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哺乳动物中偶蹄目 (Artio-dactyla)、反刍亚目 (Ruminantia)、洞角科(Bovidae)、羊亚科 (Caprinae)、绵羊属 (Ovis) 的家畜。
绵羊的起源 现代人类饲养的家绵羊均起源于野生绵羊, 经过人类长期饲养、驯化、选择形成。
迄今欧亚及北美洲大陆还生活着不同种类的野生绵羊。考古学和形态学考证,对家绵羊和野生绵羊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证明, 家绵羊是由分别生长在南欧、北非、小亚细亚、中亚细亚和亚洲中部等地的野生绵羊驯化而成。与家绵羊血缘关系最近的野生祖先有摩弗伦羊 (O. musimon)、阿卡尔羊 (O. orientalis) 和羱羊(又称盘羊, O. ammon)。
中国绵羊的起源,国内外学者认为,分布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不同家绵羊品种主要与阿卡尔羊, 羱羊及其若干亚种有血缘关系。现今分布在中国北方牧区的蒙古羊和分布在青藏高原的藏羊在头型和体躯外貌上均有很大区别, 证明了中国绵羊的起源同样是多源的观点。
目前世界科学工作者公认的观点是, 绵羊的驯化在山羊之后,绵羊的驯化也不是首先在一个地方,而后推向世界各地的。在世界不同地方由不同种的野绵羊驯化而成, 在时间上略有先后。
分布在欧亚大陆的野生摩弗伦羊的染色体数与家绵羊相同。在20世纪初期,欧洲学者用摩弗伦羊与不同品种的家绵羊杂交,均获得了发育正常的后代,这进一步证明摩弗伦羊是家绵羊的始祖之一。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青海、西藏、新疆的畜牧工作者用捕获的野生羱羊精液与当地绵羊杂交, 曾获得发育正常的后代,证明中国家绵羊的起源与羱羊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说明羱羊是中国家绵羊的始祖之一。
绵羊的驯化时间远早于文字的出现, 故早期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用碳测定,证明中国在8 000多年前已有绵羊饲养。至少在10 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已饲养绵羊。
绵羊品种分布与分类 绵羊具有利用贫瘠草场和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能力, 分布地区十分广泛, 从4 000~5000米的高原到沿海平原, 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炎热的非洲都有不同品种的绵羊分布。世界各地的生态条件相差悬殊, 加上各民族人民根据自身的需要长期进行定向选择,形成很多绵羊品种,各品种间无论在体型、外貌、还是在生产性能方面均有很大差别。19世纪以来,各国畜牧科技工作者, 不断培育出生产性能很高的绵羊新品种,进一步丰富了绵羊品种资源。世界上的绵羊品种已超过600个。
绵羊品种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按尾型分, 另一种是按主要产品特点和用途分类。
按尾型分类法 ①短瘦尾型,以藏羊、罗曼诺夫羊(Romanov)等为代表;②长瘦尾型,各种细毛羊和半细毛羊;③长脂尾型,以大尾寒羊为代表;④短脂尾型,以蒙古羊、小尾寒羊、湖羊、卡拉库尔羊为代表;⑤脂臀型, 以哈萨克羊、吉萨尔羊(Hissar)为代表;⑥无尾型, 全世界只有美国有一个无尾羊种 (Tailess)。
按主要产品特点和用途分类 ①细毛羊, 如新疆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澳洲美利奴羊 (AustralianMerino)、苏联美利奴羊 (Soviet Merino)、兰布列羊(Rambouillet)等;②半细毛羊,林肯羊(Lincoln)、边区莱斯特羊 (Border Liecester)、罗姆尼羊 (RomneyMarsh)、茨盖羊 (Tsigai);③肉用羊,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German Mutton Merino)、有角道赛特羊(DorsetHorn)、夏洛来羊(Charolais)、萨福克羊(Suffolk)等;④肉脂用羊,哈萨克羊、乌珠穆沁羊、吉萨尔羊等;⑤地毯毛用羊,藏羊、蒙古羊、德来斯代羊(Drysdale)、土其代羊(Tukidale)等;⑥裘皮用羊,滩羊、罗曼诺夫羊等;⑦羔皮用羊,湖羊、卡拉库尔羊(Karakul)等;⑧乳用羊,普列文斯黑头羊(Plevinsk black head)、东弗里森羊 (East Friesian) 等。
绵羊的生物学特性 绵羊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草原地区,喜干燥、耐严寒、怕湿热、善游走,能利用低草贫瘠草场。这些特性随人类的迁移,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绵羊的适应性很强。美利奴羊原生长在欧洲气候较温和的草原地区,18世纪后叶英国移民来到澳大利亚, 将美利奴羊引到北部昆士兰热带干旱草原上放养取得了成功。饲养在中国北方牧区的蒙古羊终年在大草原上游牧, 是对较差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的品种。随着人类迁移来到农业发达的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经多年培育现已形成适应高温、高湿气候完全舍饲的绵羊,人工选择和环境影响,使其逐渐成为饲养方式特殊、羔皮很有特色,产羔率高的湖羊品种。随着人工栽培牧草取得成功,人工草场面积不断扩大,养羊方式也由游牧改变为小面积围栏饲养,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近些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把北方的细毛羊移到南方高雨量 (年降雨量1 000~1 800毫米) 的山区 (海拔1 000~2 500米) 饲养, 已取得成功。
绵羊在解剖学和形态学上的特点是上额骨平坦、鼻骨略向前突出,角的横断面呈三角形,依水平方向向后前方旋转呈螺旋形伸向两侧,左右角基间距较宽,眼下有泪窝腺,蹄缝间有趾间腺,公母羊膻味较轻,全身被毛细软、稠密。有27对染色体,任何绵羊品种间均可相互杂交, 产生发育正常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