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五节 禽螺旋体病
    来源:辈宠网

禽螺旋体病是由鹅疏螺旋体引起、经蜱传播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热、厌食、精神沉郁、头部下垂、发绀、排绿色浆性稀粪,肝、脾肿大并有斑点状出血和坏死灶。

本病于1891年由Sacharoff年在俄国高加索地区的病鸡血液中首次发现,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我国于1983年在新疆的病鸡中检查到病原并首次报道本病。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鹅疏螺旋体 (Borrelia anserine),又称鸡疏螺旋体 (Borreliagallinarum),形态细长,平均长度为6~30μm,宽0.2~0.3μm,有5~8个螺旋,能通过0.45μm微孔滤膜。在血液中运动活泼,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很容易观察到血液或组织片中的螺旋体,易被常用染色液染色,瑞氏染色呈紫蓝色,碱性复红染色呈紫红色。

鹅疏螺旋体微需养,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Barbour-Stoenner-Kelly培养基中生长,在人工培养基中传代很容易丧失毒力。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尿囊腔或卵黄囊接种后,经4~6 d引起鸡胚死亡。同时在胚体的肝、血液中可检查到大量螺旋体存在。病禽血液可间隔3~5 d在雏鸡或雏鹅体内连续传代和保种。虽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血清学分型方法,但不同分离株之间的毒力和抗原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鹅疏螺旋体对各种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56℃15 min即可灭活,多种常用浓度的化学消毒液均可在5 min内将其杀灭,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在4~5℃下可存活2个月左右。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鸡、火鸡、鹅、鸭及多种鸟类均可感染。而鸽、小鼠、大鼠、家兔及其他哺乳动物均不易感。各种日龄的禽类均易感,而幼禽的易感性和病死率较高,发病率10%~100%不等。老龄禽有较强抵抗力,感染后常可自然康复。

2.传染源 感染禽、波氏软蜱是主要传染源。波氏软蜱 (Argas persicus) 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并可经卵传至后代。

3.传播途径 易感禽与感染或死亡禽的组织、血液及排泄物接触后可感染本病。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注射针头间接传播本病。蜱采食感染禽的血液后,螺旋体可以在其体内大量增殖,而且至少可存活60天以上。当波氏软蜱叮咬健禽时,鹅疏螺旋体随蜱唾液进入机体。蚊虫、鸡刺皮螨和各种鸡羽虱等节肢动物也能传播本病。这些昆虫是螺旋体的贮存宿主。

4.流行形式及因素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温暖、潮湿、蜱活动季节多发,被蜱叮咬可以感染,吞食感染蜱或其卵也能感染。

【临诊症状】 本病发病率不一,但病死率相当高。自然条件下,由于蜱的叮咬或摄食了有感染性的血液和蜱卵而发生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12天。

急性病例常突然出现体温升高,火鸡可达到或超过43℃、精神不振、厌食、呆立不动、头下垂、身体缩成一团; 腹泻,并排出含有胆汁和尿酸盐的绿色稀粪,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血液稀薄呈咖啡色; 鸡冠苍白,步态不稳,严重者腿翅麻痹,昏迷,最后抽搐死亡。病程一般为4~6天。

慢性病例较少见,症状与急性者相似而较轻缓,一般经2周左右可以完全康复,康复鸡往往消瘦。

【病理变化】 在体温升高期间做血液涂片检查常可见有大量螺旋体。血相检查还可发现病禽的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而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其他血液生化指标也发生变化。

最特征的病理变化在脾和肝。脾脏明显肿大,被膜下有斑点状出血和坏死灶。肝淤血肿大变性,常见密布的针头大灰白色坏死灶。有些病例可见肾肿大,色泽变淡。肠有卡他性炎症病变。内脏器官呈现出血、黄疸,皮肤及肌肉黄染,血液稀薄。

脾脏组织学病变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增生灶的中心有时可见玻璃样变性。大、中、小淋巴细胞增生并可见大量有丝分裂相。肝充血,肝门附近有大量淋巴细胞、成红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肝细胞内可见破碎或卷曲的螺旋体。

【诊断】 根据病禽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检查体内有鹅疏螺旋体。

取病禽发病初期的血液涂片用瑞氏染色或取内脏,如病料为肝、脾、肾、肺等可作触片,经染色后镜检,也可用暗视野检查湿标本,发现有螺旋体即可确诊。

分离螺旋体可取病禽的血液接种到6日龄的鸡胚尿囊腔内,培养2~3天后,可在鸡胚尿囊液中找到螺旋体。

在发病的后期,螺旋体会发生凝集并溶解。由于在血液或组织中不容易直接观察到菌体,所以可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查肝脏或脾脏中相应的抗原。此外,还可以采用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禽体内的抗体。

【防控措施】 应避免将有蜱寄生的禽类引进洁净禽群,平时应注意消灭蜱、螨等吸血昆虫。对病禽应隔离治疗或淘汰,病死禽和粪便应无害化处理处理。

在常发地区或禽场,可利用本地区现场分离的病原体制备自家疫苗或多价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病禽的肝、脾组织悬液或血液、鸡胚培养物等加入适量的福尔马林灭活后制成组织疫苗给禽群免疫接种,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病禽康复后或用鹅疏螺旋体疫苗免疫一次即能获得坚强的体液免疫力。

早期治疗有较好效果,首选药物是土霉素、青霉素,其他药物如卡那霉素、链霉素等也有一定疗效。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