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豆科的一个属(Stylosan-thes Swantz.),又名笔花豆属。约有40多个种。目前,在中国常用的有圭亚那柱花草、有钩柱花草、矮柱花草和灌木状柱花草及其栽培品种。耐热、耐低磷、耐干旱、抗虫害,不耐低温和浸渍。
圭亚那柱花草(stylo) 柱花草属的一个种〔Stylosanthes guianesis (Aubl.) Sw.〕,又名热带苜蓿、巴西苜蓿。多年生草本。主要用于饲料,也用作覆盖作物和绿肥。
分布与适应性 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中国于1962年引进,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省(区)有栽培。适于年降雨量600~1 800毫米,无霜冻、排水良好的沙壤和壤土生长。
形态特征 根系发达,分枝多,丛生。茎匍匐或半匍匐。三出复叶。茎叶具短绒毛,小叶披针形,细长。复穗状花序,成小簇着生于茎上部叶腋中,花2~40朵,黄或橙黄色,荚果卵圆形,种子小,种皮光滑而坚实,浅褐或暗褐色(图1)。千粒重2.0~2.6克。
图1 圭亚那柱花草
染色体数2n=20。栽培技术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较好的沙壤或壤土种植。播种前要翻耕松土,如土壤的酸度过高,可施用生石灰,注意施用磷素肥料。种子硬实率较高,播前用机械划破种皮或用硫酸处理,再拌根瘤菌剂后即可播种。春播,每公顷播种量3~6千克。条播按行距50~60厘米,穴播按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或40厘米×50厘米。如大面积种植,可采用撒播或飞机播种, 或与其他牧草混播。亦可用育苗移栽或插条繁殖。插条繁殖时,需选用粗壮枝条,趁雨后或阴雨天进行, 成活率较高。
营养成分和利用 在盛花期的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6.0%~20.0%, 粗脂肪1.6%~2.0%, 粗纤维26.0%~29.0%, 无氮浸出物38.0%~44.0%,粗灰分8.0%~10.0%。单播的人工草地多为刈割,用于青饲或调制干草、干草粉,也可与禾本科牧草混合调制青贮,按日粮比例饲喂家畜。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等省(区),将柱花草与果树间种,除了用于饲草外,还可起到覆盖、保持水土和绿肥作用。如果与禾本科牧草如狗尾草等混播, 可建成良好的人工草地用于放牧。
有钩柱花草 (verano stylo) 柱花草属的一个种〔Stylosanthes hamata(L.)Tawb.〕,又名加勒比柱花草。在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为一年生草本,海南等地为越年生或多年生。是畜、禽的豆科饲草。
分布与适应性 原产于美洲热带。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 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均有栽培。喜温暖多湿,不耐霜冻,适宜在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土壤肥力较好,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
形态特征 植株较矮,茎细而柔软。分枝多,丛生,全株少绒毛。三出复叶,中间小叶梗较长, 叶片尖小,叶色淡。复穗状花序,花黄色。荚果有种子两粒,上粒子有3~5毫米长的钩,下粒子无钩,种皮光滑而坚实。千粒重2. 86~3.7克。
栽培技术 种植地要行地面处理, 土壤偏酸和偏瘠时,要注意施用石灰和有机质肥料以及磷素肥料。适宜春播。每公顷播种量6~9千克。播种前对种子须行温水浸种和接种根瘤菌。然后用细砂或细土混合播种。越年的草地,因种子边熟边落的缘故,起到自播作用,故翌春不用播种也有足够的苗数。在自播的情况下,往往苗数不均匀,过密的要间苗,过疏的要补播(或小苗移植)。注意保护苗期生长,使用磷肥和排除积水。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建成放牧地。
营养成分和利用 盛花期的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6.0%~18.0%, 粗脂肪 1.5%~1.8%, 粗纤维27.0%~30.0%, 无氮浸出物35.0%~38.0%, 钙1.5%~1.8%, 磷0.15%~0.19%。混播草地主要用于放牧,单播草地多用于刈割,青喂、调制干草、干草粉或用作绿肥。
矮柱花草(townsville stylo) 是柱花草属的一个种(Stylosanthes humilis H. B. K.),又名汤斯维尔苜蓿、戈登草。一年生草本。用作饲草、覆盖和水土保持。
分布与适应性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巴西、委内瑞拉、巴拿马及非洲的象牙海岸等热带地区均有分布。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引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种植。喜温湿,喜光照,怕霜冻,耐瘠薄酸性土壤,耐践踏,最适于年降雨量650~1 800毫米、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长。
形态特征植株高50~70厘米。丛生,茎叶较细,分枝多。三出小叶, 叶狭小卵圆形, 复穗状花序,花黄色。荚果。种子小,呈褐色,种皮坚实(图2)。种子边成熟边脱落, 千粒重2.0~2.5克。染色体数2n=20。
栽培技术 春播。每公顷播种量7.5~10.5千克。播种前须行温水浸种和根瘤菌接种处理。地面处理后, 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植。条播行距40~60厘米;穴播时穴距50厘米×50厘米,每穴下2~3粒种子,或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因本品种易感染毁灭性炭疽病害,种植面积逐步减少。
图2 矮柱花草
营养成分和利用 盛花后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1. 33%,粗脂肪2.25%,粗纤维25. 46%,无氮浸出物54. 79%,粗灰分6.17%。水肥条件好其产量和品质均可提高。多用于青割调制干草和干草粉或青喂;混播草地用于放牧。
灌木状柱花草(shrubby stylo) 柱花草属的一个种 (Stylosanthes scabra Vog.), 又名粗糙柱花草、西卡柱花草。多年生草本。用于饲草和果园覆盖。牛、羊、兔、马皆喜食。
分布和适应性 耐热、喜湿、怕冻,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澳大利亚引入。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有分布。
形态特征 植株高1~1.5米,茎直立灌木状,叶厚,圆形或椭圆形,全株密被茸毛。三出复叶,枝叶多集中于植株上半部。复穗状花序,花黄色。种子小,种皮坚实,千粒重2.35克。
营养成分与各品种柱花草相近,适口性较差,纤维素含量较多,但耐牧,抗旱力强,适于牧地种植,放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