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中国畜牧业综合区划
    来源:辈宠网

根据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对畜产品的需求,进行畜牧业生产综合性区域规划。

1981~1982年间,在农业部畜牧总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徐矶主持,组织17个单位协作研究,编制出《中国畜牧业综合区划》。区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畜牧业现状分析和分区规划。现状分析以1980年资料为准,对自然环境、畜牧资源、发展状况、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彩图1)。分区区划的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分区依据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畜牧业生产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依据饲料资源、自然环境、饲养技术和社会需要的地区间的差异性和区内的相似性对中国畜牧业进行分区划片。

分区论述 将中国划分为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西南山地、东北、黄淮海、东南七个一级区。各区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土地面积及各区的特点、畜牧业发展方向,简述如下:

青藏高原区 包括西藏全部,青海大部,四川、甘肃部分地区。①特点。自然条件严酷,境内雪峰林立,高山宽谷相间,缓坡草甸连片,地广人稀,草地面积大,属高寒牧区。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马8.34%、骡0.59%、驴2.37%、黄牛4.91%、牦牛95.23%、骆驼4.46%、猪0.34%、绵羊28.06%、山羊 10.62%; 畜产品占全国的比重: 牛、羊肉19.16%、牛奶26.16%、绵羊毛15.28%、山羊绒9.13%。主要问题是冬春饲草不足,棚圈缺乏,管理落后和牧业生产力很低; 有利条件是天然草地广阔且类型多样,有适应高寒地区的家畜,光能资源丰富。③发展方向。以发展适应当地条件的草食性家畜牦牛、藏羊为主。

蒙新高原区 包括内蒙古、新疆全部,甘肃、河北部分地区。①特点。多沙漠、山脉,冬季干寒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春秋气温升降剧烈,牧区地广人稀,草场类型从东至西依次为草甸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属干旱牧区。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 马27.97%、骡11.12%、驴27.52%、黄牛5.21%、奶牛37.72%、骆驼95.16%、猪2.36%、绵羊36.72%、山羊14.83%; 畜产品占全国比重: 肉类3.0%、奶类9.5%、绵羊毛44.4%、山羊毛、绒43.9%。主要问题是牧草退化严重,大部分草场产草量低;有利条件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较好,局部地区有利于实行农牧结合。③发展方向。保护天然植被,以绵羊为主,发展草食家畜,推行季节性畜牧业生产,局部地区可实行农林牧结合。

黄土高原区 包括山西、宁夏全部、青海、甘肃、陕西、河南、河北部分地区。①特点。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量低而不稳。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马7.19%、骡30.94%、驴25.25%、黄牛7.5%、奶牛8.39%、猪5. 99%、绵羊13. 85%、山羊18%;畜产品占全国比重:肉类4.47%、奶类8.69%、蛋类 4.7%、绵羊毛6.36%、山羊毛绒25. 25%。主要问题是饲草、饲料不足;有利条件是技术力量较雄厚,畜禽品种资源丰富。③发展方向。种草植树保持水土,推行粮草轮作,发展草食家畜。

西南山地区 包括云南、贵州全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部分地区。①特点。地形复杂,气候温和湿润,垂直变化显著;草山草坡面积大, “立体农业”明显。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为马12.9%、黄牛26. 28%、水牛38.17%、奶牛5.54%、猪26.82%、山羊18.37%;畜产品占全国比重: 肉类20.74%、奶类4.35%、蛋类11.42%。主要问题是草山草坡利用率低,牧草质量差;有利条件是牧草繁茂,再生力强,青草期长,产草量高。③发展方向。根据海拔气候条件,分别发展猪、禽、奶牛、黄牛、山羊、马和绵羊; 实行农林牧结合, 用好草山草坡。

东北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全部。①特点。东西两侧为山地、丘陵,中间为平原,属温带半湿润气候。人均占有耕地、草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马26.33%、骡17.01%、驴8.65%、黄牛8.53%、奶牛19. 09%、猪7.75%、绵羊5.46%; 畜产品占全国比重: 肉类8. 37%,奶类22. 31%,蛋类9. 06%,绵羊毛11%。主要问题是冬季寒冷漫长,畜禽生长缓慢;有利条件为饲草、饲料丰富。③发展方向。建立人工草地,发展耐寒的草食家畜;推广塑料大棚养猪,发展集约化养鸡;搞好农牧结合, 增加饲料生产。

黄淮海区 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全部,河北、河南大部及江苏、安徽北部。①特点。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浅平洼地、盐碱土分布比较集中,低产田比重大;人多地少,劳力资源丰富。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 马 16. 11%、驴 32. 84%、骡 32.41%、黄牛12. 26%、奶牛12. 13%、猪17. 88%、山羊26.01%,绵羊9.30%;畜产品占全国比重:肉类20. 74%、奶类14. 71%、蛋类23. 27%、绵羊毛16.7%、山羊毛、绒11. 5%。主要问题是农作物秸秆、蛋白质饲料资源利用率低; 有利条件是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畜禽良种比例大,技术力量雄厚。③发展方向。发挥农牧结合优势,建立饲料生产基地,提高秸秆、饼粕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发展草食畜与猪、禽并重。

东南区 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江西全部,湖南、湖北、广西、江苏、安徽大部及河南部分地区。①特点。丘陵广布,湖河极多,雨量充沛, 水产丰富, 种植业发达。②畜牧业状况。1980年畜禽存栏占全国比重:黄牛19. 37%、水牛59. 53%、奶牛18. 26%、猪38.84%、山羊9.55%;畜产品占全国比重: 肉类41.5%、奶类15. 7%、蛋类46. 5%。主要问题是饲料不足,草山草坡利用率低;有利条件是经济技术雄厚,市场广阔。③发展方向。平原农区仍以养猪为主, 丘陵区发展养牛; 利用水面, 发展水禽。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