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六节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
    来源:辈宠网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引起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疾病,主要侵害仔猫,临诊上以咳嗽、打喷嚏、流涕及发热等为特征。发病率可达100%,致死率约50%。

本病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猫呼吸道疾病之一。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猫群中有猫疱疹病毒1型存在。

【病原学】 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 1,FHV-1)为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甲亚科 (Alphaherpesvirinae),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特征。位于细胞核内的病毒粒子直径约148nm,胞浆内126~167 nm,细胞外约164 nm。病毒粒子中心致密,外有囊膜。可吸附和凝集猫红细胞。

FHV-1可在猫胎肾、肺及睾丸细胞内增殖,在兔肾细胞也能较好生长。接种病毒后,24~48 h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单层细胞呈灶状圆缩、变暗以至全部脱落,有时出现多核巨细胞或合胞体细胞。1~3天后病毒滴度可达105~107/ml(TCID50)。病毒在细胞核内增殖,感染细胞经包涵体染色后,可见到大量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FHV-1仅有1个血清型,与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猫杯状病毒及人单纯疱疹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对酸、热和脂溶剂敏感,在干燥条件下,常温12h以内即可灭活,50℃4~5 min灭活,在-60℃条件下可存活180天,甲醛和酚易将其杀灭。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所有猫科动物都易感,目前仅从家猫分离到了该病毒; 仔猫较成年猫易感且症状严重。对猫科动物以外的其他异种动物及鸡胚不致病。

猫的呼吸道疾病将近一半由FHV-1所致,家猫的抗体阳性率将近50%,而养猫场可达70%。

2.传染源 自然康复或人工接种的耐过猫能长期带毒和排毒,病猫的呕吐物、唾液、粪及尿均含有大量病毒,是危险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FHV-1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病毒经鼻、眼、咽的分泌物排出,易感猫通过鼻与分泌物直接接触或吸入含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污染的用具、垫料或人机械性地传播本病。

【临诊症状】 本病潜伏期2~6天。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嗜中性白细胞减少,阵发性喷嚏和咳嗽,羞明,流泪,结膜炎,鼻腔分泌物增多,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沉郁。鼻液和泪液初期透明,后变为黏脓性。约半数患病仔猫可发生死亡,合并细菌感染时病死率更高。

急性病例病程通常持续10~14天,成年猫病死率较低,但仔猫可达20%~30%。带毒母猫所产新生仔猫可感染,表现为体衰、嗜睡、腹式呼吸或无症状死亡。耐过病猫,7天后症状逐渐缓和并痊愈。部分病猫则转为慢性,表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和鼻窦炎症状。孕猫可发生流产。4周龄以内的幼猫可死于鼻气管炎及支气管炎,6月龄以上的猫多为温和型或亚临床感染。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病初鼻腔和鼻甲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喉头和气管也可出现类似变化。较严重病例,鼻腔、鼻甲骨黏膜坏死,眼结膜、扁桃体、会厌软骨、喉头、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的部分黏膜上皮也发生局灶性坏死,坏死区上皮细胞中可见大量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对于全身性感染的仔猫,血管周围局部坏死区域的细胞也可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慢性病例可见鼻窦炎。表现下呼吸道症状的病猫,可见间质性肺炎及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组织坏死,有时可见气管炎及细支气管炎的病变。

【诊断】 FHV-1感染与猫杯状病毒 (FCV)感染、猫全白细胞减少症 (FPV) 和猫肺炎(衣原体感染) 的临诊症状相似,很难区分,只有靠特异性的病原分离或血清学试验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病猫眼结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涂片或切片标本,用FHV-1荧光抗体染色,可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也具有诊断意义。

最可靠的诊断是分离病毒。该病毒可在病猫鼻咽部黏膜和结膜持续存在30天以上。在肝、肺、肾、脾等实质脏器也可分离出病毒。成功率较高的分离方法是在急性发热期,以灭菌棉拭子在鼻咽、喉头和结膜部取样,接种于原代猫肾细胞,逐日观察有无细胞病变,新分离病毒可用已知FHV-1免疫血清进行中和试验鉴定。细胞培养物也可进行荧光抗体染色而做出快速鉴定。

近来,可用PCR检测组织中的DNA,抗原捕获ELISA或免疫荧光检测组织中的抗原。

【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平时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将猫饲养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新引进猫或仔猫应至少隔离观察14天方能混群饲养。减少每个猫群的数量和密度,加强饲养人员的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都有助于本病的预防。

带毒母猫不宜再做种用,因为分娩常是促进带毒母猫排出病毒的应激因素之一,从而造成新生仔猫的感染。

美国已有FHV-1弱毒苗可供应用。猫63~84日龄时首免,以后每隔180天加强免疫1次。该苗单独应用或与FCV弱毒苗联合应用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有时也与猫全白细胞减少症及猫肺炎 (衣原体引起) 疫苗联合应用。

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药。5-碘脱氢尿嘧啶核苷可用以治疗FHV-1感染引起的溃疡性角膜炎。对于病猫,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有效地防止细菌继发感染,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对症疗法也十分重要,口腔损害和病程长的病猫,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结膜炎可每天多次用10%磺醋酰胺钠、0.5%新霉素眼膏涂擦,但不宜使用含皮质类固醇的眼膏。患猫需早期隔离,隔离舍保持恒温,如有脱水可口服或皮下注射等渗葡萄糖盐水,每日50~100ml,每日2次,为增进食欲可给予少量香味食物,如鱼、肝、瘦肉等,有利于患猫康复。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