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圈养肉鹅对栏舍的要求
对栏舍的基本要求是尽量宽敞,能够遮风挡雨,通风采光良好。为了节省投资,鹅舍可以利用闲置厂房、农舍,农村还可以在田间地头搭建简易棚舍。舍内设置有以下三种方式:
(1)栅饲 将舍内地面用木条、竹条、树枝等围成许多小的围栏,每个围栏大小为1~2平方米,可饲养育肥鹅5~10只。料槽和饮水器放在栏外,让鹅只从间缝中伸头采食和饮水。围栏的高度一般为50~60厘米,有的地方在围栏上加栅栏状盖,鹅只不能抬头伸颈鸣叫。栅饲适合农村小规模肥育仔鹅,肥育时间较短,一般从50日龄开始抓入栅栏内育肥。由于群体较小,便于喂食和管理,鹅只生长均匀。
(2)圈养 将鹅舍内用砖或竹木隔成几个大的圈栏,每个圈面积为15~25平方米,每平方米饲养4~6只育肥鹅。圈的高度为50~60厘米。料槽和饮水器放置在圈内,圈外最好连接有河塘,供鹅自由采食和洗浴。圈养适合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从育雏结束后可以将鹅放入圈中,管理方便。圈养育肥在入圈前,要进行挑选,体型过大、过小的鹅只要单独饲喂;否则,放入大群影响群体的均匀度。
(3)棚架 在华南一带,地面潮湿,可以用竹条搭成棚架,棚高度60厘米左右,将鹅养在棚架上,与粪便和潮湿的垫料隔离,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仔鹅的生长。棚架的大小以饲养5~10只鹅为宜,面积1~2平方米。四周用竹条围起,料槽和饮水器放在栏外。
无论什么样的圈养肉鹅栏舍都要求舍内不能潮湿,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
圈养肉鹅要求有较大的室外运动场,在天气情况良好的时候应当让鹅群有较多的时间在运动场活动。
2.圈养肉鹅的饲喂方法
圈养肉鹅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补充青绿多汁饲料。一般配合饲料按照前面提供的饲料配方配制。
(1)精饲料用量 精饲料富含各种营养,是肉鹅生长发育主要的营养提供者。以四川白鹅为例,第5~6周龄期间,每只鹅的精饲料用量控制在70克左右,第7~8周龄期间约为120克,第9~10周龄期间为150~200克。注意在第5~6周龄期间精饲料的用量不适宜太多,这个时期是主翼羽生长最快的时期,如果精饲料用量过大容易造成鹅主翼羽外翻(彩图15),影响其外观质量和销售价格。一旦鹅发生翻翅问题是没有办法纠正的。出栏前2周增加精饲料用量的目的在于快速催肥,使鹅在2周内体重快速增加、肌肉更加丰满。
(2)青粗饲料使用 在5~10周龄期间,青粗饲料要充足供应,不仅要保证为鹅提供精饲料所没有满足的营养,还要让鹅的消化道有充盈感,避免鹅因为腹中饥饿而发生啄癖或采食难以消化的异物。
(3)喂饲方法 肉用仔鹅舍饲一般采用自由采食(彩图16),每天白天加料3~4次,夜晚补饲1次,自由饮水。精饲料与切碎的青绿饲料或经过发酵处理的秸秆粉混合(后者需要适当加水拌湿)后放在料盆中供鹅群采食。混合的饲料可以分早、中、晚3次喂饲,半上午和半下午可以把青绿饲料直接放到运动场让鹅群采食。
3.圈养肉鹅的环境控制
(1)温度控制 仔鹅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仔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尤其是鹅群中那些体质比较差的个体。冬季主要是保温,要求舍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2 ℃;早春夜间温度也应不低于12 ℃,还要注意防止环境温度突然变化对鹅群造成的不良影响;夏季主要是防暑降温。
(2)室内湿度控制 鹅舍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出现湿度偏高问题,垫草潮湿会对鹅的羽毛生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经常注意采取措施防止潮湿。
(3)注意鹅舍的通风 在鹅舍的纵向两端要设置通气口,安装风机,以保证舍内空气的新鲜。当鹅群到室外活动的时候,可以打开门窗、风机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冬季和早春通风要注意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鹅身上(尤其是防止风从后面把鹅的羽毛吹翻起来);夏季高温期间白天可以让鹅群到室外树荫下活动和休息,晚上也不能忽视通风工作。
(4)光照管理 为了增加鹅群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促进增重,早晚应对鹅舍进行补充照明。光照可以从早上6时开始,晚上10时可以停止照明,中间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4.圈养肉鹅的管理
圈养肉鹅管理的目标是饲养的仔鹅成活率高,生长均匀一致,上市日龄早,产品质量高。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入舍前分群 育肥前的仔鹅来源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应尽量将同一品种、同一性别、体重相近的鹅只放入同一栏内。注意饲养密度合适,保证均匀生长。对于弱小的仔鹅,切不可放入大群。
(2)做好栏舍内的卫生工作 在栅饲和圈养时,垫草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定期清洗消毒料槽和饮水器,舍内地面、鹅只、用具也要定期喷洒消毒。
(3)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育肥仔鹅易患的传染病有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和巴氏杆菌病,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或注射血清、使用药物进行预防。
(4)注意运动和洗浴 圈养育肥时,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让鹅群每天到运动场活动一定时间(温度较高活动时间稍长、温度低则活动时间稍短),室外活动有利于保持室内的卫生状况,有助于增强仔鹅的体质,有助于羽毛生长,有利于提高增重速度和整齐度。当外界温度高于14 ℃,每天中午应让鹅群下水池游泳1次,时间为30分钟;外界温度高于25 ℃则应延长洗浴时间或增加洗浴次数。
(5)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主要指单位鹅舍内面积饲养鹅的数量。圈养肉鹅要把饲养密度控制好,如果饲养密度高容易造成鹅舍内空气污浊、垫草潮湿、羽毛脏乱、体质虚弱、均匀度差、平均体重偏低等问题。一般冬季和早春外界气温低,鹅群到室外活动少的情况下饲养密度要适当低些;仲春后气候温暖,鹅群较多时间在室外活动,饲养密度可稍大些。
按照地面垫草平养方式饲养中型鹅的标准,每平方米鹅舍地面面积可以饲养鹅的数量见表5。
如果采用网上平养,每平方米饲养仔鹅的数量可以比地面垫草平养多0.5只。
表5 仔鹅的饲养密度
周龄 | 5~6 | 7~8 | 9~10 | 10以上 |
饲养密度(只/米2) | 4~5 | 3.5 | 3~3.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