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摄取的饲料在消化道内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嗉囊 鸡嗉囊发达, 鸭和鹅只有食道的纺锤形扩张部。进食的食物有一部分经嗉囊时不停留, 直接进入腺胃;另一部分则停留在嗉囊内,一般停留约为2小时, 最长可达16~18小时。嗉囊壁内含粘液腺, 分泌粘液, 对饲料进行润湿和软化。嗉囊为唾液淀粉酶和植物性饲料内的酶, 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有利于微生物的栖居和活动。成年鸡嗉囊内含有大量细菌, 以乳酸菌为主, 还有肠球菌和产气大肠杆菌, 以及少量小球菌、链球菌和酵母菌等。对饲料中的糖类可进行发酵分解, 产生有机酸,如乳酸、少量挥发性脂肪酸。一部分可通过嗉囊壁吸收, 大部分随食物下行, 到消化管的后段, 再被吸收。
鸽(雌和雄)在育雏期间, 嗉囊中产生一种特殊的乳白色液体叫嗉囊乳, 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淀粉酶和蔗糖酶等酶类。
嗉囊的运动有两种形式: ①蠕动, 始于食管,扩展至嗉囊,再达腺胃和肌胃, 这种收缩常成群出现,一般2~15次为一群,每群间隔1~40分钟。②排空运动,从嗉囊的腹面开始, 呈波状扩展至整个嗉囊, 同时有食管收缩相配合, 驱使食物向胃内排放。这种运动约1~1.5分钟一次。由于嗉囊的运动,食物得以混合,并间断地向胃内排放, 嗉囊起着贮存食物及对饲料进行胃肠消化之前的预备性加工作用。
腺胃 亦称前胃,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胃底腺部。禽类胃腺没有壁细胞, 只有主细胞, 盐酸和胃蛋白酶都由主细胞分泌。胃酸呈酸性,pH为3.0~4.5。禽类的胃液呈连续分泌。按每千克体重计, 胃酸分泌量和盐酸的浓度高于人、犬、大鼠、猴等。食物在腺胃内停留时间较短, 胃液的消化作用, 主要在肌胃和十二指肠内进行。胆汁和胰液在十二指肠末端排入肠腔, 不影响胃液中消化酶在十二指肠内的消化作用。
肌胃 亦称砂囊,内含有许多食入的砂砾。肌胃粘膜中分布着许多小腺体, 这些腺体分泌胶样物质与来自腺胃分泌的盐酸相接触时迅速硬化, 覆盖在粘膜的表面, 形成坚硬的能抗胃蛋白酶的角质膜(俗称肫皮,药名鸡内金), 其实质为一种粘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具有保护胃壁的作用。角质膜在进行胃消化活动时不断磨损, 同时也不断由腺体分泌来补充。肌胃不分泌消化性胃液。
家禽没有牙齿, 饲料磨碎过程在肌胃内进行, 摄食谷类的家禽, 肌胃特别发达, 便于谷粒等食物的磨碎。
肌胃的收缩具有节律性, 平均每20~30秒收缩一次。饥饿时收缩节律变慢, 摄食时, 节律加速。肌胃在收缩时, 可在胃腔内形成很大压力。
小肠 禽类的小肠消化与哺乳动物相似, 胃内食糜进入小肠后, 在胰液、胆汁和肠液的作用下, 以及肠壁肌肉的收缩, 使食糜与小肠内消化液混合, 并沿消化管向后移动。
纯净的胰液透明、水状, 略带碱性, 味咸、pH为7.5~8.4。含有高浓度的碳酸氢盐和氯化物, 还有由蛋白质构成的消化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胰液淀粉酶、胰脂肪酶以及胰核酸分解酶等。
胃酸刺激十二指肠和小肠粘膜可产生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 促使胰腺分泌大量含碳酸氢盐而含酶较少的稀薄胰液。
禽类的肝脏连续分泌胆汁。分泌量在4~6月龄的鸡每小时约为一毫升或每千克体重一昼夜9.5毫升。禽类胆汁呈酸性, 金黄色至绿色,pH为5.0~6.8。胆汁含有鹅(脱氧)胆酸、胆酸和别胆酸,而缺乏脱氧胆酸。
胆汁的消化作用,主要取决于所含胆盐,胆盐为脂肪酶的激动剂,增强胰脂酶的活性,胆盐能降低脂肪滴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大与脂肪酶的接触表面张力,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胆盐与脂肪酸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胆盐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和刺激小肠运动。
肝脏分泌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其中的胆盐又可被迅速吸收,经门脉重新回到肝脏,刺激肝细胞,加强胆汁的分泌,此过程称胆盐的肝一肠循环。
禽类小肠液为碱性液体,pH为7.39~7.53。小肠液含有肠肽酶、肠脂肪酶、肠淀粉酶和多种双糖酶,以及能激活胰蛋白酶原的肠激酶等。肠肽酶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酶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分解淀粉或糖元成麦芽糖。双糖酶可分为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等。麦芽糖酶将一个分子麦芽糖分解生成为两个分子葡萄糖,蔗糖酶将一分子的蔗糖分解生成一个分子葡萄糖和一个分子果糖,乳糖酶分解一个分子的乳糖生成一个分子葡萄糖和一个分子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皆为单糖,能为禽体所吸收和利用。
大肠消化 禽类的大肠有两条盲肠和一条短的直肠。食糜从小肠进入盲肠靠直肠的逆蠕动实现的。再靠盲肠本身的蠕动,从其颈部向顶部推进,直肠逆蠕动时,盲肠括约肌紧闭,为此直肠内容物不会逆回小肠。
盲肠消化主要是对饲料中的粗纤维进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粗纤维经细菌发酵产生的终产物为乙酸、丙酸和丁酸,还有少量高级脂肪酸。这些挥发性脂肪酸可被盲肠吸收,然后进入肝脏代谢为机体利用。除此,还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
在盲肠内,细菌还能分解食糜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氨、胺类和有机酸,并能利用日粮中的非蛋白质含氮物合成菌体蛋白质,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细菌还能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等。盲肠内还能进行水分、盐类和简单的含氮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