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四、分娩、哺乳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来源:辈宠网

(一)网床产仔的优越性 网床产仔是集约化养猪场兴起的新技术,它具有工作方便、干燥、卫生、防踩、防压等优点。与地面产床相比,网床产仔是把母猪产房装成网床并设护仔栏,减少压死踩死仔猪;饲养员很容易做到床上无积粪,使仔猪与地面和粪便隔开,仔猪不患或少患肠道病,提高仔猪成活率;便于补料,提高仔猪的整齐度。一般网床产仔比地面产仔每窝多活1~2头。

(二)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 分娩母猪的饲养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围产期、旺乳期和断奶准备期。

1.围产期:围产期分为分娩准备期(产前一周)和泌乳初期(产后一周)。该期的目的是保证母猪顺利分娩和预防无乳综合征(MMA)的发生。①产前4天需逐渐减料,但产前膘情差、乳房膨胀不明显的母猪不减料。②产后第一天不要急于喂料,由于这时母猪分娩疲劳,消化机能很差,若采食过多易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这时应让母猪安静休息,最好喂麸皮淡盐水。③产后第二天喂1~1.5千克饲料,以后根据母猪体况、泌乳量、食欲及仔猪生长发育情况,每天增加0.25~0.5千克喂料量。

2.旺乳期(产后7天~断奶前3天):该期的目的:一是要让母猪泌乳充足,保证仔猪吃到充足的乳汁而健康成长;二是要控制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使母猪断奶后及时发情配种。产后一周基本上可让母猪自由采食,母猪每天给料量以2.5千克为基础,每带一头仔猪增加0.25~0.3千克饲料,按体况、泌乳状况、仔猪生长及健康状况调整喂料量,在断奶前母猪控制在3分膘的中等体况。但炎热的夏天,母猪常因采食量下降而引起奶水不足,因此要提高夏天母猪能量供给量。提高母猪能量供给量有两种办法:一种方法是增大采食量,利用早晚天气较凉爽时饲喂、晚上加餐饲喂;给母猪降温,采用滴水降温可明显增加采食量,或采用水帘降温、增加风扇或抽风机等措施;以水拌料代替干粉料;饲料添加小苏打。另一种办法是向日粮中添加2%~4%的脂肪。

3.断奶准备期(断奶前3天~断奶):该期的目的是使母猪泌乳逐渐减少,这有利于锻炼仔猪采食饲料和预防母猪乳房炎。体况良好的母猪于断奶前3天适当减料至3千克,但体况差的不减料。

4.供给母猪足够的清洁的饮水:母猪每采食1千克料,需供水3~5升;哺乳高峰期每天采食量达5~7千克,每天饮水量一般达15~25升,夏天可高达28升,这才能满足其泌乳的需要。这要求自动饮水器出水量要达1.5升/分钟,在每次喂料后2小时需将哺乳母猪驱赶起来让它饮水,同时供水管应避免暴露于太阳照射下。

(三)哺乳母猪的管理与保健技术要点

1.加强围产期母猪清洁消毒:①临产母猪进产房前一周,先清洁消毒好产房,然后对产前一周的临产母猪洗刷,用复合醛消毒后方可进入产房。②产前2小时用复合碘溶液洗刷母猪腹部、乳房及外阴,并用手挤掉乳头孔的乳头塞,使母猪顺利排乳。③助产时助产人员的手和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并保持全过程卫生。④产后再消毒母猪腹部、乳房及外阴。

2.提供安静舒适的产房环境:①产房的适宜温度是22~24℃,高温会造成难产、分娩延迟、产出更多死胎、母猪便秘、采食量下降、泌乳不足及断奶后发情延迟。②保持产房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产栏一般不要用水冲洗,因为栏内潮湿肮脏,细菌易大量生长繁殖,感染仔猪引起下痢。仔猪下痢可用粉剂消毒药撒盖粪便,清扫后再用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干净。③保持产房安静舒适。不要随意惊吓、鞭打、驱赶母猪和惊吓小猪,这样会使母猪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干扰母猪泌乳。

3.净化围产期母猪体内病原:围产期是母猪最易感染发病的时期,此时给围产期母猪添加抗生素以减少母猪体内外细菌,减少垂直传播,预防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和仔猪细菌性疾病(下痢)的发生,可于母猪围产期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克、15%金霉素2 000克或强力霉素200克,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试验表明,在围产期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催乳散(福奶多)对增加初乳产量和全期泌乳量,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重有明显的效果。

4.预防产后感染:①在产前一天的早上8时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既可预防母猪MMA的发生,又可控制母猪在白天分娩、缩短产程、增加初生仔猪成活率。②产后肌内注射长效土霉素10毫升或分娩第二个小猪时用2.5%氧氟沙星20毫升、鱼腥草针剂30毫升、复合维生素20毫升、维生素C 20毫升、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当注射到剩下最后100毫升时加入缩宫素30毫升继续滴注完毕,并在产后第二天向子宫内灌注清宫促孕宝,对预防产后感染有良效。③对产后无乳的母猪,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催产素,间隔3小时1次,连用4次,并投喂催乳中药以促进泌乳。

5.预防围产期母猪便秘:产前便秘会引起食欲减退,降低仔猪初生体重。产后母猪便秘会引起母猪泌乳障碍和仔猪下痢,降低仔猪断奶重。母猪便秘一般通过调整母猪日粮的粗纤维量来解决,若母猪排出干硬圆粒状粪便,给每头母猪每天饲喂人工盐50克或硫酸镁25克,有条件的猪场可加喂青绿饲料,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

(四)泌乳母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母猪发热处理:产前、产后的母猪健康状况,要认真观察,决不可掉以轻心,母猪产后若是发热,将危及全窝仔猪的生命。母猪产后发热,严禁大剂量使用安乃近之类的药物,因为这类药抑制性非常强,大剂量注射后,使心脏负担过重,会引起心力衰竭。此类药物能使括约肌痉挛,造成乳房膨胀,排不出乳汁,最后造成母、仔全亡。可以使用传统方法退热:取3 000~5 000毫升温水,水温低于体温,加少许洗衣粉溶解,使用胃导管从直肠导入,当大量水流出时,可以带出体内热量,配合补液等措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2.母猪加料问题:产后的母猪每天需要5千克以上饲料才能满足仔猪发育要求,减少母猪掉膘。传统习惯从妊娠后期84天加料,而且饲用料为妊娠母猪料。国外研究表明,84天加料会导致分娩母猪乳腺细胞数量减少,影响乳腺发育,造成产奶量下降和仔猪断奶重小。正确加料时间最好是妊娠后期95~100天,使用“猪用高亚油酸脂肪粉”或加油脂的哺乳母猪料,满足胎儿快速发育需要,提高胎儿出生重。

3.哺乳母猪补料次数影响母猪采食量:一般猪场日喂2~3次,而哺乳母猪日喂4次最好,特别是高温季节,每天可以提高采食量1千克。另外,哺乳母猪饮水量明显影响采食量,公式如下:饮水量=4.2+2.52×采食量(千克/天)。所以,饮水器流速达到1~2升/秒比较合适,如果饮水器流速小于1.0升/秒,母猪很可能日饮水量不够,达不到每天25~30升的饮水量,相应减少采食量。饲粮中可以添加小苏打0.6%~0.8%,增加青绿饲料。

4.减少非生产天数:

(1)非生产天数是指任何一个生产母猪或超过适配年龄(230天)的后备猪没有怀孕、生产的天数。其中3~6天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需非生产天数。

(2)非生产天数产生于后备母猪生长期超过230天后的天数,断奶至配种间隔超过6天后的天数;返情母猪损失天数;流产损失的天数;空怀损失的天数;死亡淘汰损失的天数。非生产天数(NPD)=365-[头均年产窝数×(泌乳天数+妊娠天数)]。如母猪28天断奶,年产2.3窝,怀孕期114天,则非生产天数(NPD=365-[2.3×(114+28)]=39天。

(3)减少非生产天数措施:后备母猪及时配种,230日龄尽可能配上种;加强哺乳母猪饲养,减少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返情母猪及时配种;尽早发现空怀母猪,采取措施,促使发情;及时淘汰老龄母猪。

附:种猪档案管理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必须掌握不同种猪及其后代的生产性能和发育情况等。仔猪生后要编耳号,编耳号最好与称仔猪初生重同时进行(图8)。

图8 猪耳号图

编耳号的方法:用耳号钳,按左右耳的固定位置,剪上缺口和圆孔,代表一定的数字,把所有数字相加,就是这头猪的耳号。一般多采用“左大右小”、“上一下三”的打耳号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右耳:耳上缘剪一个缺口为1,耳下缘一个缺口为3,耳尖一个缺口为100,耳中间打个圆孔为400,靠近正中间打一个圆孔为1 000。

左耳:耳上缘一个缺口为10,耳下缘一个缺口为30,耳尖一个缺口为200,耳中间打一个圆孔为800,靠近正中间打一个圆孔为2 000。例如:编1 230号,就应在右耳靠近正中间打个圆孔(1 000),在左耳耳尖剪个缺口(200),在左耳下缘剪下一个缺口(30),总加起来是1 230号。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