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鸭鹅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辈宠网

(一)喜水喜干

“喜水”是指鸭鹅喜爱在水中浮游、觅食和求偶交配,因此,在选择场地时必须考虑到有适当的水面供鸭鹅活动,若无水面则会影响鸭鹅的生产性能。如鸭鹅有喜爱干净的习性,如果缺水洗浴会使羽毛脏污,不仅影响羽绒质量而且影响种鸭鹅的交配活动。

鸭鹅的外貌结构特征为鸭鹅的喜水性也提供了前提条件。鸭鹅有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没有耳叶,耳孔被羽毛覆盖可以防止进水。

“喜干”是指在鸭鹅休息和产蛋的场所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对其健康以及蛋壳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俗话说:“养鹅无巧,窝干食饱”。尤其对雏禽,湿度和温度一样,对雏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生产中,我们会发现,只要雏禽身上沾水,就会发生啄毛现象。塑料大棚养鸭鹅,经常见到浑身无毛,或浑身啄破的雏鸭鹅,就是湿度过大的缘故。

有的蛋鸭品种如康贝尔鸭,还有山麻鸭、肉仔鸭等对水体的依赖性较小,只要能够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同样也能高产。

对于瘤头鸭来说,虽然同家鸭一样喜欢在水中洗浴,但是并不善于长时间在水中活动。种鸭的交配在水中或在陆地上都可以顺利完成,因此,在水面较少的地方也可以养好瘤头鸭,因此在有些地方也将瘤头鸭称为“旱鸭”。

“水禽旱养”技术是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2009年度中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多次实验证明,该技术不但能显著降低水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用药成本,提高饲料报酬和产蛋、产肉等生产性能,而且能降低水禽养殖对水域的依赖程度,破解目前因水质下降、水域资源减少、水域禁限养等因素对水禽养殖业发展的制约。但针对不同区域和品种,旱养技术也有所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使技术更加细致化。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展水禽旱养,例如:在宁波市正在推广水禽旱养喷淋技术,为加强水禽旱养喷淋技术的推广力度,2010年3月19日,宁波市畜牧兽医局在余姚市召开了水禽喷淋技术推介现场会。会议指出,该技术是浙江省水禽养殖技术和方式上的一次创新,推广应用后产生的效益很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图2.4、图2.5)。

图2.4 鸭子在享受淋浴

图2.5 鹅在喷淋中嬉戏

(二)耐寒性

鸭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作用;鸭鹅的皮下脂肪较厚,耐寒性强;羽毛上涂擦有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可以防止水的浸湿,所以比较耐寒,在平均气温0~4 ℃的寒冷地区也能正常繁殖和生长。冬季只要舍内温度不低于10 ℃,不让其吃雪水则仍然可以使产蛋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所需设备也简单。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鸭鹅体表大部分被羽毛覆盖,加上羽毛良好的隔热性能,其体热的散发受到阻止,所以比较怕热。在夏季酷暑的气温条件下,鸭鹅喜欢整天泡在水中,或在树阴下纳凉休息,如果无合适的降温散热条件则会出现明显的热应激,造成产蛋减少或停产。因此,在建筑鸭鹅场时,运动场上要有遮阴的树木或遮阴棚。

(三) 耐粗饲

水禽比陆禽(鸡、火鸡、鹌鹑等)的食性更广,更耐粗饲。水禽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喜食多种水生物、植物及浮游生物。对鸭来说,不论精、粗饲料或青饲料,还是昆虫、蚯蚓、鱼虾等都可作为饲料。鹅则更喜欢植物性食物,但是,在生产中配制饲料时必须添加动物性原料,否则会影响鹅的健康和生产。规模化养鹅必须种草养鹅,在生产中应该根据牧草的生长特点和营养特点,进行适当的组合搭配,实现全年均衡供应青绿饲料。一般要种植3~4种牧草,因为没有一种植物饲料是全价的,要做到营养平衡。

鸭鹅均可进行生态养殖,如稻田养鸭、果鸭共作、茶鸭共作等,生态养殖不仅维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牧产品档次,也提高了大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生活规律性

鸭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每日的生活表现出较明显的规律性。鸭鹅群一日的饲养程序一经习惯之后很难改变,如原来每天饲喂4次,突然改为3次,就会很不习惯,会在原来喂食的时候,自动集群鸣叫、骚乱;再如产蛋窝被移动后,鸭鹅会拒绝产蛋或随地产蛋。因此,一经实施的饲养管理日程不要随意改变,特别在产蛋期中更要注意。

(五)合群性好

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群居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群居生活。经过训练的鹅群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鹅群在放牧中出行数十里而不紊乱,如离群则会高声鸣叫,彼此应和归群,有利于群鹅的管理。鸭是最胆小的家禽之一,平时喜欢合群生活, 极少单独离群。这种合群性使鸭鹅适于大群放牧和圈养。

(六)敏感性

鸭鹅富有神经质,反应敏捷,能较快地接受管理训练和调教。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性情勇敢、好斗。鹅遇到陌生人会高声鸣叫,展翅啄人,长期以来,农家喜养鹅守夜看门。鸭鹅胆小,易受外界影响而受惊,在受到突然惊吓或不良应激时,容易导致产蛋减少乃至停产。因此,应尽可能保持鸭鹅舍的安静,避免惊群的发生造成损失。人接近鸭鹅群时,应事先发出鸭鹅熟悉的声音,以免使其骤然受惊而影响采食或产蛋。同时也要防止狗、猫和老鼠等兽害。

(七)择偶性

鸭择偶性不强,鹅的择偶性稍强。无论公鸭母鸭,都有择偶性,喜欢与相识者交配,在已经建立了群序的鸭群中放入新公鸭,母鸭会拒绝交配而影响受精率;公鸭间为争配会引起争斗,战败者或造成伤亡,或处于生理性阉割状态而失去竞配能力。配种季节应经常观察鸭群,并及时更换无配种力的公鸭。

鹅有“一夫一妻”的特性,且随着驯化有所增强。公母鹅比例随品种而异,四川白鹅的比例是1∶(3~4),公鹅认准的母鹅可经常交配,而对群中的其他母鹅则视而不见。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一定要按时配偶组群。

(八)就巢习性

鸟类的就巢性(俗称抱窝)是繁衍后代的生活习性。鹅仍然保留有就巢习性,就巢性的强弱与产蛋数呈负相关。所以,对抱窝的母鹅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尽快醒抱,提高产蛋量。

但鸭经过人类长期驯养、驯化和选种配种,已经丧失了这种本能,这样就增长了鸭产蛋的时间,而种蛋的孵化和雏鸭的养护就由人们采用高效率的办法来完成。但生产实践中仍有一少部分鸭在日龄过大或气候炎热时出现就巢现象。

(九)夜间产蛋牲

禽类大多数是白天产蛋,而母鸭鹅多是夜间产蛋,这一特性为种鸭鹅的白天放牧提供了方便。所以在产蛋集中的时间应增加收蛋次数,防止破蛋、吃蛋和把蛋冻破。

(十)沉积脂肪能力强

鸭鹅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家禽和哺乳动物,这是利用鸭鹅来生产肥肝的重要依据。其他组织中合成脂肪数量只占5%~10%,而肝脏中合成的脂肪却占90%~95%。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