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雁亚科 (Anserinae)、雁族 (Anserini)、雁属(Anser) 家禽。
起源与驯化 鹅是人类对雁长期驯养而成的经济禽类。大多数鹅品种来源于雁属的灰雁(Anser anser)和鸿雁 (Anser cygnoides)。灰雁有两个亚种, 黄喙灰雁 (Anser a. anser) 和 粉 喙 灰 雁 (Anser a.rubrirotris),是欧洲鹅的祖先。鸿雁是中国鹅的祖先。鸿雁与灰雁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来自这两种雁的鹅品种间杂交后代可以继续繁殖。这两种雁与由它们驯化的鹅染色体相同,2n=80。北美洲的加拿大雁(Brantacanadiensis)曾经被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驯养,但经几个世纪后停止。尼罗雁(Anser aegyptiacus)和斑头雁(Anser indica)是中东地区鹅的祖先。当今世界养鹅业应用的品种几乎全部来自灰雁和鸿雁, 其他血缘鹅种已极少见。
人类对雁的驯化有悠久的历史, 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进行的。中国湖北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鹅,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前的产物,河南安阳殷王武丁(公元前1324~前1266年)配偶“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形象生动的玉鹅等饰物。中国最早的养鹅文字记载见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41年~前476年),《管子》菁茅谋篇云: “鹅鹜含余粖”。战国时期的《周礼》记有:“鸟之可养使盛大蕃息者谓鹅鹜之属”。说明在中国鹅的驯化和饲养应远在4 50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德拉科(J.Delacour)等著的《世界水禽》一书中指出:“灰雁大概是最早驯养的家禽,因为这表现在欧洲壁画上已有四千年”。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古埃及碑刻和壁画中有古埃及人用粮食手工填鹅的情景。同期,东南欧洲也开始养鹅,这一点在荷马史诗《奥德赛》(公元前8~前9世纪) 中已有记载, 罗马人对鹅的肉和蛋都在利用。根据考古发掘断定,在伊朗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对雁进行驯养。
分布 当代鹅的分布几乎全在北半球, 绝大多数集中于欧亚大陆。中国、前苏联、大多数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德国和东欧各国是养鹅业发达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养鹅总数约1亿只。除伊犁鹅在新疆外,其余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发达地区,长江、珠江、淮河中下游和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较发达。与鸡和鸭比较,虽然养鹅业的历史悠久,由于鹅的繁殖力低,以及选偶和家族性强等特点,其品种结构、饲养数量和分布地区,长期以来变化缓慢。鹅的分布地区大体上与其祖先(主要是灰雁和鸿雁)的迁栖地区相一致。
生物学特性 起源于灰雁和鸿雁的鹅的体型外貌近似的特征为:喙短而坚固。体躯丰满,有些品种有腹褶,少数颌下有垂皮。羽毛丰满紧凑,御寒能力强,有灰、白两种羽色。腿短而粗壮,脚趾间有蹼连接(第 一趾除外)。来自这两种雁的鹅品种间体型外貌的不同特征是后者颈较长,略呈弓形,头上有肉瘤,前躯略高,体重较小,但繁殖性能较高;前者头顶无肉瘤,颈略短而直,体躯与地面平行。鹅的孵化期为31天,部分品种有就巢性。与其他家禽比较,鹅有较明显的择偶性。视觉发达,可以看到8米以外的玉米粒,能在120米距离认清自己的同类。对上述目标鸭的视力分别为4米和70~80米。有较强的自卫行为和警觉性,而且鸣声响亮, 因而在农家饲养中具有看守门户的警卫功能。
经济学特性 鹅的性成熟期为210~310天。除部分中国鹅品变种外, 大部分品种产蛋量从第1年到第3年逐渐增加15%~20%,以后下降。年产蛋量多数为30~50个,蛋重120~200克不等。使用期4~6年。公母配种比例1:3~5。部分轻型中国鹅及其杂交种第1年即可达到产蛋高峰,年产蛋70~100个,第2年产蛋量比第1年下降10%~20%。鹅的生长较快,8~9周龄的鹅体重3~4千克,大型鹅可达5千克以上,每千克增重根据饲养方式不同消耗精饲料1~3千克不等,此时的仔鹅体重大、屠体外形丰满,可食部分比例高,是最佳上市日龄。鹅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其中皮及皮下脂肪占胴体的30%,腹脂占10%。鹅油是容易消化吸收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的脂肪,其溶点为26~34℃,比鸡、鸭、火鸡都低。鹅油的粘度与奶油相近似,常用于制药业,是治疗冻伤的良药。沉积脂肪能力强的特性, 使鹅成为最适于填饲生产肥肝的家禽之一。
鹅的羽毛和羽绒生长紧密而丰厚, 具有良好的韧性、弹性、结实性、低吸水性和低导热性,是珍贵的保暖服装和寝具等原料。北方地区饲养的中型鹅 (体重5~6千克)一次可活拔羽毛150~200克,含绒率30%左右。大量利用青绿饲料是鹅的重要特性。成年鹅在放牧中一天可采食青饲料2千克左右, 主要采食禾本科及豆科牧草的嫩叶、茎及籽实。按适口性选择采食的常见牧草是黑麦草、蒲公英、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黄花苜蓿、小碱草等,但对含有毒素部分,如箭筈豌豆的籽粒,从不采食。鹅的消化道是其体躯长度的11倍,而鸡仅为8倍,鹅的肌胃对食物的压力是鸡的2倍。鹅有发达的盲肠,因之有较高的饲料利用率,并可以较好地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成年鹅日粮中的青干草粉和麸皮等粗饲料占20%~25%,对麸皮中粗纤维的消化率为56. 9%, 而鸡仅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