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暖种,养蚕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把经过越冬解除滞育的蚕卵或经过人工孵化法处理后的蚕卵以及不越年卵,采用科学方法,使胚胎顺利发育,直至孵化。由于蚕卵在孵化前一天卵色变青,因此称为催青。催青有越年种,不越年种(包括人工孵化种)以及原种和杂交种催青之分。
农村丝茧育催青属于杂交种催青。由于规模大小不同,一种以县为单位,划区设催青点,由几个乡联合进行共同催青;一种以年产万担茧以上的乡为单位,由乡设点共同催青。种茧育催青由蚕种场进行,属于原种催青。由各场自己设置催青室,为了提高杂交种品质,对不同品种进行分批出库催青。催青时,对催青的胚胎发育程度、化性变化、温湿度调节、感光等,应十分注意。
催青准备 应先指定人员,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主管其事,在农村并吸收有一定催青经验的农民参加。制定催青日程计划和操作要求、值日制度等。农村催青室根据胚胎发育情况调节温湿度。原种催青,因数量不多,可采用小间固定温湿度,按照蚕种胚胎发育程度,顺次移入目的温湿度中。催青室和催青用具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催青室在充分洗刷后,内外用石灰浆粉刷,做好环境卫生,并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消毒。在催青前10天,再用“毒消散”进行第2次消毒后备用。
催青日期 要根据气象、桑叶以及和其他农事的关系(设备和劳力),进行周密的分析和考虑后决定。各蚕期因地而异,重点不同。例如江苏、浙江蚕区,每年第1次养蚕(春蚕),以桑叶为主,其目的在使蚕的生长发育与桑叶的生长相一致。其他各蚕期则以气象为主。
人工孵化种经浸酸干燥后即进入催青阶段。人工孵化种催青时期,在季节上多在夏秋季,往往温度容易偏高,应事先选好阴凉房屋或地下室催青。
催青标准及技术处理 越年种催青和人工孵化种催青,在催青标准和技术处理上有不同。近年来绝大部分采用2化性种。少量用1化性和多化性种。2化性种在催青上要解决化性变化的问题,在温湿度和光线的应用方面,需充分注意标准。2化性及1、2化杂交越年种的催青标准如下
期别 项目 | 初 期 | 中 期 | 后 期 |
日 数(日) 目的温度(℃) 目的湿度(%) | 1 15~18 80 | 4 24 75 | 6 26 80 |
光 线 | 后期1日中照明17~18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