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支原体病又称鸡败血霉形体病,是鸡和其他家禽感染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已被确认的致病性禽支原体为三种: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和火鸡支原体,其中以鸡毒支原体对我国养鸡业造成的危害最大。
(一)鸡慢性呼吸道病(鸡毒支原体,MG)
鸡毒支原体对一般的消毒剂和抗菌药物均敏感,可很快将其杀灭。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30 ℃可存活2~3年,室温环境中能存活6天,45 ℃存活1小时,50 ℃存活20分钟。支原体可在鸡胚中繁殖生长并可致14~21日龄鸡胚死亡。
1.流行病学:鸡和火鸡最易感染该病,其他禽类也可感染,以1~5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成年鸡常表现为隐性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鸡舍较为密闭时容易发生。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器具或病鸡呼吸道、排泄物等直接接触传播,带菌种鸡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单纯感染本病,在鸡群中流行缓慢,发病并不严重,但如果鸡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营养不足、气候突变、温差过大等,以及与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病毒性疾病等混合感染后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2.临床症状:雏鸡患病时,病情较严重,患病鸡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和呼吸困难,眼睛流泪,眼睑肿胀,严重的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站立,喘鸣,采食量减少,发育缓慢,增重减慢,肛门周围黏附蛋白或蛋黄样黏稠的粪便等。病程长的眼内可见有大小不一的干酪样物,有时可见窦内渗出物呈干酪样,鼻孔常见浆性黏性分泌物。重者眼睑发炎、脚麻痹,一般死亡率不高,若混合其他病原(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病毒性疾病等)则病情加重。成年鸡群患病时,体重、采食量、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下降,鸡群体况出现消瘦。
3.病理变化:剖检病鸡主要病变是病死鸡消瘦,发育不良。鼻道、气管、支气管表现卡他性炎症,并有透明或混浊的黏液,黏膜潮红肿胀,胸、腹部气囊壁增厚,混浊,有黄色奶油状分泌物,时间较长者气囊内含干酪样物质。严重病例可见纤维素性或纤维素脓性的肝周炎和心包炎。还可观察到肺炎和输卵管炎。心外膜上和心包囊中也有类似的淡黄色渗出物,有时肺充血水肿、肝脏有时可见到充血肿大。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变化、鸡胚、雏鸡接种的典型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仍需进行人工培养分离病原和血清学实验室检验,但由于支原体兼性厌氧,对培养要求严格,较难做分离培养,一般不进行分离培养。
5.防控措施:
(1)预防:①引进种鸡、雏鸡和种蛋时,要考察这些种鸡场(户)是否进行支原体净化,严防外源性病原体侵入。要加强鸡场的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保证鸡舍干燥卫生,定期带鸡消毒,如百毒杀消毒(1∶500),2~3次/周,并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②建立净化鸡群:对来自无病原种鸡群或自繁自养的无病原青年种鸡群,2、4、6月龄用血清平板法各检查1次(数量为总鸡数的10%),发现阳性鸡只随时淘汰。
(2)治疗:治疗支原体的药物有多种,应选择敏感药物,支原体对泰乐菌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最为敏感,其次为四环素,再次为利高霉素,最后是土霉素和庆大霉素。
药物治疗时应注意,选用高敏药物效果最好,但停药后易复发,所以药物品种要准备2~3个。泰乐菌素:0.05%溶液饮水,每1 000千克饲料加200~300克,拌料饲喂,连用5~7天;螺旋霉素:0.04%溶液饮水,连用3~5天;北里霉素:0.05%溶液饮水,连用3~5天,0.05%混饲,连用3~5天。
(二)鸡传染性滑膜炎(MS)
鸡传染性滑膜炎又称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膜支原体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鸡关节滑液、腱鞘膜和气囊,其特征性病变为关节、腱鞘、爪垫肿胀,关节囊、气囊有黄色干酪物。
滑膜支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同败血支原体相似,不耐热,一般常用的消毒药物均可将其杀死。
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急性感染主要见于4~16周龄的鸡,偶见于成年鸡,而慢性感染可见于任何年龄的鸡。
本病主要经蛋垂直传播,其次是呼吸道,另外,直接接触也可传染。
2.临床症状:鸡群感染滑膜支原体后,快长型肉鸡比蛋用型、土种鸡严重,10~30日龄为发病高峰。鸡群采食量明显降低,不愿站立,羽毛蓬乱,鸡只生长缓慢。病鸡跗关节、趾关节、翼关节或爪垫肿胀,胸部囊肿,病鸡初期跛行并喜欢卧地,表现跛行,然后嗜睡,体重减轻,病鸡头部苍白,粪便呈绿色或淡黄色。
3.病理变化:剖检病鸡主要病变是早期跗关节肿胀,滑液囊肿胀及靠近末端处有水泡样肿胀,水泡腔内渗出白色或淡黄色液体,清亮透明;病程较长的胸部囊肿,关节、爪垫肿胀,并有黄色奶油样渗出物或呈黄白色干酪样,特别是跗关节、翼部肩关节处到中后期也出现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4.诊断:
(1)镜检:无菌条件下取囊肿内液体或渗出液用姬姆萨染色后,镜下可见菌体大多呈球点状,有的排列成链球状,菌体被染成紫色,可见大量网状的粉红色物质及大量白细胞;赖氏染色可见椭圆形的菌体,同支原体形态,可判定为滑膜支原体感染。
(2)平板凝集试验:采取跛行病鸡血液,分离后的血清与滑膜支原体标准抗原做平板凝集试验,室温混匀后3~5分钟内出现清亮的凝集颗粒,呈阳性反应;为排除假阳性反应,将血清灭活后用0.9%的生理盐水1∶4稀释,仍出现了较明显的凝集颗粒,可判定为滑膜支原体感染。
5.防控措施:
(1)预防:①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防疫,进行滑膜支原体的净化,养鸡场应“自繁自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②对鸡群进行定期带鸡消毒,鸡场环境定期消毒,空栏后要及时搞好空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合理选择消毒剂,如鸡场环境消毒应选择2%~4%的氢氧化钠,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应选择百毒杀、威力碘、过氧乙酸等。③在饲料和饮水中定期添加强力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土霉素、阿奇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抗生素类药物。④严格引种前后的监测制度。⑤鸡毒霉形体灭活菌苗有一定的免疫效果,雏鸡5~8日龄,免疫滑膜支原体灭活菌苗。
(2)治疗:治疗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经药敏试验可知,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由于使用的药物不同和抗药性的产生,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如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在有的地区为高敏,而在有的地区为中敏或低敏甚至不敏感,但链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土霉素、阿奇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新霉素、红霉素这些药物对滑膜支原体都有效果,对于何种药物为高敏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后选择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疗效。