪心外膜斑点状出血
图6-2-11 病猪心外膜纤维素性渗出
图6-2-12 病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图6-2-13 病猪淋巴结呈肿大、出血
图6-2-14 病猪肝脏质脆、易碎,呈蓝紫色
图6-2-15 病猪脑充血,脑积液增多,脑回变扁平
图6-2-16 病猪脑膜血管淤血,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HE60× )
(五)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诊。确诊可通过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分离培养和病原血清型鉴定等方法。
细菌学检查:
①将病料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18~24小时可见溶血的细小菌落(图6-2-1),然后进行生化试验和生长特性鉴定。
②将病料或培养物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和链状排列的球菌(图6-2-17,图6-2-18)。
图6-2-17 培养物涂片中呈串珠状的链球菌,革兰氏染色(HE1 000× )
图6-2-18 病料涂片中呈串珠状的链球菌,革兰氏染色 (HE1 000× )
(六)类症鉴别
败血型链球菌易与急性猪丹毒、猪瘟相混淆,脑膜脑炎型易与猪李氏杆菌病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七)治疗方法
1. 西药治疗
如有条件可分离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在饲料中添加常用的药物和剂量,如阿莫西林250mg/kg、复方磺胺类药500mg/kg、复方替米先锋1 000mg/kg、加康500mg/kg或环球之星1 000mg/kg加复合维生素B粉200mg/kg,连续5~7天。治疗病重猪时可参考表6-2制定用药方案。
表6-2 西药治疗猪链球菌病
药名 | 功用 | 千克体重用量 | 使用方法 | |
青霉素 | 抗菌消炎 | 1万~4万IU | 混合后,肌内注射,每天2 次,连续3~5天 | |
链霉素 | 20mg | |||
地塞米松注射液 | 抗炎、抗休克 | 4~12mg | ||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 抗菌 消炎 | 二选 一 | 100~200mg | 肌注,每天1次,连续3~5天 |
强效阿莫西林 | 1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