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 一般检查
    来源:辈宠网

1.颜色

健康宠物尿液一般为淡黄褐色至黄褐色。但可因所吃食物、饮水不同而发生变化。有时服用药物也可导致颜色改变。检查方法为将尿液倒入试管中,借白色背景观察。尿液发红浑浊,静置后有红色沉淀,为血尿,多见于肾炎、肾结石、膀胱炎、尿道炎、尿道肿瘤、尿路出血等; 尿液发红透明,静置后无沉淀产生,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犬血孢子虫病等; 尿色黄褐透明,为尿中含有胆红素或尿胆原,见于肝胆疾病; 尿液呈乳白色,见于肾及尿路的化脓性炎症。尿液绿或淡蓝色见于色素污染或绿脓杆菌大量繁殖。黄绿色荧光见于服用维生素B2的尿。

2.浑浊度

正常尿液在排尿后立即检验为透明澄清,经静置后微混。将尿液放在清洁量筒中,置透光处观察。健康宠物尿透明澄清,尿中混入黏液、白细胞、上皮细胞、坏死组织碎片或细菌等尿液浑浊,常见于肾脏和尿路感染。凡浑浊、极浑浊或乳糜状尿可按下述简易方法予以区分:

(1) 尿液加温后变为澄清者是尿酸盐尿。

(2) 过滤不能使尿液澄清者可能为细菌尿、脂肪尿或乳糜尿。

(3) 加3%醋酸可使尿液澄清者为磷酸盐,如有气泡发生者则为碳酸盐尿。

(4) 加10%盐酸可使磷酸盐、碳酸盐、草酸盐所致的浑浊澄清。

(5) 加10%氢氧化钠使浑浊尿变为胶凝状者为脓尿。

(6) 将尿液与乙醇、乙醚按5∶1∶2容量比例混合振荡,使尿呈透明者为脂肪尿或乳糜尿。

3.气味

宠物的尿正常时有强烈的臭味,呈大蒜味,病理情况下气味常常发生变化。尿路阻塞或其他原因使尿长期潴留,尿液呈氨臭味; 膀胱、尿路有溃疡、坏死或化脓性炎症时,尿液呈腐败臭味。

4.尿酸碱度 (pH) 检验

健康宠物尿液含有酸性磷酸盐而呈酸性,pH值为6.0~7.0。患膀胱炎、尿道炎时,尿液呈碱性; 患慢性间质性肾炎时,尿液稀薄,多呈中性。

5.比重

健康犬尿的比重是1.018~1.060,猫为1.020~1.040,尿比重的大小取决于尿中溶质含量的多少,而且一般来说其大小与排尿量多少成反比。尿比重增高为浓缩尿,见于急性肾炎、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休克等。尿液比重减低为低渗尿,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尿崩症等。

6.尿液化学检查

尿液化学检查可选用市售的尿八项 (蛋白质、葡萄糖、尿胆原、尿胆红素、尿潜血、硝酸盐、酮体、pH) 试条进行,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如有条件,可以分别采用下面的方法测定。

1) 蛋白质检验

健康宠物尿中,仅含有微量的蛋白质,用一般方法难以检出。尿中蛋白质含量增高,分为功能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功能性增高,如饲喂大量蛋白质饲料、怀孕母犬及新生仔犬,会出现一过性增高; 站立过久可能出现体位性增高; 剧烈运动或高温、高热、严寒等使肾血管痉挛或充血,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尿中蛋白质含量增高。

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前、肾性和肾后三种。肾前蛋白尿来自血液中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卟啉等; 肾性蛋白尿起因于肾脏疾病及发热等; 肾后蛋白尿由于输尿管、膀胱、尿道和生殖器等的炎症或新生物而引起。

肾性蛋白尿常是肾脏疾病一个早期重要但易被疏忽的指标,蛋白尿的程度,一般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参考。但有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或阴性结果,如肾病综合征,尿内常混有大量蛋白质,但肾功能损害则较轻; 而晚期大量肾单位丧失功能,尿蛋白反而减少。另外,性成熟的雄性宠物,尿蛋白可能出现弱阳性结果。因此在分析尿蛋白时,应结合临床其他症状,全面考虑其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反应有以下三种。

①硝酸法。取一只试管加35%硝酸1~2ml,随后沿试管壁缓慢加入尿液,使两液重叠,静置5分钟,观察结果。两液叠面产生白色环为阳性。白色环越宽,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

②磺柳酸法。取酸化尿液少许于载玻片上,加20%磺柳酸溶液1~2滴,如有蛋白质存在,即产生白色浑浊,此法极为方便,其灵敏度极高,约为0.0015%。

③快速离心沉淀法。取15ml刻度离心管1支,加尿液 15ml,再加27%磺柳酸液2ml,反复倒置混合数次,以1500rpm离心5分钟。判定: 每0.1ml蛋白质沉淀物,即表示1000ml尿液中含有蛋白质1g。

2) 尿糖检验

健康宠物尿中仅含有微量的葡萄糖,用一般化学试剂无法检出。若用一般方法能检出尿中含葡萄糖,称为尿糖。尿糖阳性可分为暂时性和病理性两类。暂时性尿糖为生理性的,可因血糖浓度暂时性超过肾阈而出现,例如应激、饲喂大量含糖饲料、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及受吗啡、氯仿、乙醚、肾上腺素、阿司匹林影响等。病理性尿糖,可见于肾脏疾病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作用减低),脑神经疾病 (如脑出血、脑脊髓炎) 及肝脏疾病等。犬发生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不足可引起真性尿糖。

(1) 尿糖的定性反应

① Nylander氏法 (尼兰德氏检糖法)

判定: (+) 褐色—暗褐色; (++) 浓褐色。

②benedict氏法

试剂: 无水硫酸铜17.3g加100ml水。

判定: (-) ——无变化,弱青白色;

   (+) ——绿色浑浊,少量的沉淀;

   (++) ——黄色—橙黄色沉淀;

   (+++) ——橙色—赤色沉淀。

3) 尿中胆红素的检验

健康宠物的尿中不含胆红素,当尿中含有胆红素时,则为病态。黄疸、胆色素的检查用Rosenbach法。

药品: 10倍稀释的碘酊 (浓碘酊1ml+9ml生理盐水)。

方法: 取一试管,加用乙酸酸化的尿液3ml,将试管倾斜加入10倍稀释的浓碘酊2ml,在两液面交界处出现绿色的环,则为阳性。

4) 尿中胆色素原的检验

健康宠物的尿中含有少量的尿胆原。尿胆原随尿排出后,很容易被氧化为尿胆素,定性检查Ehrilich法,定量可用光电比色法。

5) 尿潜血检验

健康宠物尿中不含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尿液中含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能用肉眼观察出来叫潜血 (隐血),可用化学方法加以检查。

尿中出现红细胞,多见于泌尿系统各部位的出血,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肿瘤、肾脓肿、膀胱炎、尿结石、尿道损伤、严重烧伤、钩端螺旋体以及某些地方性血尿病等。

7.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尿沉渣的成分主要有两种: 无机沉渣和有机沉渣。前者多为各种盐类结晶,后者包括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各种管型及微生物等。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可以补充理化检查的不足,能查明理化检查所不能发现的病理变化,不仅可以确定病变部位,还可阐明疾病的性质,对肾脏和尿路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泌尿系结石、肿瘤、肾炎及外伤等; 也可因为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子宫的肿瘤等累及泌尿道时。

白细胞增多常因脓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

尿中出现多量的脓细胞,可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尿中大量出现肾上皮细胞并伴有红、白细胞时,多见于尿道感染。出现大量肾盂及尿路上皮细胞,为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的症状。膀胱炎时则出现膀胱上皮细胞。

管型是肾小管、集合管中蛋白质变性凝固或由蛋白质与某些细胞成分相黏合而形成的管状物。尿出现管型,是肾脏疾病的特征表现。根据管型的形态和所含颗粒细胞等的不同定名为各种管型,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透明管型: 数量增多见于急性肾小管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颗粒管型: 是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常易查出的管型。宽幅管型:又称肾衰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多尿期。脂肪管型: 多见于肾病综合征、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病期及肾小管中毒等。上皮细胞管型: 偶见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高热、肾小球肾炎重金属中毒等。红细胞管型: 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及肾充血、肾出血、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等。白细胞管型: 可见于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间质性肾炎。血小板管型: 可见于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混合型管型: 可见于肾炎的后期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蜡样管型: 见于肾脏器质性病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多数盐类和结晶的出现临床意义不大,持续大量出现可能提示与结石相关。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