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动物行为学
    来源:辈宠网

研究动物行为客观规律的学科。是由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以明显的或潜在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形体活动或表现, 是动物面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经常、快速的适应手段。成年动物的行为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两种成分构成, 这些行为不仅限于那些显而易见的躯体运动和姿态变化, 而且也包括那些不易察觉的表现, 如动物面部细微的表情等。此外, 动物的鸣叫、竖毛、拟态甚至释放特殊气味(信息素)等, 也是动物的行为模式。

发展简史 动物行为学的形成和发展同生产实践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从人类最初以狩猎为生到开始驯养动物, 过渡到家畜养殖, 对畜禽等动物的种种习性的认识与日俱增。但是, 人们用科学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奥地利学者劳伦茨(K. Lorenz, 1903~1988)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他通过鸟类本能行为的长期研究,发现了许多行为学基本原理, 其中如印痕行为的发现对人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具有普遍的意义。劳伦茨同弗列斯(Karlvon Friscn)和廷伯根 (Niko Tin-bergen), 以他们在动物行为学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共同获得1973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行为的分类 动物行为的分类方法有3种。①从功能上分, 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生殖行为、定向行为和节律行为等。②从发生学观点分,有先天的定型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 前者包括趋向行为、反射、本能和动机行为, 后者包括印痕行为、模仿行为、习惯化、条件反射、尝试和错误以及推理行为等。③从应用意义上分, 这是家畜行为学的分类原则, 有摄食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群体行为和应激行为等。

行为的生理学基础 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 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之下。行为是对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信息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动物必需能够感知信息并进行处理, 然后作出反应, 这就涉及感觉器官的感受、传入神经的信息输入、中枢神经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和感知、传出神经的决策输出以及效应器官(肌肉与腺体细胞)的决策兑现。由此可见, 行为的激发和表现都是通过神经系统整个网络结构的运转而实现的。内分泌是生物较古老的生命活动调节者, 生物进化中出现了独立的神经系统之后, 许多生命活动仍需仰赖内分泌体液系统的调控作用, 以维持动物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 尤其是那些节律性频率较慢、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则更为突出。例如, 性行为中的求偶、排卵、孵育、哺乳等行为, 主要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来控制; 在高等动物许多行为活动的机构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共同起调控作用; 许多场合下往往是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而后者又通过反馈途径调节着神经系统的活动。

来自环境的信息, 对动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同的, 神经系统还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轻重缓急的判别, 以作选择性提取。有些信息还需要在神经系统中储存起来, 以备同先前进入的或随后到来的信息进行对比, 以便随后作出决策, 并引发相应的行为, 这就是学习、记忆、推理等后天习得性行为的生理学原理。

研究方法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①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 运用各种手段(如声像记录、无线电遥测、跟踪等)探测并搜集动物的各种行为模式, 将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 从而发现行为的特征及其表现规律、机理等。观察中有时还需要深入动物的栖息地, 长期耐心地与动物为伴, 以便获得动物的某些行为奥秘。②调查法,有些行为现象单靠观察法还是不够的, 需要运用调查方法, 通过访问猎户、养畜者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 对动物行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作多角度的调查研究。③实验法, 是研究动物行为的重要方法。实验条件的设计应尽可能维持或接近自然状态。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配合使用各种监测技术而建立起来的, 例如: 研究学习行为、动机行为等行为模式时,往往依据条件反射建立的原则,采用迷宫装置、形成后效行为或操作性条件反射等手段并配合使用电生理技术、自动记录、无线电刺激、遥测术以及延期照相术等手段进行实验;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同位素示踪等微量测定技术,对行为引发过程的神经、体液机制, 作深入的定量与定位阐明。

研究意义 利用趋向行为的原理, 可借模拟手段(如设置特殊的气味和特定波长的光)来诱捕害虫; 认识迁移行为规律,可以弄清鱼群回游路线,有利于海洋捕捞业。至于利用家畜行为的研究成果于畜牧业已显示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畜牧科学进展,采用了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如密集饲养、无窗式禽舍、漏缝地板以及畜牧机械代替人工饲养管理等等,使家畜面临前所未遇的新异环境。而动物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行为模式以适应突变的环境,于是出现了一系列“行为病”或“现代化综合症”,兽医临床工作遇到新的挑战。因此,动物行为学原理, 日益为临床工作所重视,“行为临床学”、“兽医行为学”等新分支学科应运而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